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核能作爲一種高效清潔能源,在給人類提供能源便利的同時,也引發着爭論,特別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核燃料泄露,更是將核能利用的話題推向了新的熱度。

核能究竟的一種福利?還是對人類一種可怕的威脅。人們在討論核電站安全性的同時,總不忘把上世紀80年代的切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拿出來說事,切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是人類歷史上最爲嚴重的一場核災難,其影響餘威至今猶存。

當今世界,不少核電站都建設在沿海或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核電站到底安不安全?這是許多人心中的一個疑惑。許多人認爲核反應堆和原子彈一樣會爆炸(從物理學角度來說這是不可能的),還有一些站不住腳的駭人聽聞的傳說:致命的放射性雲、胎兒畸形、癌症等似乎都和核能有聯繫。事實果真如此嗎?

爲了驅散這層陰雲迷霧,我們需要事實,特別是在一些最容易讓人誤解的問題上,必須要予以澄清和解釋。

爲了保證核電站運行的安全,其設計和建造,嚴格遵循“深度保護”這一原則。一系列堅強的障礙物把外部世界與工廠鏈式反應的熱量和輻射分隔開來。首先,把產生鏈式反應的鈾氧化物靶丸堆放在耐蝕、防輻射、耐熱的鋯棒之中,這些鋯棒浸在反應堆核心裏的冷水中,全部裝在九英寸厚的鋼板外殼的耐高壓容器內。

容器的外面又有一層厚厚的混凝土牆,再外面是一個巨大的密封鋼売,而鋼殼本身又置於一個圓頂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內,混凝土地坪厚二十英尺,圓頂厚四英尺。設計這一建築物是爲了承受地震及失事飛機的直接撞擊,更爲重要的是它被用來防止任何偶然可能發生的放射泄漏。

核工廠還裝有靈敏的探測系統,能測出不正常的輻射增加及溼度的變化,它們可能是輻射走漏的先兆。一個精心設計的裝置在必要時候可以加以控制成完餘使之停止核反應。

還有批評家們甚至認爲由於蒸汽的過分增壓,防範事故的建築可能破裂,放射性氣體就會逸到外面,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帶到居民區,導致成千人的死亡。但是根據冒着發生核事故的危險而進行的最徹底的研究,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會在一億個反應堆年中只會出現一次。

核專家們認爲,即使發生了完全熔解,其後果也不象批評家們所預言的那麼可怕。即使燃料熔化並能滲過鋼筋混凝土,也需要三天時間。而這時,燃料將逐漸凝固,熱量也會降低。他們得出結論;防事故建築不會失效,也不可能導致失去控制而釋放出來的裂變物進入大氣層。

此外,核工廠日常所放出的輻射只佔我們每年受到來自自然界的輻射(包括宇宙射線、地球本身的放射線等)中的千分之三。這點輻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可以這麼說,核電站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造工程中對安全事故防範最嚴格的,核能完全值得大力發展,來減輕環境污染,造福人類。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