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行業近幾年人才的爭奪愈演愈烈,資本也在關注這塊。

作為民生的必需品,快消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但凡能做好快消品行業,就比在其他行業更加有大局觀,因為面對的是十億消費者。

快速消費品行業發展到今天,面臨的最大問題莫過於渠道的轉變。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國內的商品流通領域剛剛經歷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當時商品的銷售主要還是依靠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的各種批發公司,因為當時商品物資還是處於一個相對短缺的時代,因此銷售渠道比較簡單,市場競爭也不大,整個市場上基本以分銷的方式為主,分銷層級較多。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極大進步導致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現有的利潤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多層級渠道的需要,因此渠道扁平化已經成為了眾多廠家一致的銷售戰略,越來越多的省級代理甚至縣級代理都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區數量眾多的基層分銷商,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環節最多不超過2級。企業直營與渠道下沉成為營銷部門工作之中心內容。減少中間環節,體現價格和服務優勢,加強對銷售終端的控制力,是未來一段時間快速消費品企業的首要任務。

大型連鎖KA的迅猛發展是渠道變化的又一大特點,20年前才開始陸續進入中國市場的連鎖KA現在已經呈現星火燎原之勢,它們的進入不僅帶來了國人購物方式上的變化,更帶來了快速消費品行業渠道上的巨大變革。因為大型連鎖KA商品種類豐富,購物便捷,迅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同時由於其訂貨集中量大,直接面對消費者,減少了中間的環節,也得到了眾多廠家的青睞.

但事物都有兩面性,迅速發展的連鎖KA也給渠道發展帶來了不少的副作用。「做賣場是找死,不做賣場是等死」估計是所有快銷品銷售人員的一個噩夢,記得一個賣場採購說過的話:「除了寶潔的貨我們不能下架,其他公司所有產品都可以下架」。做快銷品的哪個沒有被賣場採購刁難過呢?明明談好的位置,協議簽下來的陳列,到營運執行時已經相差十萬八千里。 因此渠道層級的簡化並沒有帶來利潤的提升,日益強勢的終端攫取了絕大部分的利潤,大型的連鎖KA賣場掌握了絕大部分的市場話語權甚至定價權。

同時一些KA終端為了自身利益盲目擴張,有的城市甚至開了遠遠超出其飽和數量的店面,結果就是單店銷售額持續下降,店面經營入不敷出,而眾多廠家每次開店都會被「合理」的盤剝一次,過度飽和的店面數量又不能大幅提高其銷售額,只會讓經營成本越來越高,最終難以維持。

經銷商也曾經是快消品行業中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隨著渠道的轉變,其地位卻越來越被弱化,大部分經銷商受規模、實力、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經營意識等因素的影響,沒有能力做到整合營銷、優勢最大化、成本最低化等綜合實力的組合。因此即使是全國名牌產品在手上,也無法做到使當地消費者認可,成為市場佔有率較高的產品。

另外還有一些批發商不能及時轉換功能,改坐商為行商,沒有公司化的經營管理意識,只看到眼前利益,不做網路建設,不搞終端維護,缺乏科學的庫存管理、客戶資料管理,這樣的企業只能在新一輪的渠道變革中被淘汰。

未來經銷商唯一的發展出路就是通過代理更多的產品(許多中小企業的產品非常好,但由於企業規模有限沒有能力獨自大舉進入各大KA系統)來加強自身實力,增加在KA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一定的話語權,同時擴大自己在某一地區的網路覆蓋度,提高運營管理水平,進而生存並發展下去。

在移動互聯網橫行的時代,快消品行業的傳播手段可謂千變萬化、新招迭出,但萬變不離其宗。快消品企業只有更加註重消費者的體驗,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粘性,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利於不敗之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