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7版(“讀者來信”版)刊出《隋唐洛陽城南城牆西角樓——設計方案未獲批 仿古建築拔地起》一文,對洛陽市隋唐洛陽城遺址的一座仿古角樓未批先建行爲進行了曝光。

  前不久,有讀者向《人民日報》反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隋唐洛陽城遺址的西南端,建起了一座仿古角樓,並且它的建設並未得到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的同意。在近處看,角樓上還設有推拉合金窗戶,看上去同現代小區里門衛室的窗戶差不多。

  該讀者表示,面對如此工程,心裏難免犯嘀咕:這種仿古建築,能否展示隋唐洛陽城的歷史風貌?

  據上述文章報道,這座仿古角樓位於隋唐洛陽城遺址西南角。作爲國務院公佈的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隋唐洛陽城是我國現存隋唐時期保留較爲完整的大型古代城市遺址,具有突出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從外觀上看,這座角樓已經建設成型,以灰色陶瓦鋪頂,有上下兩層,屋檐採用挑檐手法,門窗框均塗成紅色,遠遠看去頗有古意。然而,透過櫺條就能看到窗戶內側使用了合金一類的現代材料,與角樓外部的整體風格不甚相合。二層的紅色欄杆表面有斑駁的白點,像是表面發生了剝落。角樓目前沒有施工,南邊的工地上,工人正在修建城牆。

  據瞭解,早在2017年洛陽市就提交過南城牆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設計方案。2017年5月,國家文物局發佈《關於隋唐洛陽城南城牆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設計方案的意見》指出,暫不同意隋唐洛陽城南城牆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設計方案;不同意進行覆罩、露明、模擬或木構架標識展示。2018年1月,國家文物局否決了再次上報的方案,認爲所報方案深度不足,未能充分說明項目實施的可行性。2018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覆,原則同意隋唐洛陽城外郭城南城牆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設計方案,但暫不同意城牆西角樓遺址、東角樓遺址、厚載門遺址的節點設計方案。

  洛陽市在方案再次修改和報批的過程中,於2018年底開始建造南城牆角樓。爲此,今年2月1日,國家文物局發佈《關於隋唐洛陽城南城牆東西角樓厚載門及護城河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設計方案的意見》指出,當地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履行相應審批手續後實施。同時,針對有羣衆舉報隋唐洛陽城南城牆角樓遺址存在未批先建問題,請河南省文物局儘快調查覈實,研提處理意見,並將有關情況報送國家文物局。

  專家指出,已經建造的角樓沒有經過充分的研究和論證,也沒有徵得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屬於違法建築。似是而非的仿古建築也會讓人們認爲唐代的角樓就是這樣,產生誤導作用。

  “我們確實是過於自信了。”洛陽市文物局局長餘傑說,他們沒有料到上報的方案中關於角樓的部分未被完全認可,對推進西角樓的保護展示工程也操之過急了。

  專家還表示,沒有充分依據的復建,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國家文物局的意見也指出要“明確東西角樓、厚載門遺址展示設計的考古依據,釐清遺址的範圍、佈局、形制、歷史沿革,補充相關考古勘探和發掘資料”,“充分考慮東角樓遺址、西角樓遺址的保存現狀和隋唐洛陽城遺址展示需要,研提多種展示比選方案,加強保護性設施功能佈局、外觀樣式、文物影響等方面研究,增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據餘傑介紹,目前,當地已經叫停角樓工程,並研究補救措施。河南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也來到現場指導,提出了整改善後意見。洛陽市近期也將組織古建、考古等方面的相關專家就角樓的善後處理拿出整改方案。

  理性丨建設性丨參考性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住建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