都在說30年的變遷,電影在變 ,圖書在變,音樂在變,人們 的思想也在變。一個時代的流 行歌曲就像是那個時代的化石 ,人們很輕易就能通過流行歌 曲感受時代的變化。  1978-1983年希望 代表歌曲:《鄉戀》《小螺號》《軍港之夜》《在希望的田野上》 70年代末是一個解凍的年代,那時候的歌曲在充滿爭議中讓人感動著。《鄉 戀》、《小螺號》、《軍港之夜》、《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都成為了收 音機里最熱門的旋律,在我們懵懂的年代裡和大人們一起感受著"年輕的朋 友們,我們來相會"的熱情。從某種角度來說,現在步入成年的一代也可以 說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輩",這一代人見證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見證了那 些旋律所帶給人們的"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 的希望之光。 始於70年代的台灣"民歌運動"像一次小型的文藝復興,這股風潮也因改革 開放吹進了大陸。鄧麗君、羅大佑、侯德健的歌曲開始受到一些年輕人的追 捧。在之前那個年代,人們習慣了雄赳赳氣昂昂的革命氣勢,台灣歌曲的到 來則像一陣春風輕輕柔柔吹入了年輕人的心中。喇叭褲和錄音機成為了一代 人的標誌,這個標誌與10幾年後的長髮和吉他、20幾年後的回力球鞋、海魂 衫一樣,成為時代的印記,更是社會思潮變遷的重要佐證。 也是在這個年代,中國重新出現了唱片公司,廣州的太平洋影音公司,和北 京的中國唱片公司,雖然暫時沒有太成功的案例,至少標誌著中國的唱片業 開始起步了。就像第一支樂隊"萬李馬王"的成立,雖然沒有任何作品,但 是至少讓人們知道了還有這樣一種表演形式存在。  1984-1988年:民族復興 代表歌曲:《我的中國心》《讓世界充滿愛》《一無所有》《 黃土高坡》 那時候的歌曲多得唱也唱不完。張明敏參加了春節晚會,帶來 一首《我的中國心》,一下子火遍全中國,人們競相模仿張明 敏那不標準的口音唱著"河山只在我夢縈"。在我看來,比這 首歌更好聽的是電視劇《霍元甲》的主題歌《萬里長城永不倒 》,後者的全面流行更加證明了那個年代的人們更需要自己的 民族精神,"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氣勢磅礴 ,把昏睡百年之後的人們猛然驚醒。那時候的中國正像那首歌 曲所唱的一樣,"睡獅漸已醒"。 從1986年開始,中國真正有了自己的流行音樂。百名歌星合唱 的《讓世界充滿愛》把那個時代人們的反思和希望直接表達了 出來,而崔健的《一無所有》則用情歌的外衣把一代人的惶惑 與不安嘶吼了出來。《血染的風采》表達的是作者陳哲那一代 人對於民族、國家的熱愛,同樣的情懷陳哲在《黃土高坡》中 表達得更為徹底,"不管是八百年還是一萬年,都是我的歌" 。  1989年-1993年:風流 代表歌曲:《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夢回唐朝》《小芳》 "大衝擊那個大流行,信天游唱給便衣警察聽",田震的這首歌把當時的流行辭彙 用了個遍,十分無厘頭。繼費翔帶來的《冬天裡的一把火》之後,港台歌曲大量涌 入,人們實在是太需要娛樂了,中學生們人手一個歌詞手抄本,流行金曲一本一本 的,不像現在100多家唱片公司也推不出一首真正能流行的歌。小虎隊和四大天王 成為學生們的偶像,電視里有人編排小品諷刺"追星族",想必作者不曾年輕過。 崔健出了第一張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打響了中國搖滾樂的第一炮。姜文扯 著嗓子在《紅高粱》里唱的"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打動了無數年輕人的心,這在 當年也應該算是搖滾樂了吧!據說當年的北京城裡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無數留著披 肩長發的男人,長發成為當年搖滾青年的必要行頭,大量樂隊突然湧現,唐朝、呼 吸、眼鏡蛇等樂隊參加的北京首體"90現代音樂會"大獲成功。 雖然電視里有專家不停地對這些搞搖滾的冷嘲熱諷,但依然擋不住唐朝和黑豹成為 了繼崔健之後那個時代的少年們最大的偶像。《夢回唐朝》的被追捧,除了歌曲本 身的浪漫恢弘以及搖滾樂的形式之外,還有一重原因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使然。 搖滾樂的興起使當時的中國更像一個浪漫的國家,雖然這些搖滾樂隊們暫時還不能 登上電視和御用民歌手們分庭抗禮,至少學生們有了自己的偶像,那個時候哪個中 學裡面沒有幾支由學生們口頭上組成的樂隊 1993年,大量國產流行歌曲開始真正流行,《小芳》成為了當時每個飯館每個理髮 店每個小賣部競相播放的熱門歌曲,那場景簡直比若干年後《老鼠愛大米》的流行 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1994年-1998年:自由 代表歌曲:《濤聲依舊》《赤裸裸》《同桌的你》《大中國》 有一個詞叫"94新生代",指的是1994年出來的一批歌手,這些歌手裡面至今 仍有一些人靠著當年那一兩首歌曲走穴賺錢,當年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濤 聲依舊》《你在他鄉還好嗎》《阿蓮》等歌曲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民工 潮的湧現,而《九月九的酒》《中華民謠》等歌曲的爛俗程度堪比地鐵車廂乞 丐歌手們所深情演繹的《流浪歌》。 1994年很有意思,除了"94新生代"之外,搖滾樂領域的發展更如井噴一般。 魔岩文化推出了"魔岩三傑",竇唯、張楚、何勇的《黑夢》、《孤獨的人是 可恥的》和《垃圾場》至今仍可被稱為精品之作。鄭鈞推出了專輯《赤裸裸》 ,赤裸裸地表達著他對當時那個商品社會的種種看法,《回到拉薩》和《灰姑 娘》等歌曲至今仍被傳唱。與此同時,校園民謠成為大眾流行作品,一曲《同 桌的你》打動無數少男少女,被借走的半塊橡皮成為了浪漫的象徵。 《彎彎的月亮》是對故鄉的思念,《我的1997》是對自由和花花世界的嚮往。 《大中國》風靡全國,大而不當成為一部分人的表達方式,《青藏高原》的高 音讓人忽略了它所歌唱的主體。眾多的年輕搖滾樂隊在1998年再次集體爆發, 人們定義那次爆發為"北京新聲"。隨著《水滸傳》的熱播,劉歡一曲《好漢 歌》則讓人們多了一些"說走咱就走,風風火火闖九州"的洒脫。  1999年-2003年:小眾 代表歌曲:《常回家看看》《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這是我們的時代》 大量唱片公司興起,真能流行起來的歌曲卻越來越少。《常回家看看》通過 春節晚會走紅,雖然很多人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起一身雞皮疙瘩,但是廣大 民工們被它感動,覺得每一句歌詞都唱到了他們心裡。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文 化的貧瘠在這時候交匯了。 隨著流行歌曲的低靡,小眾和另類音樂開始興起。清醒、蒼蠅、NO、胡嗎個 、杭天、新褲子、地下嬰兒、麥田守望者、朴樹、花兒、木馬、PK14、果味 VC、跳房子、聲音碎片大量樂隊和獨立歌手闖進人們的視野,新褲子樂隊 用他們特有的大舌頭唱著"這是我們的時代"。 信息的大爆炸,網路時代的來臨,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在這樣一個時代 ,很少有人能成為絕對的偶像。雪村通過網路發布了他的《東北人都是活雷 鋒》,配以Flash MV,瞬間火遍全中國,"翠花,上酸菜"讓人忍俊不禁。與 以往正統的歌手們不同的是,雪村不那麼正經,打破了以往流行歌曲的創作 思路,隨心所欲,一首隨意之作反成當紅歌曲。  2004年-2008年:草根 代表歌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老鼠愛大米》、《吉祥三寶》、《北京歡迎 你》 繼雪村之後,刀郎又通過網路把《2002年的第一場雪》唱紅了全中國。越來越多來 自民間的歌手開始通過網路發布自己的作品,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偶像 。傳統的唱片發行渠道反而日趨低俗,越來越多的唱片公司被迫關張,甚至連盜版 商們都難以通過唱片賺錢。在這樣的背景下,《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成為 了大熱歌曲,民工兄弟們下班之後手舉手機,循環播放著從網上下載來的網路熱門 歌曲。通過春節晚會被廣泛認知的《吉祥三寶》其實最早也是通過網路傳播,熱起 來之後才被選中參加了春晚。 "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成為草根偶像,遺憾的是連續幾屆比賽雖然推出了幾 個偶像但卻沒有什麼歌曲被他們唱紅,除了一首陳楚生的《有沒有人告訴你》還算 流行。各種選秀節目瘋狂上馬,在湖南衛視等媒體的刺激之下,更多的年輕人希望 一舉成名,成為備受寵愛的超級明星。這裡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歌手們都在拼了命 地做宣傳,唱片公司比從前專業了許多,媒體也比從前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可就是 沒有真正的流行歌曲再流行起來。 原本期望藉奧運會的契機能出現幾首好聽的歌曲,誰料想無數有關部門介入、無數 作者參與、無數歌手演繹,卻還是沒有什麼好歌出來,只有一首《北京歡迎你》通 過各種媒體的狂轟爛炸而讓人們記住。而作為奧運會主題歌的《我和你》,雖然大 家都知道有那麼首歌兒,卻算不得一首流行歌曲。看來想寫出一首皆大歡喜的歌, 是越來越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