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袁世凱是非功過,難以評說!1916年他不顧大勢所趨,悍然復辟,激起全國人民的討伐之聲,同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

隨之不久憂憤成疾,同年6月6日因病去逝,時年57歲。

對於袁世凱的身後事,當時北平政府頗為重視,段祺瑞簽署國葬令,規定全國下半旗致哀、停止娛樂一天、各大中小學停課一天、全國各級文武官員停止宴會二十七天。

當時,政府財政已經快要崩潰,只是靠著洋人銀行的貸款艱難維持,但即便在如此窘境,還是籌措五十萬的喪葬費為老袁辦後事,並設立治喪委員會。停靈期間,段段祺瑞還親率各部總長輪流參加守靈。

中國人講入土為安,老袁生前顯赫,陵墓肯定不能像一般百姓那麼簡單,按照遺囑,葬於河南彰德老家洹上村,陵墓工程浩大,整整建造兩年,花費70多萬大洋,佔地近140畝。

比較有趣的是,當時大公子袁克定頭腦不清晰,還曾想把老爸的陵墓取名為「袁陵」,所謂「陵」乃是帝王之墓。當時徐世昌立馬怒了,對這傻大侄子當頭一棒,罵道:「你還想害你爹嗎?你爹生前稱帝未成,早已取消洪憲年號,現在人死了,還弄個『袁陵』,你難道想把革命黨招來刨墳嗎?」

袁克定一看徐大爺這麼怒,也不再敢提什麼「袁陵」了。後來,徐世昌做主取名為「袁林」。 中國古代皇帝墓葬稱「陵」,而聖人墓葬方稱「林」,如「孔林」和「關林」,其實這麼一來老袁的地位似乎更高了,與孔聖人看齊了。

1916年6月23日舉行盛大公祭,數日後靈柩從北京啟程,歸葬彰德,場面極盡奢華、悲壯,段祺瑞、徐世昌、黎元洪、王士珍等頭面人物悉數到場,各國使節、在京文武官員以及各大主流媒體記者也都前來觀禮。

袁克定執幡,走在送殯儀仗最前端,老袁其餘九子緊跟其後。段祺瑞率內閣全體人員參加執紼,氣氛悲壯、肅穆。靈柩啟程之時,北京城內外所有廟宇鐘聲齊鳴,餘音撼動四九城,沿途軍警封鎖,聲勢浩大而井然,還派出兩個團的兵力沿途護送移靈隊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