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婚宴這種場合是萬萬不能出錯的,一旦照片沒有拍好,不可能有機會再來一次,所以,基本原則是不求最好、最完美,但必須保證各個關鍵場景都有能用的照片,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為保證萬無一失,首選原廠、能TTL閃光的閃光燈,其他能自動測光的閃光燈用的時候要非常小心。有了設備,如何使用是關鍵,下面的所有討論都是以E-510、14-42鏡頭和FL-30閃光燈為例,其他設備可能稍有不同。  1、照相機應該用M檔,就是手動檔。可能有人會說,M檔要不停地測光,調光圈、快門,拍婚宴怎麼有時間調來調去,用自動檔不好嗎?其實,用M檔拍婚宴就是準備通過提前試拍,固定下ISO、光圈、快門,以後就把照相機當傻瓜用,再也不亂調整了,這樣可能達不到十二分完美的程度,但十分方便、可靠。  對E-510這樣的照相機來說,唯一可用的就是M檔!  O機的設計從來都是特立獨行,其閃光設計更是特別。我寫過一個帖子,說E-510的內置閃光燈的特別之處,當時沒有原廠的外置燈,後來發現原廠外置燈也是如此。(http://www.four-thirds.cn/forum/viewthread.php?tid=75018&page=1&extra=page%3D1#pid914655),如果用AUTO、P、A,按下快門,閃光燈不亮,或者閃光燈能亮,但快門速度無法隨意調節,在現場一定暈倒。對O機來說,S檔雖然也能用,但光圈變來變去的,對拍攝婚宴也沒有什麼好處。  2、在M檔下,光圈用多少合適,對14-42鏡頭,我用F6.3。因為14-42鏡頭,14端的最大光圈是F3.5,42端的最大光圈是F5.6,固定使用F6.3,就避免了拍攝時變焦的情況下使用最大光圈,我覺得最大光圈下照片太肉。同樣的道理,如果是12-60鏡頭,就固定用F4.5。  3、M檔、光圈固定下來了,下面是ISO的選擇。ISO的選擇取決於閃光燈的回電速度。現在的自動燈都會有個控制機關,當閃光燈的發光量曝光合適後會自動關閉閃光,這樣閃光燈的儲能電容的能量沒有完全釋放,充滿電的時間就會較短。比如手動控制閃光燈的輸出功率,全功率輸出時,回電時間很長,功率1/2時就比較快(感覺不到),1/4時幾乎不等待回電就可以閃第二次光。不要讓燈出全力,就是讓輸出功率低一點。比如用ISO100時,閃光燈閃光後回電很慢,但曝光合適,說明閃光燈出全力了,那就用ISO200,或 ISO400,對應閃光燈的輸出功率就會降到1/2、1/4,回電就快了。 ISO的確定最好試拍,婚宴都有個舞台,用鏡頭的廣角端(焦距最短)拍攝舞台上的人(估計為7、8個人),此時閃光燈最費勁,回電最慢,提高ISO到你能忍受的回電速度,一般為2、3秒,這樣當用鏡頭長焦端(焦距最長)拍攝一對新人時,幾乎不用等待回電就可以再次按下快門。一般來說,對FL-30燈,ISO400足夠使用了。  4、快門用多少合適?理想的快門速度首先應該保證克服手抖,保證照片清楚,其次是最好在閃光燈下,背景還能有足夠的曝光,這樣的照片看起來光線比較柔和,不像小DC的閃光照片那樣生硬。  克服手抖的速度就不細說了,每個人的鐵手功層次不同。保證背景的曝光可以用試拍決定,早一點到現場,當舞檯燈光全部正常開亮下,關閉閃光燈,用M檔測光(ESP),按照曝光提示的快門速度試拍,如果欠曝、過曝就修正一點快門速度,直到曝光合適,然後根據這個速度,提高2、3級,就是合適的快門速度。比如試拍的速度是1/15,開閃光燈後合適的速度就是1/60。這種方法的原理就是在閃光燈照射的情況下,使背景處於影調III,主體在影調V或影調VI。  當然,如果試拍後快門速度無法達到克服手抖,要堅決提高快門速度,光線生硬的婚宴照片也比模糊的照片好得多!  比較合適的快門是1/60-1/125,太低太高都不太合適,特別提醒,長焦端、廣角端的安全速度是不同的,要保證長焦端的照片不會因為手抖而模糊。  5、最最重要的一點,一定、一定、一定要用RAW拍攝、用ESP測光。如果你是喜歡直出的新手,千萬、千萬、千萬別攬婚宴這種瓷器活,否則,朋友都可能成為仇人。RAW的後期可以有較大的調整空間,比如新娘子臉的顏色,稍微過曝的白色婚紗,等等。  通過簡單的試拍,確定了M檔、ISO、光圈、快門,結果,照相機也成了傻瓜機,這樣在拍攝時你就可以專心變焦、構圖、抓人物表情,不用管其他事情了。  6、FL-36閃光燈有兩種自動模式,一個是AUTO,這是針對非O機使用的自動閃光模式;另一個是TTL AUTO,這是針對有數據通信的O機的。在TTL AUTO模式下,照相機的光圈、ISO等數據是通過數據介面提供給閃光燈,閃光燈根據這些數據和照相機內的測光功能決定閃光輸出功率。AUTO模式下,閃光燈不知道照相機正在使用的光圈、ISO等數據,所以必須在閃光燈上手動設置這些數據。婚宴肯定是要選用TTL AUTO模式,如果迫不得已使用AUTO模式,別忘記在閃光燈上設定光圈、ISO等數據。  去年參加一個婚禮,請的婚慶公司的攝影師,拍攝從頭到尾閃光燈對著天,上面裝著一塊小小的白色的板子,並且從始至終都居然不看那個LCD,我心裡納悶,莫非現在照相機的發展已經到了可以完全顛覆傳統的程度了?回來在網上查了半天也搞不明白,最後電話追問照片的情況,結果,一張能用的也沒有,退錢了事。  關於數碼照片、關於拍攝數碼照片,存在著無數亂七八糟的信息。比如那個閃光燈上的小白板,那個東西在膠片時代是添加眼神光用的,並不能反射出照明用的主光。主光是靠天花板的反射光,可是婚宴的酒店,天花板往往很高,反射光夠不著啊。數碼時代,又不是拍新聞照片,需要眼神光,後期點上去就OK了,需要那個小反光板嗎?  我想提醒所有準備拍攝婚宴的朋友,除非你確有把握,否則還是老老實實閃光燈直射,有時間就回放看看,有過曝、手抖的,及時補拍一張,確保萬無一失才是關鍵的關鍵。其實,只要光線用對了,閃光燈直射的照片一樣好看。  很多朋友抱怨E-510之類的照相機對焦速度慢,這的確是個問題,我的解決方法是提前對焦。比如在新郎、新娘走向舞台的路上,全場關燈,只有射燈追隨,此時對焦的確有點困難,我的辦法是提前在那個走道上選個位置,對好焦等著,新郎、新娘走到我預設的位置我按快門到底。再比如交換戒指、喝交杯酒,我都是提前半按快門對好焦等著,當有合適的畫面時按快門。對於E-510加14-42這樣的裝備,摸清楚它們的脾氣,適應它們的習慣非常重要,比如很多人抱怨的對焦問題,其實,暗光線下,O機的對焦能力還是很強的,只是慢一點,並不太會發生失焦的情況,你所需要的只是多一點耐心,多等一會兒。我體會,14-42在E-510上,暗光下,最慢的時候,對焦可能要等1、2秒鐘,這的確會讓很多人受不了。  回放觀片很重要,回放時我一般特別關注兩點,一是照片是否清楚,凡是不清楚的照片統統都是廢片,凡是焦點不結實的都是廢片;二是直方圖上有沒有曝光缺陷,比如欠曝、過曝。  對於失焦的照片我不能忍受,這是我的個人習慣。對於數碼照片,過曝是無法挽救的,要特別避免過曝。確定照片是否過曝,要看直方圖,還要看照片上有無過曝的閃爍。我一直習慣用RAW拍片,白平衡、對比度、銳度、飽和度等都是後期調整,所以拍片時,影像模式選擇MUTE(柔和),對比度-2,清晰度-2,彩度+2,這樣,從LCD上看到的照片與RAW比較一致。如果影像模式的對比度設置得太大,從LCD上看過曝的照片,後期RAW解碼時會發現照片實際上並未過曝。還有一個對新手要注意的問題,閃光燈攝影時,如果過曝,要適當調整「閃光曝光補償」,而不是一般的曝光補償。  最後,如果寫得有錯誤,歡迎批評指正,提前祝各位「五一」節,拍得開心,玩得高興。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