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到大叔的粉絲團看看按讚喔!

https://www.facebook.com/DJKenLin


大叔和阿龔算是彼此熟識的朋友,每次見面人來瘋的他總是說說笑笑,但一聊起音樂時,眼神總藏不住那份執著與炙熱。訪問前夕聽聞阿龔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除了恭喜外也想聽聽他在配樂上的心得感想,尤其阿龔是國內少數橫跨古典與流行的音樂奇才,古典科班出身,以流行樂團樂手的身份廣為人知,卻又同時創作古典樂曲,音樂廣度讓人嘖嘖稱奇。


1. 「首先恭喜入圍金馬獎,來談談這次製作配樂的過程吧!」


這次以個人身份入圍真的非常幸運,「百日告別」是第二部電影配樂(前一次是林志玲主演的「幸福額度」),這次的配樂比較像是默默陪伴著主角們身邊,伴隨著他們情緒起伏。習慣製作流行音樂的我,在和林書宇導演討論配樂時,他提醒了我一點:「觀眾沒有立即被安慰的必要」,這和做流行音樂的邏輯截然不同,反覆溝通後,最後大家聽到的配樂就像呼吸般的存在,又或者像是演員們的台詞,存在於主角們的每次情緒起伏裡,不管演員的表情、情緒、顏色、場景及配樂全部融為一體。


本來導演是沒有考慮原創配樂,直到林暐哲老師推薦了我。我回家看初剪版後有些想法,最後用鋼琴彈了滿滿兩個小時的配樂給導演聽,得到的回應是:「太滿了!」,後來那個版本一段都沒到(苦笑)。但,我真的想為這部片做配樂,因此沒有放棄,反覆把電影來回看了好幾遍,針對每個細節不斷討論、劃出重點,終於完成最終的大家聽到的作品。很巧的是,大約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仔細想想也是「百日」,或許這就是種緣分吧!


2. 「一開始配樂就打算以鋼琴與中提琴貫穿全劇嗎?」


電影中男主角的亡妻是一位鋼琴老師,這部戲鋼琴演奏本來就是重要的元素,至於為何會選擇中提琴,而非小提琴或是大提琴呢?除了我大學時主修鋼琴、副修中提琴外,中提琴的音域是最接近人能發出的音頻,它不像小提琴情感表達直接,也不像大提琴如此低沈,把情緒一次拉到谷底,在流行歌曲中的概念裡,中提琴比較接近「主歌」,可以把情緒藏起來,再加上某些時刻有種滄桑的鼻音,更像是在傾述心事。另外,因為中提琴容易被大家忽略,我也想藉此機會推廣中提琴。(笑)


3. 「工作時腦中常想到的畫面是什麼?」


講到「告別」,首先浮現的是蕭邦的「離別練習曲」,有趣的是,導演拍攝這部片不是從告別的角度做出發,而是為角色選了一首較為輕快流暢的「豎琴練習曲」(作品25,第一首),這首曲子在電影中也占有重要的份量。


為了更融入情境,我特地翻出「送行者~遺失的樂章」反覆聆聽,久石讓用鋼琴與大提琴呈現出充滿回憶的篇章,給了我不少靈感,很妙的是,製作期常在電影台看到「送行者」,不經意的看完兩三次,我想或許這也是命中注定吧!


另外,和導演聊天的過程中得知這個故事是他的親身經歷,這件事徹底震撼我,我開始認真思考:「眼前這個人到底要經歷多少調整與沈澱,才能坦然面對愛人的離去,最後還願意把故事化做題材、拍成電影,若是我該如何面對呢?」反覆問自己,我發現導演經歷的痛與掙扎旁人無法想像,於是我開始肅然起敬。日後每次工作時想到這件事,總會有點激動,甚至想哭,我得先讓自己沈澱,再慢慢投入情緒。



4. 「聊聊主題曲和片尾曲的製作吧!」


因為這部片也在敏感的宗教議題上有所琢磨,片尾曲的製作上大膽採用中西方宗教音樂元素,包括敲鐘聲與詩歌班的吟唱,莊嚴之中帶著一絲衝突感,這剛好和劇情裡大量出現的宗教衝突不謀而合,在結尾時忠實呈現在大家面前。


原本這部戲並沒有安排主題曲,但林暐哲老師看完後深受感動,強烈覺得一定要做一首,因此又拿了青峰看。最後,他寫下了剛好百字的感言,配上我從配樂中修剪出的曲子,成為了最後宣傳用的主題曲,希望可以把我們的感動回贈給書宇導演和劇組,這首歌電影中不會收錄。由於最後才完成,來不及報名最佳原創主題曲,實在可惜!


「百日告別」主題曲:


5. 「配樂都已經入圍金馬獎了,有考慮出版嗎?」


這部分我也很期待,真心希望大家有機會收藏,也請林暐哲老師鄭重考慮一下吧!(笑)


訪談中,射手座的阿龔聊到了今年的生日願望時,不假思索的說:「雖然今年的對手都很強,但我最大的願望是可以得金馬獎!」對於人生大半時間都在玩音樂的他來說,入圍金馬獎絕對是入行來最大的驚喜與肯定,尤其多在樂團中負責「編曲」的他,更是藉此契機激發自己「作曲」的能力。「或許之後的專輯中會聽到更多我的創作!」阿龔說,除了記得進戲院品嚐他精心調配的配樂外,也讓我們更期待這位跨界才子之後的動向。


Next 下一篇,大叔會和阿龔聊到關於「冬 未了」專輯的種種,敬請期待!


若是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到大叔的粉絲團看看按讚喔!




【百日告別】HD高畫質正式電影預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