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這樣審會不會太扯!

你沒看錯!我們中央政府105年度總預算依法定時間,應該在前一年(104年)的11月30日審過,但其中的附屬單位(即國營單位)預算,居然直到105年的12月30日才通過,足足延宕396天,更令人無可置信的是,怎麼都到了當年度倒數第二天,快決算了,法定預算才過關?

同樣的情事,到了今年還是一樣。

107年度的預算,依規定也應在去年11月30日審完,然而,今年都過了一半了,仍然還沒通過。這不禁讓人質疑,就算最後預算過關了,還有意義嗎?更令人不解的是,沒有預算,這些行政部門怎麼還有運作的經費?為何巧婦「能」為無米之炊?

日前立法院排定7月初要召開臨時會,要處理107年度總預算凍結案,也就是說,原本要在去年11月30日通過的國營事業預算,因為遭到立院凍結,而拿來今年七月以臨時會形式來補審,這引起專門監督立院議事品質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高度質疑。

其實,國會原本就該仔細審查行政部門送來的預算,更不該照單全收,因此,凍結並非原罪,但誠如公督盟所言,凍結案有助於延長審查時間、督促行政機關做充足說明、對預算執行提高效率或提出更佳執行方案等;倘若始終未能提出合理方案而達成解凍條件,對於預算也達到實質刪減的效果。

但偏偏,在台灣,預算凍結形同虛設,甚至公督盟政策部主任田君陽更以:「這儼然是行政、立法部門一同打假球,逢場作戲,『假裝』有把關的政治戲碼!」一語突破盲腸。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就替「為何預算沒過,行政機關仍能照常運作?」解密。他分析,依據台灣的《預算法》第54條,原來假使國會未能在法定限期通過預算,行政部門可以先依照上一年度的預算先執行,用不著等預算通過。

今年度來說,目前國營事業運行的計劃,由於預算都沒通過,只好先用去年的預算來執行,偏偏去年的預算又是前年編列的,因此,就算國營事業想要有作為,編列了新的計劃,卻礙於預算難產,只好「依循舊章」。

「更直白地說,目前賴清德的國營事業團隊,用的是林全時代預算計劃,這國家怎麼進步?」田君陽無奈地說。

而更因為法律開了這項後門,深諳國家預算操作的台灣會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宗黎就直言,「很多政府有心作事的文官,就算認真編預算,卻因為預算沒被通過,最後照舊行事,久而久之,乾脆每年都舊文照貼。」「這好比,學生交考卷,先寫出個答案,框列預算,至於預算運用過程,事後再慢慢算給老師看。」李宗黎說。

值得注意的是,國營事業預算的亂象,影響層面超乎想像。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黃秀端就指出,依照107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包括1.9兆的中央政府預算和5兆多的國營事業預算及基金,然而前者亦是比法定通過限期慢了2個月,直至今年1月30日才通過,但更可怕的是後者金額是前者的2至3倍,且往往關乎國家基礎建設的運作,卻一直卡關。

在學校教書的黃秀端更指出,一般國營事業或許變動性不大,預算不過,可以依前一年度執行,但大學往往每年都要面對不同的計劃提出競爭型預算,並無法依往例執行,使得原本就與世界各大學競爭激烈的台灣高教,只能愈來愈沒競爭力,「很多學校由於等不到預算,乾脆要求立院直接否決算了!」

而時間延宕是個問題,預算一開始被杯葛了,後來有沒有好好審,卻又是個問題。

張宏林就透露,依歷年經驗,遭杯葛的預算,到頭來還是會通過,原因是立委放水。

他舉例,許多遭立院退回的預算案,駁回時都會寫:「提出書面報告或專題報告後始得動支」,但很多情況是,送審單位並沒確實解決問題或提出改善方案,只是公文往返、作文比賽、舊文照貼,甚至不乏寫個:「已知悉,將如期改善。」就通過了。

李宗黎就表示,在國外,許多國家審預算準時,但會有個「撥款委員會」,審視每個申請預算部門計劃執行的進度與狀況,再決定要不要實質撥款,不像台灣,預算審查百般延宕,審過了就放牛吃草,沒人去檢視到底有沒有照計劃執行預算。

其次,亦有不少立委在初審時,提出了一堆意見杯葛,但到了最後審查時,卻缺席不來,原因不外是受到同黨壓力、想要的條件已取得,甚或選舉到了,忙著跑攤而無暇再盯住當初質疑的預算,「立委這種虎頭蛇尾的行逕,形同『閹割』自己的權利,更是和行政部門一同『打假球』!」田君陽說。

而令人憂心的是,這種預算審議大遲到、送審機關卻仍有錢可用,而無論杯葛多久,到最後一刻往往都草草過關的情事卻重覆上演。朝野雙方若不重視此事,國家建設將持續因循舊制、立院也淪為橡皮圖章,絕非百姓之福。

附表:近六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

三讀時間與延宕天數表

年度

法定

通過日期

時任

立法院長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通過日期

延宕天數

102

101/11/30

王金平

尚未通過

2035

103

102/11/30

王金平

104/01/13

411

104

103/11/30

王金平

104/06/15

197

105

104/11/30

蘇嘉全

105/12/30

396

106

105/11/30

蘇嘉全

106/11/21

356

107

106/11/30

蘇嘉全

尚未通過

209

資料來源: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