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位媽媽的求助:孩子2歲半了還不怎麼開口說話,也不愛和別人交往溝通,這是孤獨症嗎?一問原因,她的孩子一直交給保姆看管,和孩子的交流很有限。

如今社會,「只生不養」的現象非常普遍,由於工作原因,許多父母生下孩子以後,把帶孩子的任務交於老人或者保姆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留在老家。

為什麼只有親人帶大的孩子才那麼愛說、愛表達呢?

專家意見:有愛的撫養一定是有嘮叨的

【專家資料-李玫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對於嬰幼兒而言,出生的頭三年需要別人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還需要經常看到「人臉」,聽到「人聲」,尤其耳邊要有不斷的愛的嘮叨。

事實上,有愛的撫養一定是有「嘮叨」的。只有真心愛孩子的人才會邊陪伴孩子邊嘮叨,即使寶貝拉了很臭的屎,撫養人也是愛意濃濃,在嘮叨之中換尿布和清洗。這種嘮叨,儘管寶寶聽了當時沒有什麼反應,但不可小看這種嘮叨,這可讓孩子早早地冒出話語,因為所有的「說」都是在「聽」之後,聽得多才能說得多。

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說話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為他在一歲半至三歲前身邊總有最愛他的親人「嘮叨」。相反,孩子到了四五歲,見到熟人還不愛張嘴,不愛叫人,往往是因為他在三歲前缺乏這種「嘮叨背景」。

言語表達是人在社會活動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語表達的人,往往在社會活動中都表現得較為消極,甚至出現口訥、語遲、自卑等,這種人在需要與人交流或溝通時往往會有障礙。

如果我們遇見一個成年人,他能在短時間內很自然地與人說話,愛說、善說,這種人往往沒有社會交往(即與人交流)的困難或障礙。我們可以由此推斷,他在早年,即三歲前,一定是在愛意濃濃的背景下被撫養的。

相反,當我們遇見一個成年人,他不太愛說話,也不太擅長表達或表現自己,那麼,此人早年很可能有父母上班時將他交給家庭之外的人照看,或者父母忙於生計、工作而將孩子置於獨處的背景。

做「話癆」媽媽,培養孩子「說」的慾望

美國兒科學會告誡家長:「只要有機會,就要與嬰兒多說話。即使他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鎮靜的聲音也能讓他們產生安全感。」

雖然愛孩子,也要試著裝糊塗,不要全盤包辦。發現沒,很多寶寶在家不說話,送去幼兒園立馬會說了,是老師教的好嗎?其實是家裡人太喜歡包辦孩子的一切,孩子的一個手勢,一個動作你就明白他要什麼,不必等他開口自然把東西遞到他手裡。所以,大人偶爾要裝一下糊塗。比如他想吃東西時,走到廚房,大人可以試著問:「你想要水還是牛奶?」並等著聽他回答。即使孩子只會「嗯嗯嗯」的發音,大人可以重複一遍「你要牛奶,對嗎」,以加深孩子的認知和印象。

抓住生活中一切能交流的機會。帶寶寶出門遊玩別只顧著拍照,試著做寶寶的「導遊」,告訴他,「你看,這是綠色的大樹」、「哇,這是黃色的向日葵」……寶寶是這個世界的「新客人」,對任何東西都無比好奇,媽媽用親切的聲音、變化的語調,跟寶寶講他前面的事物,對提高孩子語言能力非常有效。

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尤其1歲半之內)只有物質撫養是不夠的,不管他是否有反應,也不管他能否聽懂,父母在照顧孩子,表達愛的時候一定要多嘮叨些……讓他耳邊留下媽媽的細語,父親低沉的音質,這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愛的財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