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如何教育孩子這件事,我想所有的父母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而對於我這個全職的明太子媽來說,同樣也有許多堅持與想法。

而孩子的階段性發展,還真是急不得,時間一到,該會的他自然就會了。











前陣子,有個賣兒童數位互動教材的業務員打給我。
大家都知道,一但妳變成了"媽媽",妳便開始接到很多這樣的電話。
說什麼孩子一定要這樣教那樣教,有這些工具孩子才能快速的發展。
我當然知道這些工具的功能,而這些業務員無非就是要父母淘錢出來買這些產品。

業務員:「媽媽為什麼不願意讓孩子試這套教材?」

我:「因為我有自己帶他的一套方法,而且經過我對他的試探,他現在這個階段對這些東西還沒有很大的興趣。」

業務員:「媽媽,妳這樣的想法不對哦,我們這套教材的好處就是能夠讓孩子一點一滴的吸收進去,他現在沒興趣,並不代表完全沒吸收。」

我:「我知道啊,但我就是不想拿一大堆教材的東西硬塞在他的小腦袋瓜裡,這樣根本是強迫他接受。
我相信孩子自己會探索世界,況且在家該教他的,該讓他學習的,我都會跟他互動。」

業務員:「媽媽,妳的想法跟很多父母不一樣耶,所以妳完全不能接受這教材的原因是?還是妳覺得金額不符合妳的期望?」

我:「好,我重新說一遍。只要是對孩子有"需要"的東西,再貴我都花的下去,
我只是不希望將這些東西一股腦的塞進一個一歲三個月的腦袋瓜裡,我希望他能自我探索,我也會從旁輔助他。
目前我給他的,就己經很夠了。他喜歡接觸的,有90%都是家裡隨手可得的東西,空盒子、紙板,他喜歡參與我們的生活,
模仿大人,跟著大人學習,會幫我們打掃房子,玩具也會自動歸位,
懂規矩,作息正常,知道物品名稱,能理解下一步該做的事.....你說,他為什麼還需要這些教材來教會他該懂的事?」

業務員:「媽媽,妳是不是在國外待過?感覺妳對教育孩子這塊很有自己的見解,而且是很開放式的學習方式耶。」

我:「是的,所以我要再次強調,你們家的東西不是不好,而是我覺得孩子目前這個階段並不需要,日後若有需要我一定會更深入了解。
況且我是全職媽媽,我可以全程陪伴孩子,指導孩子,
我想這教材,對於那些白天要工作,晚上還要陪伴孩子的媽媽來說還比較需要些。」




最近,帶明太子去看momo簽唱會時,又被相同類型的廠商在半路給攔截下來。

我想去聽聽看對方怎麼說,了解他們的商品對明太子的適用程度有多高。

業務員一看到明太子,就急著要他坐在電腦前,開始撥放喜羊羊與灰太郎的影音互動教學影片給他看。

我本來就知道明太子的下一個反應是什麼,所以我先告知業務員,等等明太子會做什麼樣的反應。

業務員當然不信這套,他認為這是我用來拒絕他的理由,好讓自己全身而退,所以不信邪的反覆跟明太子說話。

想當然爾,明太子根本不會有啥反應。因為他只是一個一歲三個月大且還不會說話的孩子,你期待他給你什麼回應?

就算他有回應,大概也只有我這個整天陪著他的全職媽媽才能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吧。

業務員繼續不信邪的對著他說話,然後把滑鼠給明太子,要他滾動滑鼠看看螢幕上的羊跟狼的互動情況....

天啊~~~~這業務員是瘋了嗎?明太子會看的懂會操作才有鬼 = =

你以為他是二,三歲大的孩子嗎?搞的我很無言....

最後,當然是在明太子的哭聲中草草結束...








明太子打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很少買給他什麼玩具,很多都是人家送的,有的也僅僅是十根手指頭數的出來。
因為他從小就喜歡貼進大人的生活,大部份的玩具大概就是我們不要的包裝箱、盒子、紙張、飾品、鑰匙圈、貼紙、海綿...等,
幾乎都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使用的物品。


魚拔魚麻常問我,為什麼明太子有個盒子裡都是垃圾?
我笑著說,那是他的喜好,玩具給他他不愛,他只要這些東西。
他很有研究精神,所有經過他手的,他一定都會先研究一遍,如何開關,如何收納,如何拆解,把玩數次也不膩。

 


我們買momo那些哥哥姐姐跳舞的光碟給明太子,並非期待他從裡頭學到什麼,
而單純只是因為某天我發現明太子對唱歌跳舞有興趣,所以才買來讓他開心一下。








我個人一向很不贊成所謂的"填鴨式(註)"教育。
倒也不完全是因為曾經在國外唸過書關係,而是從小我就是那種有點小聰明小叛逆,但卻又不是那種很愛唸書的孩子,
書本對我來說,根本就是拿來應付考試的工具。








雖然我並不是名列前茅的資優生,還很愛翹課,連課程的進度到哪,我根本不知道,但從國小到專科,老師還有同學們算是很器重我,
除了體育股長,其它的"職務"我還真的什麼都做過了。
而且我能夠在考試前幾天,翻翻考試的範圍,運用一種連我自己都覺得很神奇的"影像式記憶",記得書中重點文字的"位置"。
應試時,只要冷靜的回想一下那些文字的位置,我便能一字一句的將答案給填上去。
這個方法,也經常讓我利用在背電話號碼的時候。我是看著電話鍵盤背號碼的,所以不容易忘記。
(這真的是一種很偷懶的讀書方式,小朋友們可別學。而且我也不是什麼特異功能人士哦,有時也有不靈光的時候啦XDDDD)




學生時期常常被推出來當大姐頭,想一些旁門左道的方法協助同學避開老師的要求,甚至是反抗老師的教學方式。
很多老師其實很喜歡我,三天兩頭的找我懇談,希望我能用對方法,運用我的小智慧走正途(我是哪裡沒走正途了= =?),但最後還是拿我沒輒。

因為我一直有個觀念:
做任何事,真的不能用強迫的。許多強迫來的結果,除了造成當事人的痛苦,有時還會造成反效果。


除了不愛唸書,我還很討厭補習。小時候在才藝班還有學校的社團學了很多,
書法、水彩、心算、英語、舞蹈、歌唱....等,除了這些,還有數學、自然科學、物理...多到數不清。
學了一圈下來,我只愛英語&歌唱&舞蹈,其它的,我也不能否認對我未來的生活加減有些幫助,但~我對於課後的才藝班實在是興趣缺缺,
因為這讓我失去了許多童年時光...


我算是早熟的孩子,所以我還沒當明太子媽之前,對於父母這些要求,其實是己經能夠體會的;
只是,因為很多都不是我主動想花心思去學習的才藝,所以在學習效果上相對的就不是那麼有成效,也很容易中途放棄。
就像是數學,高中時找了一個台大生來家裡一對一教學,我本來就很排斥數學了,再加上他又一付很臭屁的樣子,
愛教不教,很沒耐心,讓我更不想學了。
還學過心算,但我現在對數字的概念也沒有比較好,算術仍然是一級爛.....


許多時候我不能理解的是,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吃不下飯時,第一時間不是去找出原因,而是一再的要求孩子把飯吞下去?
難道你寧可讓孩子對吃飯這件事感到痛苦,還是堅持飯不能浪費掉,甚至是只考慮孩子守不守規矩這件事嗎?



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思考方式、學習方式,特質也不同,需要的工具也不一樣
與其一直塞東西給他,強迫他接受,不如讓他依循著自己的步伐走下去,而且身為他的父母,你應該要知道他想要什麼。
況且,時間到了,他也會讓你知道他要什麼

我的明太子,他要什麼,我很懂。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在我們之前的年代,難道有這些東西幫助他們學習成長嗎?
在我們父母的那個時代裡,也不乏許多優秀的人才,我相信父母給子女的身教言教比工具來的更重要。
反觀現在,過去我曾在職場裡待了十年,每每見到那些不懂人情是故的年輕人時,真是令我感嘆又直搖頭。


我同意,基本的學歷背景是在社會上生存的必要條件。
但除此之外,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從生活中學習自我成長,讓他自由發揮獨特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而不是沒有方法的一直給一直塞。


那些什麼互動式教學,我沒有否定他對孩子的幫助,但~~~~
許多學習工具其實是隨手可得的,端看父母如何去運用它們。


我相信,家裡有很多讓孩子學習的工具,且具有教育的意義。
讓他貼進生活,從日常生活與他人的互動中進行學習,遠比花大錢買這些工具來的更有成效。

社會大學的學分更難修啊~~~~

 






(註)從前鴨農養鴨子的方式,不是將食物擺著讓鴨子主動去覓食。
而是將食物直接灌進鴨子的肚子裡,這樣養出來的鴨子會較大較肥美。
故,所謂的填鴨式教育,便是指無論學生能否吸收理解,反正就硬是將所有的東西灌輸給學生,
要求死記活背來得到結果,而不是教他們用理解推論的方式,來印証答案。






謝謝大家看完媽媽的碎碎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