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三星在中國市場持續衰落的一年,作爲曾經領先中國市場的霸主,份額被國內廠商吞噬了不少,市場份額甚至驟降到1%以下,當年的三星S9、Note9配置和外觀都不符合當時人們的預期,更不符合這個價格,畢竟好的產品纔會被人們津津樂道,不好的產品只會慢慢被淘汰掉,所以當時它們的銷量都不太樂觀。

不過三星畢竟是一家大企業,經過對中國市場一番調研之後,發現自己並做不到一款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做價格不是很厚道,但精緻的好產品還是可以的,於是就推出了三星S10系列。

我用三星S10+這臺手機差不多有一個多月了,先行者版本,8+128GB,琉璃綠。我們每年都會推出一款三星S系列的評測,從S7 edge開始,已經差不多有四年時間了,四年前我的普通話跟現在相比都有一點改變,那麼三星S10系列作爲三星Galaxy智能手機十週年的里程碑之作,與以往的機型相比,究竟改變了什麼呢?

三星S10+的外觀,與前代很大不同的地方在於,正面換成了一塊挖孔屏,右上角多出了一個“藥丸”外形的前置雙攝,這個外觀來說,對於一部分人可能並不討喜,總覺得這顆“藥丸”會影響觀看,在我這麼多天使用下來並沒有感到有什麼不適的情況,我的目光並沒有對着屏幕頂部,畢竟“劉海”屏大家都是這麼用下來的。

何況這顆“藥丸”佔用的面積並不大,真的不習慣的話,可以在系統設置隱藏前置攝像頭,或者找一張壁紙給掩蓋掉,不過我覺得對於更多人來說作用並不大,畢竟你不喜歡這顆“藥丸”的話,都不會買了,這顆“藥丸”拿iPhone XR的黑邊來說的話,“藥丸”會隨着價格的下降而變得越來越小,甚至會沒有,直到最後你還會說“真香”!

當然,挖孔屏也並不是全面屏的真正形態,不過對於“水滴”、升降屏來說,它們更不是了。

這次三星終於給S10用上了屏下指紋,與普遍的光學指紋手機不同的是,這次S10採用了超聲波指紋。解鎖的時候就不用像光學指紋要一直按住屏幕,只需要“蜻蜓點水”般輕觸一下屏幕就可以完成解鎖了。

超聲波指紋對於光學指紋來說,在安全性上更高一些,而且超聲波指紋就算你手指上沾了一點水,還是可以進行解鎖,但光學指紋就不容易解鎖了。不過在速度上,還是比光學指紋差了一點,我拿了搭載第六代屏下指紋的iQOO手機與它相比,速度上確實比不過iQOO,也有可能是三星過渡動畫的鍋,看起來不像iQOO這麼暢快。當然,大家也可以嘗試一個手指多錄入一個指紋,速度會快一些。

屏下指紋在解鎖的時候會出現水波紋的動畫,有點像S3系列的時候那種滑過屏幕的波紋效果,在熄屏的時候,屏下指紋並不會出現識別位置,需要你自己熟悉後或者亮屏後纔可以正確找到識別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出廠就給S10+貼了膜,暫時不知道撕開膜後會不會提高解鎖速度,有的話大夥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

至於當初爲什麼選擇琉璃綠這個版本,當時看到這個配色確實挺好看的,又沒有我喜歡的藍色配色,所以就下單了這個版本,琉璃綠在不同光線或環境中都會呈現出不一樣的色彩,看起來還是挺不錯的。

這次三星S10+的系統全新升級爲ONE UI正式版,作爲全新設計的系統,究竟好不好用呢?在我一個月的體驗中,說這個系統說很好用的話,肯定是假的,但不至於很差那種。圖標設計方面我就不說了,好不好看因人而異,這次系統新增了全面屏手勢,體驗了一個月下來,我對這個全面屏手勢還是帶有挺高評價的,用起來確實不錯,當然,你喜歡導航欄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只是home按鍵按下去的壓感並沒有前兩代那種感覺了。

設置中心雖然相對上一個系統來說簡潔了一些,不過依舊讓你不太容易找到你想要的菜單,只能通過搜索來尋找,例如我想隱藏前置攝像頭,但是這個功能藏在了全屏應用程序這個菜單中,你不去搜索的話,根本很難發覺原來它藏在了這裏。

由於三星S10+這次採用了挖孔屏,這顆前置雙攝就成爲了軟件們的“災難”,由於軟件這麼多,一下子很難完成適配,不過三星還是針對一些遊戲和軟件進行了默認設置,默認不開啓全屏顯示,所以在玩王者榮耀、刺激戰場的時候,前置攝像頭的部分多了一塊黑邊來遮住畫面。不過還是有不少軟件沒有完全適配的,只能等這些軟件慢慢去優化了。

這次三星給Bixby新增了不少功能,例如可以通過語音去喚醒解鎖,不過這個功能並不好用,多數情況都需要我自行解鎖一次後纔可以使用;三星還給左側這顆Bixby按鍵提供了快捷方式的操作,例如按一次按鍵打開Bixby,按兩次可以打開軟件等操作,就算你日常用不到Bixby這顆按鍵,有了這個功能後,這顆按鍵的用處還是挺大的。還提供了快捷命令的選項,雖然沒有蘋果捷徑這麼豐富,不過也足夠日常使用了。

對於三星S10+這塊屏幕,我就不用過多去讚美它了,因爲它擁有一塊目前業界內最優秀的手機屏幕,國外顯示評級機構稱這塊屏幕是他們評測過任何顯示器中色彩精準度最高的,也是首款通過了 HDR10+ 認證的手機。當然,三星的屏幕年年都被評級最佳,吹得再牛逼,還不如自己去專賣店體驗一下了,看一下真機到底怎麼樣。

6.4 英寸的屏幕握持起來雖然不夠更小尺寸的S10手感好,不過由於重量足夠輕盈,能很輕鬆握持起來,由於採用了一塊曲面屏,對於誤觸來說,自然是少不了了, 不過安裝了三星自家的防誤觸插件後,誤觸的情況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三星S10+依舊搭載了雙揚聲器,外放音質依舊錶現強勁,配合出色的屏幕,堪稱是移動級別的觀影設備,我用S10+看視頻都直接會開着外放來看,當然,前提是我呆在家裏的話。

性能方面不容置疑,三星S10+這次用上了驍龍855處理器,7nm工藝製程,作爲今年高通主打的一顆旗艦級別的處理器,驍龍855的性能自然不必多說,我也不想多說,不然廢話太多。玩27分鐘王者榮耀,平均幀率爲59,波動1.5幀,耗電11%;玩23分鐘刺激戰場,平均幀率爲39,波動爲1.6幀,耗電10%;玩14分鐘崩壞3,平均幀率爲55,波動6.42幀,耗電7%。

三星S10+新加入了碳纖維液冷系統,相比S10和S10e身上的熱管散熱系統會更厲害一些。在遊戲中,三星S10+玩了幾盤遊戲下後,機身的溫度控制得還算不錯,不溫不燙的感覺,遊戲性能也絲毫沒有得到衰減。

三星S10+這次在拍照方面也得到了不少升級,後置攝像頭爲 1200 萬長焦 + 1200 萬廣角 + 1600 萬超廣角(123°),支持OIS 光學防抖。主攝像頭依然跟上一代一樣,支持 f/1.5 和 f/2.4的光圈切換,在光線暗的情況下啓動大光圈,能在昏暗場景中能拍出更好的成像。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S10+的拍照樣張吧!

在白天樣張中,色彩和白平衡都還原得非常不錯,基本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S10+新增了一個場景優化器,有點像AI識別場景進行優化,針對不同場景進行自動優化,讓你得到一張最滿意的照片;還提供了拍攝建議,在你取景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圓點,只要對準它就可以拍攝一張構圖較好的照片,不過我很少會打開,畢竟這個功能目前還是不夠優秀,構圖的話還是得靠自己才行。三星還會針對黑暗場景拍攝的光源添加星芒效果,例如路邊的路燈,建築物的燈光等等,拍出來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對於人像拍照來說,三星S10+拍攝出來的人像還是比較自然的,毛髮細節都還原得非常真實。(視頻有樣張)

這次三星S10+加入了一顆超廣角攝像頭,讓你在拍攝建築或者食物的時候,可以拍得更加廣闊一些,把整個建築或者菜式都給拍下來,拍人就不建議了,不然就會把人或臉拉長,看起來很不協調。

我們最後再來看一下三星S10+的前置雙攝,這次前置搭載了 1000 萬像素主攝(f/1.9)+800 萬像素的副攝(f/2.2),可惜的是副攝只是起到了景深效果,並沒有像後攝一樣具備大廣角,有點雞肋了,還不如像S10一樣弄個單攝更好看一些。這次三星還新加入了四種虛化模式(後置也可以使用),你可以適當調整你的虛化效果,不過我覺得效果一般,用過幾次後就不會再用了。

視頻方面,三星新加入了一個HDR10+格式的視頻拍攝,可以優化每個場景的對比度和顏色,不過只有支持HDR10+的設備纔可以正確播放視頻,例如S10系列這些機型,不過你可以在相冊中將HDR10+的視頻轉換成標準動態範圍後就可以在其他設備上進行播放了。

還新增了一個超級穩定模式,而且我發現開啓超級穩定模式後,是不支持超廣角和兩倍變焦的視頻拍攝的,只有普通模式才支持。

不過相機方面我還是發現了一點不滿意的地方,就是每次啓動相機的時候,都會出現“咔嚓”的異響,切換前後攝像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不止我一個人出現了這種情況,很多小夥伴都遇到了。

這次三星S10+搭載了一塊4100毫安時的大電池,這次終於能在三星電池上加了一個“大”字了,究竟它的續航如何呢?之前我也推出了一個三星S10+的真實續航測試,下午2點20分左右,到晚上8點20分,整整六個小時,最後還剩31%的電量,由於我採用了2K分辨率來使用,若你用1080P(2280X 1080)或者是720P(1520 X 720)分辨率的話,續航能力會更好一些。

這次三星S10+還具備反向無線充電技術,最高輸出功率有 9W,你拿來幫蘋果充電的話,估計比蘋果用自家充電頭來充電還要快。

對於三星S10+這款手機來說,算得上是三星一次良心之作了,出色的外觀和強悍的性能,都給這臺手機加了不少分,配置相對上一代進行了大升級,不過價格依舊不變,這點還是比較不錯的。

雖然賣得貴,但一分錢一分貨,頂級的屏幕和頂級的配置,都是用錢堆出來的,更何況這個價格也包含了不少稅在裏面,想入手更便宜的,港版也許是你不錯的選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