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在思考 Design Thinking 的時候,整理了下各家的Design thinking & Process. 每家各有不同,但萬法歸宗,最終還是回歸到設計師個人,個人的思考力。

一、「設計思維」的定義

設計思維指的是 認知的,策略的,與實踐的一系列過程。 設計師或設計團隊 提議的一些關於 新的產品,建築,機器等 設計概念會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發展。-- Wiki

Design thinking refers to the cognitive, strategic and practical processes by which design concepts (proposals for new products, buildings, machines, etc.) are developed by designers and/or design teams. - wiki

二、「設計思維」的歷史發展

Source: google 設計思維歷史年輪

1. Participatory Design

設計思維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最初啟蒙的概念是「參與式設計」 (Participatory Design or Cooperative Design )。但這個概念最早並不是來自設計領域,而是以「參與性方法論」(Participatory Methodology)大量存在於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領域。後來隨著設計領域的發展,將這些方法論重新定義為「參與式設計」。

思維是很難真正找到本源的,大多具有相似性,在不同的行業相互借鑒,相互發展。參與式的思維最早來源於社會領域(social field),比如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國的概念。參與式方法論的核心是「基層民主」 (Grossroots Democracy),作為一種決策機制,很早以前就被用於社區、社會構造及規劃中。

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一思維被運用到技術性領域(technology field),比如將終端用戶整合到設計中來,去測試一些模型,可用性(usability)成為了核心。

最後到設計領域(design field),隨著不斷的發展,participatory 的形式越來越多,不同的設計細分領域也在嘗試著一些參與式設計與共創設計等。而流程中值得思考重要問題是:讓哪些人參與進來? 以及 讓他們參與到何種程度?

在80年代,參與式設計是有它自身的限制與缺陷的,比如:特別關注可用性,但卻很少關注易用性,用戶真正的體驗。再比如,在流程中,用戶也只被動性的參與,無法讓他們真正成為一種合作的設計者。這也是之後為什麼,設計師的角色從「創造者」 (Creator)向 「引導者」 (Facilitator)不斷轉化。

這一階段,探索者更多的希望將設計視為一種科學

2. User-Centered Design

真正將這一概念引出來的,算我們的Don norman老爺子了(我們所讀到的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 等都是他寫的 )。他重新定義了參與性設計,讓它更少的偏向於「可用性」,更多的偏向於用戶的興趣與需求。

他的一些核心觀念是:用戶控制(user control), 更人道主義的參與(humanised participatory)以及讓事物更可視化的系統性設計 。

展開一下, UCD對比於參與式設計,更加註重用戶需求與用戶體驗,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讓用戶參與到產品或系統的構建中來。 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讓用戶能自己發覺錯誤,以及對錯誤可控。

這一階段,設計思維融合了認知心理學,在認知反射中不斷探索。

3. Meta-design

Meta-design 翻譯過來應該叫 「元設計」, 重新設計設計本身。它暗示了一些可能性的轉化或改變,因為meta-design 認為 未來的使用或一些設計問題,在設計的那個時期是不能被預期的。

Meta-design 其實包含設計中很重要的一種mindset: reframing. (重新構造)如果把把設計系統拆解成不同的元素看,是可以重新構造很多元素的,包括設計挑戰,用戶需求,市場機會,策略,流程,結果,方法,交流方式,內容等等。

Meta-design 也關注系統設計,但更偏向於開源思考,所以經常會問到:what if. 另外,它也關注未來社會的可持續性以及社會群體的整體發展。

這一階段,設計思維重新思考與構造設計的流程與方法。

4. Service Design

如果說,參與式設計關注的是終端用戶,UCD關注的是用戶,那服務設計關注的則是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而服務設計背後的一些核心理念都是由參與式設計,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客戶體驗的不斷演變所支撐的。 服務設計這個詞 最早也並不是來源於設計領域,而是來源於市場營銷與管理這一學科。後來有一位在這個領域的諮詢師提出:服務是可以被設計的,產品元素的設計與服務元素的設計應該被整合到一塊。他沒當設計師真挺可惜的 : )

這也提到了服務設計的一大特性:整體性。 不管一項服務的背後 有多少不同類別的設計師協作,去創造最後的服務,不管設計師之間是否配合的流暢,最後用戶接受到服務都是一個整體。所以,其實各項服務最後的設計還是由 工業設計師,交互設計師,用戶體驗設計師,室內設計師等來完成。

到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有一些院校提出將服務設計作為一門單獨的設計學科。

5. Human-Centered Design

HCD (以人為本的設計)與很多其他設計學科一樣,是有科技與產品系統的產業中演變出來的,在 Human-Centered Interaction (以人為中心的互動)中不斷發展,它真正開始進化演變是到了90年底以後,當真正的從關注科技轉變為關注人時候。

對比於服務設計,HCD 的邊界更廣,更偏向於包含社會意識的領域。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HCD 有解決很多更大社會性潛在問題的可能。

HCD 其實更像Meta-design 與服務設計的混合物,但它更偏向於人種學這個學科,強調同理心。所以以人為本的設計會借鑒到很多人種學研究中的成果。學科之間不應該有邊界,設計師也一樣,也不應該給自己設置邊界。: )

在這一階段,設計思維也開始逐漸轉變為一種mindset.

總結一下:

總的來講,設計思維的歷史發展有三個特點:

1. 設計思維很多核心的概念是在其他科學領域的概念構造起來的,這也從側面說明multidisciplinary 在設計的發展中非常重要。在設計研究與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構建open innovation system, 才能更好的促進設計領域的發展。

2. 設計思維的一些新的概念,基本都是在前有的概念上發展起來的,很多新興的概念其實並不新,只是側重點不一樣。

3. 對於設計思維的不同概念,並沒有優劣之分,具體的應用得看具體的context。

三、「設計思維」的實踐

90年以後,隨著 Tim Brown 接任IDEO CEO,他將計思維進行商業化的宣傳,並推向很多非設計人員,design thinking 也逐漸變為了一個 buzzy word。 典型的就是每年有很多非設計人員開始參與一些設計思維的workshop。

同時, 不同家也構建了自己的innovation culture, design mindset, methods& process, and toolkits.

下面展示六種比較熱門的 design thinking & process.

1. IDEO

IDEO Design thinking, Source: google

IDEO家的設計流程主要有5大步驟:Discovery >> Interpretation >> Ideation >> Experimentation >> Evolution

從最開始的發覺問題,define&redefine design challenge, 到之後的解讀所得到的一些信息,並探索相應的機會。之後在挖掘的一些機會中去的發散ideas, 並 refine ideas, 到製作模型,得到反饋,最後不斷的更新迭代。

這個圖包含了Diverge 與Converge 兩個過程, 特別的一點是後面的發散與聚合都是基於前面的過程,所以後面的波峰與波谷比較小。

2. Frog

Frog Design thinking, Source: google

Frog 家的以前是三步的,現在整成四步了: 由Discover >> Design >> Deliever >> Deploy.

相對與IDEO家的,Frog 家的更general 一點。 Discover 階段更多的關注與research 階段的 insights 以及所挖掘出的一些機會;到Design 階段,將Insights 轉化為concepts;到之後的將ideas 發展成為產品;以及最後的將產品投放到市場上。

Frog 的精闢點在於善於突出設計師的能力,真正的以設計不同階段的產物,insights, ideas, products, reality 為導向,反推設計所需要的過程與方法,也就是上圖的帶點號的,也是很清楚了。

它家的四步,每一步都是一個坎,真正的能衡量出一個設計師的能力。比如設計師有沒有真正通過分析來抓insights的能力,能不能真正將insights 轉化為concepts等。

3. IBM

IBM Design thinking, Source: google

IBM 是一個loop, 主要包含三塊:Observe, reflect and make. 它的核心是理解用戶的需求以及持續性的產出。

Observe強調的是拋開你以前所有的假定設想,真正的去觀察人或事物過去經歷了什麼;到真正reflection 程度就象徵著你對於觀察的事物獲得了真正的理解,並對於做什麼有一定的意圖,並能產出一份計劃。最後,到make, 是真正思考抽象概念的具體形式以及實現的可能性。

認真講,當看到IBM 家的design thinking 時, 感覺它更像將設計抽象出來,從哲學的層面去思考。哲學中常常強調認知自己,認知世界,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自我反思,終究有開悟的一天。 而IBM的,更多的是將這種思考用來認知 用戶,加之進一步反思,最後形成產出不斷的迭代。

4. Stanford D. school

斯坦福的這個設計思考流程就比較常見了,畢竟是IDEO創始人所推出的。

他們家主要的五步:Empathize >> Define >> Ideate >> Prototype >> Test.

每一步在上面的圖中已經有對應一些方法,也比較常見。他家強調首先, Empathize, 你得有同理心去理解事物,不評判; 之後, Define, 找到對應的問題, 用戶群;Ideate, 用多種方法去創造、篩選ideas; Prototye & test指不斷的製作模型迭代了。

他家的迭代過程主要存在於最後兩步,但其實設計過程是無時無刻不在迭代的,比如設計前期的reframe 的過程也是不斷在迭代,但這個流程並未凸顯出來。另外,這張圖上限時的只有在ideate 階段有diverge 與converge, 這也並未展示完全,其實設計的每一個過程都會有diverge與converge兩階段,只不過他家的將最初的understand context拆解為了empathsize 與 define. 但後面的 prototype 與test也同樣有這兩階段。

5.Jeanne Liedtka & Tim Ogilvie』s book, Designing for Growth

這個process 摘自Jeanne與Tim 的書 Designing for Growth裡面。

四個步驟:What is >> What if >> What wows >> What works. 每一階段都包含 diverge 與converge, 闡述了由探索目前的現實,到大膽預期未來,之後再不斷的迭代決斷,最後才是將產出帶入真實的世界。

這個流程裡面真正吸引我的點是第二階段: what if? 去預想未來,不用被邊界限制,在這個階段,Carlos 提倡的Open Innovation里的sense-making workshop 真的會起到很大作用。另外,他家的在what wows? 的diverge 階段是去測試assumption, 在converge 階段測試模型,是進一步抽象了思考的。

6. Design Council of the UK: 4 D』s

這個是來自英國設計委員會的4D 模型,也稱「雙鑽模型」。兩個鑽,一個鑽強調 設計正確的事物;另外一個強調 將事物設計正確

他家主要包含的四個步驟:Discover, 用調研收集信息, 分析階段;Define, 定義設計問題, 綜合階段;Develop, 基於問題進行發散Idea;Deliver, 輸出優化過的產出。

第二張圖是第一張圖的細化版,很接近ID的一些流程了。裡面的從A 到 B 展現了設計流程中很重要的一點:What it could be? 到 What it should be? 最開始,我們不知道設計概念,也不並不知道很多限制,所以我們要探索: 它能是什麼? 到之後,我們了解了它能是什麼之後,我們應該更多的考慮:它應該是什麼?

在最初,科技沒發生一些重大突破,生產力跟不上時, 設計師很多時候是不能,所以要思考,設計能是什麼。到現在這個時代,科技生產基本都能滿足設計師的要求了,所以設計師需要更多的考慮,我們的設計應該是什麼。先是能,再是應該。

六種流程,各有亮點,各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而對於設計師而言,一定是要不斷拓寬自己的mindset,在不同的context下,去設計、判斷及優化自己的流程。

關於 Design thinking, 前段時間思考的三個觀點:

1. 設計思維並不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它只是在 logical thinking(邏輯思維) 與 lateral thinking(橫向思維)基礎上結合不同流程, 方法, 框架 所誕生出來的產物。

2. 設計思維裡面包含的兩項很重要的能力:洞察力與判斷力。這兩種能力沒法教,但缺乏這兩種能力,設計師很難真正產出好的作品。更像這張圖:

3. 設計師需要 Go beyond design thinking (超出設計思維去思考),同時兼顧Design doing, 真正用設計去為用戶,公司,人類,社會所帶來的價值。

Source:

en.wikipedia.org/wiki/D

en.wikipedia.org/wiki/M

openlawlab.com/

seanvantyne.com/

謝謝閱讀。 : )

Renjie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