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圈子就是一個微信羣的話,唐太宗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宰相集團就是唐初的一個高端微信羣。在這個羣裏,除了人們熟悉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人,還有一個前朝遺老,身份高能力強,卻不討羣主唐太宗喜歡,幾次把他踢出羣又拉進來。此人名叫蕭瑀。

蕭瑀是後梁明帝蕭巋的兒子,正宗的王子。後梁入隋後,蕭瑀失去了王子身份,但很快他有了另一個顯貴身份:皇后的親弟弟。蕭瑀的姐姐就是隋煬帝的蕭皇后。不過,隋朝也很快滅亡了,蕭瑀成了表弟唐高祖李淵的得力助手,在宰相的位置上乾的有聲有色,得到了李淵的充分肯定。李淵甚至說,有蕭郎在,我大可以放手。

就是這樣一個人,到了唐太宗時代卻屢遭挫折,在宰相的位置上五起五落。

唐太宗剛即位時,蕭瑀是尚書左僕射,和他搭檔是封德彝,尚書右僕射。老封這人不地道,總是讓蕭瑀在唐太宗面前背黑鍋。加上唐太宗信任自己一手帶起來的房玄齡、杜如晦,這讓蕭瑀經常發牢騷。這樣的結果是蕭瑀被踢出羣,回家閉門思過。不過,唐太宗很快又把表姑父蕭瑀拉進羣,不但官復原職,還加太子少師,實封600戶。

第二次被踢還是因爲口舌之爭。在一次議政時,蕭瑀與陳叔達吵得聲色俱厲,唐太宗都壓不住。朝堂變成大媽吵架的菜市場,唐太宗很生氣,一揮手,兩人都就地免職,回家面壁思過。

這一次懲罰的有點重,蕭瑀在家面壁將近一年時間,才得了個荊州都督的官職。又過了一年,唐太宗把他召回京,讓他做左光祿大夫兼御史大夫。蕭瑀重新迴歸宰相集團。

兩次被踢,蕭瑀還是沒有吸取教訓,還和羣主的紅人房玄齡、魏徵等人對着幹,彈劾他們,結果又被太宗踢出羣。又過了一段時間,蕭瑀第三次被羣主拉進羣,成了高端羣中不冷不熱的羣成員之一。

兩年後,蕭瑀第四次被踢出羣,這一次是受人連累。貞觀八年,唐太宗派欽差大臣到各地巡視民情,李靖是其中之一。但李靖不想去,建議讓魏徵去,卻被唐太宗以離不開魏徵爲由拒絕。不過,他給李靖添了一個成員:蕭瑀。這樣,本來就邊緣化的蕭瑀再次被羣主踢出局,到河南道公費旅遊。

一年後,蕭瑀第四次進羣。這一次保持的時間比較長,羣主還給蕭瑀贈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誇讚蕭瑀“守道耿介,古人無以過。”(《舊唐書·蕭瑀傳》)但同時告誡他,善惡太明有時未必是好事。

這時的唐太宗倒是很有羣主風範,對蕭瑀諄諄教誨,告訴他爲人處事的道理,告訴他人無完人,要取長補短。不過,蕭瑀聽不進去,而後來的一件事終於又惹惱了唐太宗,蕭瑀再一次被踢出羣。

一天,唐太宗對大臣張亮說,你既然潛心禮佛,爲什麼不出家呢?張亮還沒回答,蕭瑀就站出來請求出家。唐太宗很痛快地答應了,誰知蕭瑀卻反悔了,這讓唐太宗很沒有面子,甚至很生氣。更讓他生氣的是,不久,蕭瑀聲稱自己腳有毛病,在朝堂外面不進去。唐太宗惱了,親自寫文章痛斥蕭瑀,說自己忍他已經很久了,他居然一點都不知悔改。

羣主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蕭瑀再次被踢,發配到小地方,他所有的封號封地也都全部收回。這樣一擼,到底的日子過了好幾年,唐太宗才又把他拉回來。

蕭瑀坎坷的人生經歷跟他的性格有關,他高貴的身份養成了他心高的性格。他看不上房玄齡和魏徵這些人以押寶的形式獲取名利。他的第一次和第三次被踢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同時,蕭瑀又是一個偏執的人,他多次被邊緣化,不被唐太宗接受,和他這個性格有很大關係。

蕭瑀作爲樑朝皇族後裔,遺傳了祖先好佛的特點,因此,《西遊記》中有他一個鏡頭:唐太宗讓蕭瑀操持,舉辦一場法事,蕭瑀選擇了玄奘。在神話小說中出現的歷史真實人物,居然經歷比唐僧還曲折,讓人不得不感慨,歷史有時候比小說還曲折。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