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澳門之後,有不少朋友得知筆者曾在新疆生活過很長時間,於是,常常問我:維吾爾族姑娘的辮子是很多嗎?這不由得讓我想起鄧小平先生1975年講的那段婦孺皆知的著名的話:「我是維吾爾族姑娘,辮子多,一抓一大把。」令筆者頗感驚異的是,那「大漠孤煙直」般浩瀚無際的新疆,那「千樹萬樹梨花開」般如痴如醉的新疆,那「胡天八月即飛雪」般神秘奇絕的新疆,留在外地人心目中的印象標誌,怎麼竟會烙在「維吾爾族姑娘的辮子」上?!

2

  對於視新疆為第二故鄉的我來說,真不知如何回答為好。長時間以來,報刊上、舞台上、銀幕上描寫的艷裝麗姿的維吾爾族姑娘,大都梳有數十條的辮子。但是,以我在新疆生活了幾十年、跑遍全疆85個縣、市的閱歷印證之,現實生活中卻極少見到這種髮飾。

  辮子多的起源

  維吾爾族婦女自古喜歡留長辮子,從3歲開始留髮。據說,上世紀50年代之前,未成年的維吾爾族姑娘,特別是幼女,都梳有許多條小辮子,一般要梳成單數,但最少要梳5條,然後往上梳:7、9、11、13條......最多梳到41條小辮子。這種髮飾南北疆均相同。但興於何時?為什麼姑娘家要梳這麼多小辮子?眾說不一。

  《大唐西域記》是一部對唐代西域地區(新疆)少數民族風俗人情記述詳細、極有研究價值的史書,可是翻遍全書,只有「斷髮巾帽」一句記述當時婦女髮飾的話,對於辮子,無隻字記載,同時代其它史書也是一樣。當時,西域地區的高昌回紇和龜茲回紇,都以篤信佛教著稱,他們的風俗、婚姻等也與華夏(內地)「小異而大同」。可以肯定地說,維吾爾姑娘辮子多顯然並非始於唐朝,而很可能是十七世紀初,伊斯蘭教的影響擴大到整個西域地區之後,才興起的。

  至於維吾爾姑娘為什麼梳那麼多小辮子,更是眾說紛紜。有的說這反映了那個時代維吾爾族一種審美觀,這不無道理。走遍新疆你就會發現,凡維吾爾族女人編織的工藝品,如掛毯、地毯之類,毯子四周全是織成一條條如同辮子的小掛穗,此種美的形式為維吾爾民族所鍾情、所欣賞。也有人另有說法,梳辮子是為了記年齡,一歲梳一條辮子,長一歲辮子就增加一條。但還聽一些老年維吾爾族朋友講,姑娘扎的辮子數與年齡無關,僅僅系髮飾而已,並非幾歲就扎幾條辮子。

  但可以肯定的是,辮子多,是當姑娘的專利。待到結婚後的第二天,就得轉變髮型,開始梳成兩條長辮子。所以,以前從維吾爾姑娘辮子的多少,就能看出姑娘是否婚嫁。

  梳辮子

  辮子多,梳起來特別費事。但梳辮子,也是維吾爾姑娘們一種極開心的活動。每隔十天半月或者更長一點時間,幾個要好的姑娘相約在一起,在自家葡萄藤下席地鋪一塊氈毯,將一盆盆幾天前就摻入「伊力木」(維語:沙棗樹果膠)並已經溶解的水端來,先用水將頭髮慢慢洗凈,然後圍坐在氈毯上,先用梳子或手蘸上「伊力木」水塗在頭髮上,接著互相梳小辮,邊梳理邊嬉鬧,開心極了。姑娘們的嬉笑聲往往招來小夥子的窺視。這樣每梳一次,都要花大半天甚至一天時間。等辯子幹了以後就變得又黑又亮,一周之內不會變型,據說有任何人造「頭油」所達不到的效果,這種特製的「頭油」在南疆比比皆是。難怪新疆民歌中唱到:維吾爾族姑娘的辮子「粗又長」啊。

  辮子多已成為歷史

  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維吾爾姑娘留許多小辮子的髮飾,就基本沒有了。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維吾爾姑娘自然不再喜歡那種縟繁的髮飾,代之而起的是兩條辮子、短髮、燙髮或是將髮辮盤在腦後等髮型。維吾爾姑娘辮子多的風俗早已成了歷史。如今,欲在新疆見到一個梳有許多小辮子的維吾爾姑娘,恐怕是很難很難的了。要見也只有在舞台、屏幕上才能見到。

  值得指出的是,不少反映當今新疆維吾爾族生活題材的文藝作品,作者或編導還硬要給其中的維族小姑娘安上許多小辮子,新疆人看了啼笑皆非。由此想來,那些至今還認為維族姑娘辮子多的人,恐怕與文藝作品的誤導不無關係。但願少數民族生活中這種細微變化,不再在文藝作品中受到阻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