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院後

北院後,曾用名北院巷,位於今冶山路中段南側,南北走向,全長260米。

清《榕城考古略》記載,北院後爲唐末五代“羅城”的延遠門地。內有里社稱延遠境。因揹負屏山的“文筆書院”,而稱“北院後”。文筆書院的前身爲“懷北社學”故址。據說,書院內有一塊天然岩石形似一支筆,擎天而立,故取名文筆書院。清時,書院內有朱子祠、六子祠、文昌祠等建築。

能補天巷

能補天巷,曾用名有“人勝天”“能補天”,古稱“廣豐境”,位於湖東路北側城隍街東側。

能補天巷

據傳,舊時閩北浦城縣有一位窮秀才名叫鄺繼聰。有一年,他來福州科考,因爲手頭拮据,就在貢院西側的一條小巷找了一家最便宜的小客棧住下。離考試的時間還有幾天,鄺繼聰就在小客棧房間內溫習功課。突然下起瓢潑大雨,不一會兒街頭巷尾“水漫金山”。他在門口發現有一羣螞蟻隨着水流漂浮掙扎,就動了惻隱之心,撿了一根樹枝放在螞蟻集中的地方。很快,螞蟻紛紛爬上樹枝,向高處逃生。考試結束後,考官閱卷時發現鄺繼聰文章寫得很好,再仔細一看,其試卷中有一個“天”字,上面少了一筆,結果變成“大”字。按規定,再好的文章,尤其是試卷,如果有一個錯字,一律不能錄取。考官只好把鄺繼聰這篇文章列爲廢卷,擱置一邊。

晚飯後,考官覺得鄺繼聰字也寫得很好,又把他的試卷拿出來看。原先試卷上的那個“大”字居然沒了,就是好好的一個“天”字。難道是白天自己看花了眼?考官再認真一看,原來是一羣小螞蟻在“大”字上面排成一行,把螞蟻抹去,仍然還是個“大”字。第二天清晨,考官發現螞蟻又把“大”字補成“天”字。

考官心想螞蟻爲何偏在這裏補“天”字呢?於是,考官派人把鄺繼聰叫來詢問。鄺繼聰這纔想起救蟻之事,如實稟報。考官聽後認爲鄺繼聰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心地也善良,既然螞蟻已經替他補“天”了,那就不作錯字處理,錄取鄺繼聰爲舉人之首。

科舉考場

第二年,鄺繼聰進京會試,中了進士,後來回到福建做官。路過福州,他想起螞蟻補天之事,就到小客棧看螞蟻,找來找去,找不到一隻螞蟻,於是就先住了下來。閩縣知縣知道後馬上稟報上級。福州知府叫閩縣知縣去請鄺繼聰。知縣找了半天才找到,見面就說:“大人,此店太小,請到衙門稍住。”鄺繼聰心想,當初若沒有這個小店,哪有我的今天?於是,他說:“貴縣‘燈籠雖大無斤兩,秤錘雖小壓千斤,大小豈能定功過,須知此地能補天’。不必了,我就住在這裏。”

知縣只好告辭回稟知府,知府問知縣,“鄺繼聰住在什麼地方,你請不動,我去請。”知縣也不知道那條巷子叫什麼,只記得鄺繼聰說的最後那句話,就順口答道:“鄺大人住在能補天。”知府聽後說:“好,帶路,到能補天。”至今這條巷還在,只不過在“能補天”後加一個字,叫“能補天巷”。

(來源:《福州晚報海外版》·林恩燕 林久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