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兒女》映後大V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廖凡飾演的男主斌哥是不是一個渣男?此人看著非常渣,巧巧為他頂罪坐了五年牢,他不聞不問還另尋新歡,狼狽回鄉後,巧巧好吃好喝待他還給他治病,他最後居然不告而別,想用錢來補償巧巧對他多日來的照顧。

錢就能補償一個人半生的情義嗎?

真冷血。

我們反感變了質的少年英氣,像斌哥,我們喜歡巧巧,出走半生,歸來還似少年,真性情而不黑化,眉目之間多了一分堅毅和落寞。影片花大篇幅去講巧巧如何從一個大哥背後的女人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姐大,這個角色可以說是為濤濤量身定製——一個重情重義的女中豪傑,科長之愛妻可見一斑。

然而斌哥的人設似乎是與巧巧反著來,這是一個無情無義、一臉陰沉的男人,早年得志,稱霸一方,中年困頓,翻身無望,晚年衰微,無力回天。

斌哥的人生是不斷被錘騸的人生。我始終認為,一個人活著要有氣力,氣是一個人的精神,力是一個人的實力,這個黑幫老大斌哥,他縱使有再多英雄氣,也因時運不濟、命途多舛而被消磨大半,他縱使再不甘,他的力也無法去支撐他的氣,難免虎落平陽。

斌哥在鏡頭前是沒有多少話語權的,可他是真的無情無義嗎?有的苦楚,只有站在他的立場上才能明白。

若斌哥無情無義,他怎麼能成為聞名一方的黑幫老大,贏得兄弟們的信任?當年結盟,一幫人把白酒倒進臉盆,每人拿酒杯斟滿,一飲而盡,此情此景豪氣干雲。即使他晚年如此狼狽,仍有舊日兄弟念及當年情義,願受其辱罵責罰。斌哥雖身殘不復當年勇,所言所行仍可見昔日風範。

斌哥對巧巧無情無義嗎?

當年巧巧出獄後去找大學生問斌哥,大學生的妹妹說斌哥現在是她的男朋友,去找斌哥是他們三個人的事情,斌哥當時就在大學生所在的銀行里躲著她,我認為這很有可能是斌哥提前和他們商量好為了讓巧巧死心的戲碼。

巧巧五年前替斌哥頂罪,也救他一命,這份大恩,斌哥是無以為報的。他不想欠她,也不想去成為巧巧的負擔,他只能外出打拚,幻想有一天衣錦還鄉,能重拾大哥的榮耀。

時代變了,這不再是一個用拳頭說話的時代,有錢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隨著法治日益完善,黑社會的生存空間日漸狹隘,當年混黑幫的現在紛紛做起了生意。斌哥也已經不是那個斌哥,他自稱已走出江湖,要躋身企業家的行列。

所以他要忘掉巧巧,他不再是曾經的大哥,沒辦法給巧巧強大的依靠,當他一無所有的時候他選擇逃離原來的世界。

他並非不愛巧巧,只是不想以這樣的面目出現在他身邊。在他心裡權利和榮耀才是他最看重的部分,愛情是附屬於此的,只有重振雄風,才配擁有。

可惜他餘生不再有這樣的機會。斌哥使我想起了歷史上的西楚霸王,同是想要實現一方霸業卻落得下場冷清。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放棄回老家捲土重來的機會而在烏江自刎,斌哥又難道想落魄歸去讓人笑話?斌哥回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看巧巧。

哪怕自己一身狼狽,一無所有,也要回去看一次,那是他今生愛過辜負過的女人。

當他回到老家,回到巧巧的麻將館,巧巧沒出來迎接他。他之前的馬仔把菜端出來給他吃,他怒了:「主食還沒上,先把菜端出來做什麼?」

一語雙關,既責怪巧巧對他的冷漠,又想激怒巧巧,引她出來見面。

巧巧果真還是出來了,起初發怒,後來看到他滿身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傷便恨不起來了,遂以禮相待。

「我是為了一個義字」,巧巧說。私底下藏著江湖兒女的那份痴心執念也未可知。

斌哥是想解釋一下和林家燕的關係的(大V猜測:因為這是誤會才有解釋的必要吧),但巧巧不想聽,表面上看,巧巧已經不愛這個男人了,所以斌哥的情史於他沒有意義。但我覺得巧巧對斌哥還是有感情的,尤其是一個女人為一個男人付出了那麼多,這份情,收不住。

她不想聽是因為怕受到二次傷害,與斌哥保持距離,以義字相連,才是她覺得最穩妥的關係。這個年紀的女人已經沒有小女生的那份痴情,也不會再跋山涉水地尋找她的情郎,她想要的是一份安定的生活,彼此獨立與一點點信任。

然而江湖中人,能有幾人白首偕老?經歷風風雨雨最後歸隱田園那是童話,最終相忘於江湖才是常態。想起科長《山河故人》里的一句話: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會分開的。

斌哥最後還是不告而別,出走前的夜裡,在車上他握了握巧巧的手,這是他最後的道別。

正如賈樟柯所言,「男女主人公在變革的時代中成長,在他們的世界裡有各自的精神價值,有一些是從傳統的江湖文化來的,有些是從香港電影里來的,包括他們的禮儀和價值觀。在變革的過程中很多東西像煙灰一樣飄散了,但總有什麼是我們要保護的。巧巧的堅守,斌哥的出走,他們的獨立和自由,是最後人性的正名。」

面對時代的洪流,人們既堅韌又無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