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綠化的日常養護管理

垂直綠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條件,選擇攀援植物及其他植物栽植並依附或者鋪貼於各種構建物及其他空間結構上的綠化方式。主要在牆面、坡面、欄杆、燈柱、假山、陽台和棚架等處進行綠化。垂直綠化佔地少、投資小、綠化效益高,是園林綠地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今天小芭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垂直綠化養護的管理措施。

一、施肥

1、施肥時間

施基肥,應於秋季植株落葉後或春季前進行;施用追肥,應在春季萌芽後至當年秋季進行。

2、施肥方法

垂直綠化植物施肥的方法主要也是施基肥和追肥。基肥應使用有機肥,施用量宜為每延長米施0.5~1.0kg。追肥可分為根部追肥和葉面追肥兩種,根部施肥又可分為密施和溝施兩種。每兩周一次,每次施混合肥每延長米100g施化肥為每延長米50g。葉面施肥時,對以觀葉為主的攀緣植物可以噴濃度為5%的氮肥尿素,對以觀花為主的攀緣植物噴濃度為1%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宜每半月一次,一般每年噴4~5次。

3、注意事項

有機肥使用時必須經過腐熟,使用化肥必須粉碎、施勻;施用有機肥不應淺於40cm,化肥不應淺於10cm;施肥後應及時澆水。葉面噴肥若在高溫情況下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也可結合噴葯一併噴施。

二、澆水

新栽的植株和近期移植的各類垂直綠化植物,應連續澆水,直到成活為止。栽植後在24小時內必須澆足第一遍水,2~3天後應澆灌第二遍水,再隔5~7天後澆灌第三遍水。澆水時如遇跑水、下沉等情況,應隨時填土補澆。

必須掌握好3~7月份植物生長關鍵時期的澆水量。做好初冬凍水的澆灌,以有利於防寒越冬。由於垂直綠化的植物根系淺、佔地面積少,因此在土壤保水力差或天氣乾旱季節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

三、修剪整形

1、整形方法

棚架式整形

可先在近地面處重剪,促其發出數條強壯主蔓,然後誘引主蔓垂直生長,均勻分布側蔓,很快便可成為陰棚。

涼廊式整形

不宜過早將植株引至廊頂,否則側面易空虛。

籬壁式整形

可將側蔓進行水平引誘,每年對其進行短截,以形成整齊的籬垣形式。

附壁式整形

只需將藤蔓引於牆面,使其自行逐漸布滿牆面,一般不剪蔓。整形完成後,應適當對下垂枝和弱枝進行修剪,促進植物生長,防止因枝蔓過厚而脫落或引發病蟲害。

2、修剪方法

對垂直綠化植物的修剪,主要是為了防止枝條脫離依附物,使植株通風透光,防止病蟲害,達到整形過後的觀賞效果。就使用的修剪方法來說,對於生長過旺的枝條應適當短截,控制其生長速度,並促進側枝的生長;對於已經種植多年的攀緣類植物應進行適當間移,使植株正常生長,減少修剪量。

3、修剪時間

修剪在植株秋季落葉後和春季發芽前進行。剪掉多餘枝條,減輕植株下垂的重量;為了整齊美觀也可在任何季節隨時修剪,但主要用於觀花的種類,要在落花之後進行。間移應在植物的休眠期進行。

四、牽引

垂直綠化植物的牽引應受到重視,最好設專人負責。尤其注意栽植初期的牽引,新植苗木發芽後應做好植株生長的引導工作,使其向指定的方向生長。牽引時,應以攀緣植物種類不同、時期不同,使用下列不同的方法。

1、斜支架式

用木棍或竹竿斜支到牆壁上,越過散水,植株通過支架,即可上牆,支架為15°~30°角,如角度過大,下部形成空當,即使頂端吸住牆壁,也宜被風吹落。

2、直立架式

在散水的外側直立木杆約3m高,在它上面搭橫杆與牆面相接,桿與桿間用鐵絲相連,形成棚架式通道,植株通過棚架爬上牆體,形成綠色長廊。

3、粘接附著物

對錶面光滑的牆體用粘性較強的粘接劑,將釘有鐵釘的木塊按一定距離均勻地粘接在牆面上,並用鐵絲或線繩連接起來,便於牽引,有效地解決攀緣植物的脫落現象。

五、病蟲害防治

垂直綠化植物的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蚜蟲、蟎類、葉蟬、天蛾等。在防治上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病蟲情況檢查,發現主要病蟲害應及時進行防治。在防治方法上要因地、因樹、因蟲制宜,採用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各種有效方法。

首先,栽植時應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壯苗,勿栽植過密,保持植株通風透光,防止或減少病蟲發生。栽植後應加強攀緣植物的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以增強抗病蟲的能力。還應及時清理病蟲落葉、雜草等,消滅病源蟲源,防止病蟲擴散、蔓延。

化學防治時,要根據不同病蟲對症下藥。噴洒藥劑應均勻周到,應選用對天敵較安全,對環境污染輕的農藥,即控制住主要病蟲害的侵染,又注意保護天敵和環境。

小芭嘚吧

發展垂直綠化,不僅能夠彌補平地綠化之不足,而且能豐富綠化層次,增加城市及景觀建築的藝術效果。除此之外,垂直綠化可減少牆面輻射熱,增加空氣濕度和滯沉,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想了解更多園林信息,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芭素園林植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