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來得如此快,出乎預料。

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將根據終端成熟情況適時發放5G牌照,估計是今年某個恰當的時間點。5G大規模商用還需要時間,主要是做好基站建設。”

技術上,相比於4G,5G將帶來指數級改進:速度提高100倍,容量增加1000倍。同時,低時延、高穩定性、海量設備接入等一系列性能的提升,5G技術將落地更多4G時代無法觸達的場景,有望帶來更多創新創業機會。有VC機構投資人曾提出:“全世界的科技公司、行業巨頭乃至各國政府都在爲5G的到來做準備。”

衆海投資合夥人郝帥對《華夏時報》記者說,5G是目前投資人關注的熱點賽道。除了5G可能帶來的變革外,我國在5G技術上完全具備話語權,國際上某些地方對中國企業有所限制,恰恰證明我國企業具有技術競爭力。而通訊是世界上每個國家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傳輸的大量數據具有極高的價值,掌握這些數據,未來想象空間可以很大。這些都是目前國內5G賽道火熱的原因。

萬物互聯或將觸手可及

在投資人看來,5G最重要的是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它將滲透到大衆生活的各個領域。

3月26日至29日,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中國電信在新聞中心設置“5G+4K+VR”體驗服務點。此前的豬年春晚,央視聯手中國移動、華爲進行了5G傳輸4K超高清轉播。5G的傳輸速度理論上已經超越光纖,由於傳輸速度大幅上升,上傳、下載都在頃刻之間,這將帶動視頻內容採集、製作、播放的全面升級,未來將實現8K超高清視頻內容的產出與傳播。

“視頻傳輸並不是4G環境不能實現,而是在4G環境下,畫面可能會有跳動感,或者圖像分辨率不高的情況,但在數據鏈路通暢的情況下,5G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的特性,會讓視頻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郝帥介紹。

高清視頻是5G eMBB(增強型移動寬帶)應用場景中的一種體現。國際電信聯盟ITU召開的ITU-RWP5D第22次會議上確定了未來的5G具有以下三大主要的應用場景:首先是,eMBB即增強型移動寬帶,最用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高帶寬下移動網速的提高,5G峯值速率可達20Gbps,是4G的20倍,適合視頻交互場景的落地。

第二個應用場景是mMTC,爲海量機器類通信,其適合於對帶寬要求不高,但需要每平米連接更多設備的項目,目前在共享單車等領域已經有所應用,在4G的環境下也可以實現。5G另外一個應用是uRLLC,即超高可靠與低延遲通信,5G與4G相比延遲降低5-10倍,端到端能做到僅20ms的時延。

8K視頻、沉浸式遊戲、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甚至實現萬物互聯,這些生活中的美好的願望正加速着5G的技術發展和落地應用。5G的三大應用,也讓其成爲未來物聯網行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實際上,物聯網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無論是華爲、小米,還是創維、TCL等企業,均已在物聯網領域積極佈局。物聯網將傳統產品進行智能化升級,從而開啓了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而5G可以更好的滿足人與物、物與物之間複雜多樣的聯網需求,或將爲物聯網市場的爆發扣動響扳機。”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舉例來看,在醫療領域,5G技術的應用將爲遠程手術提供可能性。郝帥爲《華夏時報》記者分析,遠程手術對實時性的要求極其高,4G做不到精準的反饋,甚至無法獲取實時高清影像,而5G的超低時延恰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未來有望做到實時控制。目前,不排除通過遠程操作一些機械手,對病人做一些危險程度不高的手術。但整體而言,遠程手術涉及到病人的安全,還在探索階段。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數據預測,到2022年全球物聯網支出將達到1.2萬億美元,其中,中國物聯網支出規模將達到3千億美元,在全球的物聯網市場中佔比25%並超越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市場。

傳統產業中的二次淘金機會

在萬物互聯的趨勢下,5G環境中將誕生或爆發出一些目前不敢想象的場景。但5G技術不是空中樓閣,當下衆多VC們更看重5G與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的結合。

近年來,受自動化趨勢和人口紅利消失等多方面影響,我國市場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迎來迅猛增長,數據顯示,我國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佔全球銷量的1/3。工業機器人一時間成爲衆多機器人廠家的必爭之地,更成爲VC們在傳統工業領域的投資熱點。尤其在2017年,我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4.1萬部,同比增長58%,雙雙創出歷史記錄。

然而2018年開始,情況急轉而下,當年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下降,全年增長率僅4.6%,而2019年前兩個月,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共20041.3套,同比下降11%。

國產品牌工業機器人再度面臨非常關鍵的發展時刻。目前,業內有投資人認爲,也許5G技術的應用會是工業機器人轉型的鑰匙。郝帥對《華夏時報》記者說:“5G具有極低時延、高可靠,海量連接等特點,5G在傳統產業領域的應用,可以使原來在傳統場景下不能做到的項目成爲可能。”

導致工業機器人增長率斷崖式下跌的因素有很多,郝帥提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工業機器人在服務產業時需要具有更強感知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協作能力,這在5G時代會得到極大的改善和提升。

“5G技術將成爲工業機器人二次復甦的關鍵。”郝帥表示,不僅是工業機器人,前兩年不斷有概念被炒熱,但很多由於技術限制未能真正落實到場景中,在通訊和數據處理上面遇到了瓶頸,從而進入冷靜期,也許5G會成爲這些概念重新迴歸實現價值的重要抓手。“在產業中的創業者可以好好思考,如何更好利用5G技術去解決原來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郝帥提到。

在傳統工業領域,5G技術的應用被希望幫助行業內企業擺脫無線網絡技術應用混亂的狀態,將零散、分佈廣泛的人、機器和設備連接起來,推動傳統工業的智能化深度轉型。

基礎設施領域項目將最先獲益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是一系列通信技術的統稱,在技術上並沒有跨越式發展。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但系統軟件內容商業模式全是硬件逐步改變下發生的蝴蝶效應,技術的量變最終會帶來商業態勢的質變。

具體而言,最開始的通訊技術只能完成通話操作,2G時代通話質量提高、短信興起,3G環境下,設備可處理圖像、音頻,於是大量娛樂項目在移動終端普及,而4G可以更快速地傳輸高質量視頻,從而改變了視頻的業態,產生了很多創業機會,5G擁有更高的容量、更強的可靠性、更短的延遲,被希望開啓全息通訊時代,其勢必會催生或加速相關產業的發展,楊歌表示。

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並不是一蹴而就。楊歌提到,技術的落地要經歷六個階段:技術研發、產品形成、商業模式落地、產業升級爆發、泡沫崩裂、紅利褪去、成熟工具產生。目前5G技術的發展還處於起步期,應用項目還在探索階段。

苗圩也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提出,5G大規模的商用還是要隨着網絡的不斷的完善,纔可以談到大規模的商用,所以還要給市場一點的時間。

就短時間內而言,5G領域的投資機會集中出現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在郝帥看來,5G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定要跟上。5G會有兩個主要頻段,一個是低於6G赫茲的頻段,另一個是毫米波頻段,而毫米波的穿透障礙物能力比較弱,其應用需要更多的基站覆蓋,天線密度將會是4G天線密度的5倍左右。所以5G技術發展、應用過程中,首先受益的一定是基礎設施領域的企業,當基礎設施齊備後,下游數據應用纔會興起,熱點應用纔會迎來爆發。

由於通信系統行業的高壁壘,光通信設備被華爲、中興、烽火三分天下,基本沒有創業企業的發展空間。郝帥認爲,這些光設備廠商可能需要採購一些升級的核心零部件,比如更換光纖網絡升級,其中管線需要接口器件、模塊等。目前,在這個領域可以看到一些投資機會。

此外,5G技術帶來的硬件設備轉型升級換代也將出現一些新機會,比如基於5G而生的MIMO天線,其是一種多輸入多輸出系統,信號通過發射端與接收端的多個天線傳送和接收,從而改善通信質量。

2019年是5G的試商用階段,運營商的中低頻段已經劃分好,移動、聯通和電信已經在部分地區試點,上半年5G試商用手機會出來,2020年5G手機將正式進入市場,2021年,5G應用將迎來爆發的元年,郝帥提到。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