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

  我以自由之身死去!


  或許有人說這是一部史詩片、或災難片,又或者是愛情片,在我眼裡,「龐貝」(Pompii)講的故事是自由,而且帶有哀傷的解脫。

  西元七十九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前夕,跟羅馬帝國還處於緊張關係的龐貝人民著眼的都是怎麼豐富當前生活,雖然羅馬勢力進逼,大家依然想著採買、貿易、泡澡、看死鬥決賽,當時人們的休閒不外如是,怎知,一場火山爆發永遠改變了真實。
  龐貝06

  架構在這場歷史災難上的「龐貝」電影,可說劇情流暢簡要,好萊塢電影裡該有的元素都有了。

  我是這麼想的,「龐貝」的故事有些誇張,奴隸與千金之間的情愫雖也早就不是新題材,卻在競技場的橋段做了很好發揮。男主角米洛是牧馬民族凱爾特人的末裔,輾轉從倫蒂尼恩回到龐貝,不料在這裡目睹當年的滅族仇人,新仇舊恨通通湧上心頭,米洛決定討回一切公道。

  只是,他是個奴隸,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競技場鬥士。

  羅馬競技場是當時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互相殘殺的神鬼戰士在當時人民心中只有刺激與振奮,但對場中非得拼出生死的人而言,那是無限殘酷的一幕,渴求自由的阿提卡斯是我以為的亮點,那種明知不可能擁有、卻又不得不抱持希望的絕望。

  當一個人被囚錮在無法掙脫的環境裡,而且還埋著無法抹滅的巨大傷痛,活下去、自由的活著是最期盼的事,唯有自由可以成就所有,阿提卡斯知道羅馬律法的鐵面,卻也清楚人為操弄的不甘,直到遇上米洛,他才終於面對且相信來自政治人物的承諾都是虛妄。
  龐貝04

  的確是政治啊,當一個戰無不勝的鬥士即將獲得自由,什麼方法能讓喜歡看他搏殺的群眾最開心、並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不拉攏這些群眾,要怎麼將羅馬思想加諸在龐貝人民頭上?如果連一個沒有選擇的奴隸都能獲得自由,龐貝怎麼可能屈服於羅馬統治?要是不把龐貝抓在手裡,要怎麼掌握更多的權力和妄念?這不是政治、什麼才是政治。

  阿提卡斯的最終,我被打動了。
  龐貝03

  我不清楚在那個時代背景的女人有沒有感情自主的空間,當然,電影是要有點戲劇性的,不過,卡西亞對於自身情感的追求還是一種典範,或許,我們太把現代人的觀念投射在虛構人物身上,那可能是一種對於現實的反映,不管在哪個時代,一旦感情與政治扯上關係,結果都不會太好。

  所幸,還有米洛。

  我真的覺得幸好,卡西亞與米洛,雖然現實囚禁了富家千金、過去綑綁住遺族奴隸,但在呼吸只剩最後的一瞬間,他們擁有彼此、更擁有了從未享受過的自由,即將毀天滅地的那刻,還有什麼比這幸福?
  龐貝05

  我看的商業片一向不密集,「龐貝」可說是開春以來最讓我驚喜的商業電影,也許我們不用在未來或平行或架空背景裡去看科幻特效尋找反思,在古代的龐貝城,就能有一段充滿遺憾又警世的殘缺。
  

  電影名稱:龐貝(Pompii)
  發行公司:龍祥育樂多媒體股份限公司
  官方Blog:http://longshong.pixnet.net/blog
  試片時間:2014.02.19

  正式上映:2014.02.21
  龐貝08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