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可 轉自|知識分子(ID:The-Intellectual)

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時任耶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的心理學者蘇必德(Peter Salovey)即將接受美國總統柯林頓的接見,在會場外的停車場里,他不小心把自己的車橫插在總統的加長豪車前面。保安沖他揮手要把他趕走。這時,豪車的車窗搖了下來,總統柯林頓探出頭來,沖保安揮手說,「沒關係,這是我的朋友蘇院長」。

10分鐘之後,總統正式接見了蘇必德,想起剛才的一幕,他的心砰砰直跳,但是臉上還要強作歡顏,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但總統彷彿從他的面部表情中看出了他的緊張,他微笑著迎上前來,緊緊握著蘇必德的手說,「蘇院長,你不記得了嗎?我們是老朋友了。你不用緊張,因為我是來這裡拜見你的」。

「實際上我們這對老朋友只認識了10分鐘,而且,不是他來拜見我,而是我去拜見他。」

3月21日,到訪中國的耶魯大學現任校長蘇必德在北大發表公開演講,當他談起這樁自己親身經歷的糗事,並配上柯林頓總統和自己握手的照片,照片中柯林頓滿面春風的笑容和他略顯拘謹的笑容相映成趣,引發現場觀眾的哄堂大笑。

蘇必德2013年就任耶魯大學校長。作為心理學者的他因對「情緒智慧」(Emotion Intelligence)理論和與之相關的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的開創性研究而著稱。1986年蘇必德在耶魯大學心理學系獲得博士學位,隨後留校任教。他從事與情商相關的課題研究迄今已有25年。2002年,蘇必德和另外兩位學者,共同創立了可以對這種能力進行量化和測量的所謂MSCEIT 測試(Mayer-Salovey-Carus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Test ),並利用該工具對不同的實驗人群以及在實際生活的場景下,對人的情商進行分析,得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結論。

比如,研究者們已經知道,在智商相近的人群中,情商可以更為準確地預言一個人的事業是否成功,家庭是否和諧等;情商可以通過後天訓練得到鍛煉和提高;而情商作為一種「軟能力」,可以與先天形成的智商形成互補,增加人的綜合競爭力。

回到柯林頓的例子,蘇必德校長說,作為一個資深政治家,柯林頓顯然具有很高的情商,看出了他的面部特徵所代表的情感,「我的嘴在笑,而眼睛沒有笑,要知道,真正的笑容是眼睛和嘴都放鬆的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容。察言觀色就是情商的一種表現,柯林頓總統想幫助我管理我的情緒,讓我感覺更好。」蘇必德說。

那麼,究竟什麼是情商呢?

在演講中,蘇必德將其拆解為四種能力。分別是:

1.感知自己和他人情緒

Perceiving Emotion

是指能夠感知自身和他人的情緒,以及從藝術、故事、音樂以及其他刺激物中感知不同的情緒。

2.利用情緒幫助思考

Using emotions to facilitate thinking

是指能夠產生、利用和感知情緒,以達到有效溝通個人感覺的效果,並在其他的認知過程中利用情緒進行創作、解決問題和思考等。比如,你是吃香草味的冰激凌還是巧克力味的冰激凌?這涉及到吃不同口味的冰激凌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研究證明,人腦中涉及處理情緒信息的區域和做決策的區域是有緊密聯繫的。

3.了解情緒產生及波動方式

Understanding emotion

是指理解情緒包含的信息,不同的情緒是如何隨著某種關係的變化產生與發展的,如何理解情緒的意義。比如:從不爽(annoyed),到生氣(angry)再到憤怒(rage),這個過程是如何發展的。

4.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緒以獲取正面成效

是指對情緒呈開放的心態,調整自己和他人的情緒,使得個人和團隊變得更有效,更成功。

蘇必德再次以自己為例說,「我來到北大做演講,感覺很緊張,那我就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也要管理聽眾的情緒,讓他們感覺開心和有趣。我可能會講個笑話幫助我自己和聽眾放鬆心情。」

對於蘇必德等心理學家來說,上述四種能力都能被付諸實際,而且也可以被衡量。通過對人的情商進行量化分析,研究者們可以仔細研究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情商對人們關注,記憶,和學習情況的影響;以及對個人所做決策的優劣,個人判斷力高下的影響;對家庭關係,友情和工作關係的影響;對個人身體和精神健康的影響;對學習成績、在校表現和工作表現的影響等等。通過相關研究,研究者們甚至可以用情商來對個人重要的心理和行為做出預測。

還有一個例子與青少年行為相關。美國歌星Lady Gaga,除了有著獨特的嗓音,並以誇張艷麗的表演服飾,不落窠臼的颱風為歌迷尤其是青少年聽眾所喜愛。但看似狂傲不羈的她居然經常會在登台前感到怯場。

蘇必德說,Lady Gaga選擇採用身著華服去克服怯場的焦慮,「這是她具有管理自己情緒能力的一種表現」。

蘇必德等學者對於青少年情商的研究發現,高情商的孩子通常更具有領導力,更少地去濫用藥物或酗酒,或是焦慮,以及更少可能去欺負別人。

Lady Gaga 曾經是校園霸凌行為的受害者,為了幫助和自己有同樣經歷的人,她出席公開的宣傳活動,以提高大眾對情商研究的重視。

在45分鐘的演講中,蘇必德以幽默感十足的大家風度抓住了北大學子們的心,在最後的提問環節,同學們爭相舉手提問。

一位女同學向蘇必德發問,「兩個情商都很高的人相處得會很融洽嗎?」

蘇必德笑著讚揚這是個好問題。他在現場搞起了民意測試,「男女朋友之間,彼此情商有很大差距的關係更穩定,還是情商彼此接近的關係更穩定?」答案是,情商差距大,關係才穩固。蘇必德解釋說,這樣兩個人可以互補,而高情商者是關係中的帶領者。

他開玩笑說,「看上去你是個情商很高的女生,你需要找一個低情商的人做你的男朋友。」

另一同學問,「情商可以通過與高情商的人相處而習得嗎?

他強調說,情商是可以通過訓練而得到提高的能力。針對小孩子可以設計提高情商的課程,而成人更多的是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欣賞藝術和音樂,提高自己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情商,也可以通過和高情商的人相處,或從朋友、家人、同事那裡獲得反饋,幫助提高自己的情商。

天生智力不可改變,而情商是可以後天提高。蘇必德教授利用北大的演講,給現場觀眾上了一堂有關認識情商的公開課。同時,他也將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著作《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中文版,作為禮物贈予向他提問的同學。這本書里通過對四種情商能力的剖析,探討了情商與高效管理和領導力建設的奧秘。

在最後回答一位同學有關「情商有沒有好壞之分,有的罪犯也是高情商的人」的提問時,蘇必德回答說,情商與一個人的道德水平是兩種不同的維度,二者沒有相關性。高智商的人也有可能去行騙,去利用別人的信任做非法的事情。

他接著說,情商固然有用,但「情商並非通向完美世界的鑰匙。因此,每個人都要去學習如何發揮智商的積極作用。」

小遊戲猜猜:貓是在上樓梯還是下樓梯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