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抽空續玩坑了許久的《零紅蝶》,端著相機啪啪啪一陣子,想起自己手頭的真相機早已成了吃灰專業戶,遂開箱把玩一番。由於位置原因,伸手進去,第一個摸到的從來都是至尊。

至尊相機(Prominent)是福倫達公司於1932年推出的一款使用120底片的摺疊皮腔相機,裝有裂像測距和測光表,在當時算是一種相當複雜的相機產品。

而1950年福倫達再次以同樣的名稱推出了一款35mm旁軸相機,作為其同類產品的高端機意欲從小型相機市場上分一杯羹,然而卻由於設計上的缺陷而敗下陣來。早已耳聞這臺相機使用極其不便,拿到手才體會到滿頭大汗的感覺。這臺相機的製造工藝非常精湛,一些部位如倒片機構設計得很巧妙,但最最核心的過片、取景和對焦機構實在是太不人性化。至尊採用撥盤過片和上弦機構,各時期生產的型號有所不同,我手裡的這臺是雙撥,即轉動撥盤過片後還要繼續轉動直到快門上弦完成為止,不利於快速過片;相機鏡頭為插刀口,可以快速更換,採用sync-compur鏡間快門(B門至1/500),可以提供所有快門速度範圍內的閃光同步。不過卻需要轉動機身頂部左端的卷片撥盤伸縮聯動機身的鏡頭後組來實現對焦,也就是說拍攝時要左右手兩邊捏住相機,而這臺相機比較沉重,如此對焦的手感之差可想而知。

至尊相機採用Color Skopar、Ultron或Nokton標準鏡頭,也有35mm和100mm鏡頭供更換,但鏡頭種類的豐富程度無法與徠卡、蔡司相提並論。況且,早期的至尊相機取景器狹小昏暗,使用廣角或中焦鏡頭時必須外置取景器,若是早期機身,連熱靴都要另配,很不方便。後期的至尊II代換上了大而明亮的取景器,內有對應多種焦段的取景線框,但對焦方式仍無變化。

這樣的設計,是很難與當時的蔡司康泰時相機以及後來的徠卡插刀口相機抗衡的。以至於在缺乏轉接環的過去,即便裝Nokton鏡頭的至尊相機在二手市場也是一度價格低迷且乏人問津。但之後有了從至尊口轉RF口的接環和二次轉接到徠卡機身的措施,才讓這些老鏡頭逐步復活,可轉接多種鏡頭的微單相機也為它們注入了一些生命力。現在日本確善能公司提供至尊口轉接RF口的接環,可將其轉接到老康泰時機身和尼康S機身,或再用RF轉L口接環將其轉接至徠卡機身。我的這一臺至尊機身應屬I代最早期的(大略可分四種),沒有熱靴,鏡頭卻是後期型。考慮到前面所說的轉接方式價格不菲,就直接購買了KIPON接環加上L-M接環放到了M3機身上。雖然很多色友並不推薦KIPON的手感,但我覺得倒無任何不適,使用下來對焦也沒有問題,最近對焦距離也比原機身上的更近,約0.75米。

那麼這臺相機是誰製造的呢?


二百六十多年前,木匠師傅約翰·克里斯朵夫·福倫達(Johann Christoph Voigtl?nder)在帝國重鎮維也納開辦了自己的作坊,為礦工提供羅盤等設備。其子腓特烈·福倫達是個做光學器材的,接收產業後專制眼鏡和測量器材,其中供劇場觀劇用的小型望遠鏡在十九世紀初風靡一時,產品在歐洲廣泛流通,福倫達也成了觀劇望遠鏡的代名詞。

開山老祖約翰·克里斯朵夫·福倫達(1735-1797)

二代當家約翰·腓特烈·福倫達(1779-1859)

三代當家彼得·威廉·腓特烈·馮·福倫達(1812-1878)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推出了世界首款實用相機。僅僅過了一年,已傳到第三代的福倫達廠便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臺相機產品,稱之為「新達蓋爾式肖像機」,搭載了世界上第一種運用數學計算設計的攝影鏡頭,光圈也破天荒地達到了3.7。達蓋爾相機的鏡頭通光量差,使用當時的感光材料即便在大白天拍攝也需要曝光二十分鐘之久,而福倫達相機在同等條件下只需曝光一分鐘左右。

Mckeown的古董與經典相機價格年鑒封面上的福倫達「炮彈相機」

福倫達的這款相機和施坦海爾相機並列為世界全金屬相機的鼻祖,由於其外形酷似一枚炮彈,因此也被稱作「加農炮彈相機」或「全金屬相機」。

而工廠的業務範圍也由觀劇用望遠鏡拓展到製作雙筒望遠鏡、顯微鏡等,隨著業務的擴大,工廠總部也於1849年從維也納搬到了不倫瑞克。1866年,維也納工廠正式關閉,同年三代當家威廉·腓特烈·福倫達得奧皇封爵,成了威廉·腓特烈·馮·福倫達騎士。

1876年,工廠由第四代當家腓特烈·馮·福倫達(1846-1924)接手。

1896年的福倫達工廠。

1893年,福倫達推出了去象散攝影鏡頭,也就是著名的「Collinear」。這種鏡頭採用6片2組的對稱設計,是當時福倫達相機的主力鏡頭。1900年,他們又推出了收差更小的新型鏡頭,也就是Heliar鏡頭。

二十世紀初,德國相機工業發展迅速。福倫達也依靠Collinear和Heliar鏡頭推出了一系列銘機,從手持相機到皮腔相機、箱式單鏡頭反光相機和立體相機都有涉及。但整個相機工業也苦於一戰戰敗後的經濟崩潰與通貨膨脹,1920年,福倫達廠的技術工作者萊茵霍爾特·海德克從福倫達獨立出去,和前福倫達職員保羅·弗蘭克一起創建了弗蘭克與海德克公司,後來製造出著名的祿萊雙反相機。一些德國相機企業採取抱團取暖的方式,促成了光學鉅子蔡司·伊康的誕生。而福倫達則在1925年通過大型化工企業謝林公司的融資,被後者所收購。融資後的福倫達公司開始專註於相機和攝影鏡頭的製造(但也保留了雙筒望遠鏡業務)。此時,第四代當家腓特烈·馮·福倫達已去世一年,他雖有兩個孩子,卻都比他早離世,因而工廠已由阿道夫·艾默主持。

貝莎I型相機

1926年,福倫達推出了新型的Skopar鏡頭,成為後來福倫達相機的主力鏡頭。1929年推出了摺疊式皮腔相機貝莎,和同年蔡司·伊康推出的伊康泰相機並列為暗盒膠捲摺疊相機的先驅者。貝莎是戰前福倫達銷量最好的相機,後來也衍生出諸多的改良型,如戰後的貝莎I和貝莎II型。1930年代福倫達又開發了摺疊相機至尊、雙反相機壯麗、百靈和緊湊型的貝莎66、35mm相機維託等銘機,產品也遠銷海外,尤其在美國廣受讚譽。

二戰期間,福倫達改制軍需物品,但是並沒有像蔡司·伊康那樣受到嚴重的戰災損害,因此在戰後迅速地重整旗鼓。1947年,仍處於英國佔領區的福倫達廠售出第三百萬顆鏡頭。

戰後初期繼續生產戰前銘機的同時,福倫達也在1950年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相機,有些沿用了其經典作品的名稱,如貝莎、維託和至尊,後來還搞出了怪異的天線壓桿過片相機維特莎。這些相機搭載了戰後新開發的銘鏡:Ultron、Nokton、Color Skopar、Color Heliar、Apo Lanther,其中不少都是曾任職於施耐德公司的阿爾伯特·特洛尼爾博士操刀設計,皆是相機歷史上的珠玉之作。

天線壓桿過片相機維特莎

但福倫達的控股公司謝林卻因戰後造成的兩德分裂而面臨經濟困境。1956年,謝林將股份轉手給了卡爾·蔡司集團,福倫達和蔡司開始走近。到1965年,成立了名為「蔡司伊康福倫達」的貿易公司,將兩家公司的商標合二為一進行銷售,這是由於德國相機工業正受到質優價廉的日本相機產品的挑戰,和精於成本控制、同時又能保持產品優質的日本人相比,過於保守、設計思想複雜而又高成本運作的德國企業難以招架,不得不採用這種辦法來延續生命。1969年,福倫達和蔡司·伊康正式合併。

為擺脫困境,福倫達開始簡化生產工藝、採用低端鏡頭,但製造出來的產品不但仍無法抵抗日本相機,反而偏離了其一向遵從的高質原則。1971年,蔡司·伊康宣佈退出相機產業,福倫達的商標和生產設備也被全部轉賣給當年從自家大院紅拂夜奔的祿萊公司,1974年起重新開始銷售相機。結果祿萊也是自身難保,於1981年宣佈破產重組。福倫達又被做流通業的Plusfoto公司購買,後者使用福倫達商標繼續進行相機銷售。

真箇叫「俺曾見,金陵玉樹鶯聲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過風流覺,把五十年興亡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1999年起,日本確善能公司買下了福倫達的商標,以福倫達的名義推出可供徠卡L39螺口機身及M口機身使用的鏡頭,貝莎、Ultron、Heliar、Nokton等熟悉的名字又出現在相機業界,性能可圈可點。

在日本相機全面進擊的那個年代,精雕細琢終究敵不過現實滾滾大潮。曾入手一臺品相尚好的福倫達Vitomatic IIa小型相機,在當時的福廠產品中只能算是低端類別,照樣用料考究分量十足,如對福倫達相機深有研究的前輩GRAYKNIGHT兄所言:看得見的地方足夠精緻,看不見的地方照樣「豪華得不像話」。其Color Skopar鏡頭立體感優秀,就連皮套亦是不惜工本十分講究。讚歎之餘,也為這家工廠如此結局唏噓不已。

2012年夏,用至尊相機攝於當時尚在陝西南路地鐵站裏的季風書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