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縫紉機樂隊》不應該這麼慘

大家想過這個問題麼?大家來交流一下。

其實,《縫紉機樂隊》相較《煎餅俠》在製作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劇本整體更為工整,人物轉變上也趨向合理和標準化操作,人物的漫畫風格化處理,商業化笑點元素也都足夠。

可是,數據是冷冰冰的。上映6天的《縫紉機樂隊》票房1.38億,即便是調整後的業內預估的2.7億最終票房,相信對製作出品方,以及大鵬來說者都不是一個滿意的數據。大鵬自《煎餅俠》11.63億爆款後,隨著《父子雄兵》1.25億,和這部《縫紉機樂隊》,確實走的是一條高開低走的路子。

大鵬的電影怎麼了?

不可否認,縱觀三部作品,大鵬的作品風格其實一直沒變,這也是大鵬的一直來的情懷,草根落魄人物追求夢想的套路,很容易得到觀眾共鳴。但是在實施上因為處理上的方式,特別是在主要人物上,並沒有像《煎餅俠》那樣的簡單粗暴。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煎餅俠》裏大鵬是主角,所有的劇情推動,都通過大鵬這一角色來體現,以一種簡單到癲狂的方式,表現出了小人物的囂張、癲狂、落魄,這就是一部簡單喜劇應該採用的簡單粗暴的處理手段。《縫紉機樂隊》核心是誰?喬杉?還是大鵬?喬杉應該是主角?他的喜劇效果最好,最核心的夢想在他這裡。大鵬是主角?有遊移,有堅持,並最終呈現,也符合主角設定。其實很難確定這是一部誰是核心的戲,但最終還是在飄忽間分散了觀眾注意的焦點。主角的飄忽,影響了笑點的設計,來自喬杉的笑點其實是非常棒的。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模糊的焦點,沒有了《煎餅俠》裏的簡單粗暴的聚光。

情懷問題。大鵬還是大鵬,骨子裡沒變的東西。但在操作上,更多通過說教的方式表現出來。老頭子搖滾不死,修車工搖滾不死,小嶽嶽護女心切。

說到這裡,和《羞羞的鐵拳》來對比,愛迪生和麻小就相對簡單粗暴,更為卡通喜劇化。

類型使然,簡單圖一樂呵的喜劇題材,重點是「笑」,想法不要太多了。

簡單粗暴就好。

非常喜歡《縫紉機樂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