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早報第1197期

  2019.3.29 週五

  #今日要聞#

  1、採埃孚宣佈約70億美元估值收購威伯科

  3月28日消息,德國採埃孚股份公司今日宣佈,以每股136.50美元收購威伯科,股價總值約70億美元。雙方將聯合成爲全球性商用車技術集成系統供應商,銷售總額達400億歐元。採埃孚預計,交易將在2020年年初完成。據悉,威伯科是全球領先的變速制動系統、技術和服務供應商,其產品和服務能提升商用車包括卡車、客車及掛車的效率、安全及聯網。

  2、深圳發文規範共享單車 違規將入黑名單

  3月28日消息,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日前發佈《深圳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行業信用管理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共享單車企業如果被納入“失信名單”,3年內將不得在深圳新增車輛投放和更新。而市民違規騎行、停放被處罰累計3次以上的將被列入“黑名單”,並禁用共享單車,累計未達到3次的用戶,將被企業採取提高騎行收費標準或停用共享單車的處罰措施。

  3、IDC:2023中國VR頭顯出貨量將破1050萬

  3月28日消息,IDC發佈的《中國VR/AR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AR以及VR頭顯設備出貨量分別達3.2萬臺以及116.8萬臺,桌面頭顯以及獨立頭顯設備市場保持快速發展,無屏頭顯形態逐漸失去市場主導地位。IDC預測,到2023年中國VR頭顯設備出貨量將突破1050.1萬臺,AR頭顯設備出貨量將達到821.4萬臺,未來5年整體市場年複合增長率(CAGR)爲69.9%。

  #人工智能#

  1、虹軟科技科創板上市擬融資11.32億

  3月28日消息,上交所披露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該公司由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薦,擬融資11.32億元。

  2、雲知聲和廈門電信就多個領域展開合作

  3月27日,雲知聲和廈門電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包括開展通信智能化示範項目建設,打造智能化呼叫中心,智能質檢、智能外呼及智能客服;依託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爲電信營業網點、會務辦公、社區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打造智慧網點、智慧辦公、智慧社區;基於電信擁有的數據,開展閩南語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及語音合成的研發與應用;共同爲政府及大企業提供高價值的ICT解決方案等。

  3、紐約警察局披露2016開始用AI追蹤罪犯

  3月28日消息,紐約市警察局(NYPD)本月首次透露,他們自2016年底開始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追蹤罪犯。這項技術被稱爲Patternizr,由NYPD開發,是美國第一個通過機器學習軟件,篩選警察局數據,找到同類案件並鎖定嫌疑人的工具,自2016年12月以來,紐約警察局一直在使用該軟件。

  據介紹,Patternizr使用算法搜索NYPD數據庫中的所有報告,查看案件使用的武器和事件之間的距離,然後用相似性得分對它們進行排名,並確定應將哪些投訴組合在一起,並將這些投訴呈現給警員,平均每週有超過600起投訴通過Patternizr進行。

  4、英特爾10nm產品今年上市 雲到端全覆蓋

  3月28日消息,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王銳透露英特爾10nm產品進展,ICELAKE PC版、LAKEFIELD、SNOW RIDGE ICELAKE至強版均將在今年上市,從雲到端全面覆蓋。

  5、谷歌展示谷歌助手如何與Android整合

  3月28日消息,谷歌近日上傳了一段小視頻,並展示了Google助手如何與Android整合。谷歌語音助手產品經理奧斯汀·程解釋了Assistant如何監視用戶的對話,並插入諸如天氣之類的信息。這些主要是利用手機上的AI技術,對上下文進行分析,然後再將該信息提供給Assistant,提取所需數據。此外,他還談到了Assistant與Android應用進行互動,例如,一些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允許Google Assistant直接與Spotify等應用程序的特定部分進行交互。

  6、暗物智能科技獲數千萬刀Pre-A輪融資

  3月28日消息,人工智能公司暗物智能科技(DMAI)對外公佈,公司已於去年9月完成數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賽領領投,IDG、鼎暉、高捷、將門等投資機構共同參投。此輪融資將用於開發一系列具備強認知智能的軟硬件一體機及平臺化產品。該公司致力於研發新一代基於強認知的人工智能技術平臺,實現機器與人的通訊與協作。

  7、IBM推出新方法 可提高量子計算準確性

  3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IBM開發了一種稱爲”零噪聲外推”的技術,可以減少量子計算的噪聲。在不同噪聲水平下重複計算,IBM的科學家可以估算出在沒有噪聲情況下量子計算機的計算結果,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據稱,該技術可以在不需要改進硬件的情況下提高量子計算的準確性,可用於改善任何依賴於期望值的量子計算。

  (左側爲2017年研究結果,右側爲該實驗2019年結果)

  8、Salesforce在新加坡設立首個AI實驗室

  3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軟件供應商Salesfore宣佈將在新加坡開設首個國際人工智能實驗室,並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培訓100名研究生,培訓方向主要是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NLP)及AI其他領域。同時,新加坡政府希望該實驗室能夠促進AI標準的制定。據悉,該公司計劃招收來自新加坡管理大學(SMU),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南洋理工大學(NTU)的學生,首批課程從2019年8月開始。

  9、地平線加入96Boards技術指導委員會

  3月28日消息,基於ARM生態的開源軟件協作工程組織Linaro今天宣佈,AI創企地平線正式加入96Boards技術指導委員會。96Boards將爲地平線提供中立平臺,以實現與其他人工智能領域96Boards夥伴的合作。

  96Boards項目由Linaro在2018年3月發起,旨在建立一個全球統一的軟硬件開發社區,提供高性價比的開發板。華爲海思、高通、NXP和Xilinx、ST、瑞芯微、索喜、四維圖新等均已加入。據悉,今年年內,Linaro將發佈96Boards自動駕駛規範。

  #新出行#

  1、苗圩:將對道路標示進行智能化改造

  3月28日消息,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博鰲論壇上表示,已與交通運輸部部長達成共識,在中國公路加快打造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道路的標示、規則將進行智能化改造。比如說,現在很多汽車用顏色傳感器,未來信號燈將除了紅綠紅外增加信號器,將發信號裝置給車上,完成自動駕駛。並且將根據車輛的信息,精準釋放紅綠燈間隔時間,提高通行效率。

  2、特斯拉確認退貨政策 7天內可全額退款

  3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Twitter上就退貨政策發表了自相矛盾的聲明後,特斯拉日前發文進行了澄清。特斯拉宣稱,買家現在可以在7天內(或車輛行駛1600公里之前)退還所購車輛,並獲得全額退款,無論他們是否曾進行過試駕。此前,特斯拉的“標準退貨期”是:試駕客戶交付後1天可退貨,未試駕客戶交付後3天可退貨。

  3、滴滴共享汽車升級並更名爲小桔租車

  3月28日,滴滴旗下小桔車服宣佈原汽車運營中心、分時租賃事業部、新零售FT整合並升級爲小桔租車業務,任命小桔車服副總經理楊峻爲總經理。同時,滴滴出行App上線“小桔租車”,在原有分時租賃業務的基礎上,擴展短租服務,原滴滴共享汽車也隨之升級並更名爲小桔租車。

  4、本田等加入軟銀豐田自動駕駛合資公司

  3月28日消息,軟銀集團和豐田汽車組建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合資公司Monet Technologies週四宣佈,本田汽車與日本卡車製造商日野汽車將加入該合資公司。根據協議,本田和日野將各自向該合資公司注資約2.5億日元(約合227萬美元),獲得該公司10%的股份。新投資將使軟銀的持股比例從現在的略高於50%降至40.2%,豐田將持有剩餘39.8%股權。

  5、何小鵬:退坡後15-20萬是主要售價羣

  3月28日,對於新一輪的新能源車補貼退坡政策,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表示,退坡之前,電動汽車很多銷售價格在10萬之下,而在未來,很多車將在15萬至20萬的規模,這將是電動汽車的主要售價羣,也是小鵬汽車期望主打的範圍。

  6、特斯拉Autopilot添新功能 可監測紅燈

  3月28日消息,特斯拉最近推出了交通信號預警、停車線檢測、增強召喚等功能。在最近的版本更新中,Autopilot添加交通信號燈監測功能,開啓Autosteer模式後,Autopilot系統將檢測城市交通信號燈,如果前方有紅燈,它會主動提醒司機,以防司機長期使用自動駕駛模式後,忽略交通信號燈。此外,“增強召喚”功能,能讓車主站在停車場內,按一下召喚按鈕,汽車就會自動從停車位開到他身邊。

  7、大衆合作亞馬遜AWS創建大衆工業雲

  3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大衆集團宣佈將與亞馬遜公司旗下雲計算服務平臺AWS合作,共同研發大衆工業雲。雙方簽訂了一項爲期數年的合作協議,未來,大衆工業雲將整合大衆集團122個生產基地內所有機器、工廠和系統的數據,以優化生產過程。從長遠來看,大衆集團3萬多個地點、1500多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公司的全球供應鏈也可整合,通過利用AWS技術和服務,該工業雲將成爲一個開放的行業平臺。

  8、德國或將電動汽車激勵計劃延長十年

  3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德國財政部長Olaf Scholz表示,希望將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稅收激勵措施延長十年。Scholz向《法蘭克福匯報》表示,“德國汽車製造商已經在電動移動出行方面投入了數十億歐元,但我們必須同時擴大充電基礎設施以及稅收激勵措施。”Scholz認爲,就產業政策而言,重要的是要擴大對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支持計劃,但目前該激勵計劃僅到2021年。

  9、吉利戴姆勒建合資公司 共同運營smart

  3月28日消息,吉利和戴姆勒今日宣佈,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聯合運營smart品牌。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雙方各持股50%, smart將成爲純電動智能汽車品牌。根據合資協議,全新一代純電動smart將由梅賽德斯-奔馳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設計,吉利全球研發中心負責工程研發。新車型將在中國的全新工廠生產,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在2022年推出全新車型前,戴姆勒將繼續在法國漢巴赫工廠(smart EQ fortwo)和斯洛文尼亞新梅斯托工廠(smart EQ forfour)生產現有車型。

  10、京雄高速年內開工 將設自動駕駛車道

  3月28日消息,據新京報報道,北京市交通委、首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今年年內京雄高速將實現實質性開工,其內側兩條車道作爲智慧駕駛專用車道,能夠實現車路協同和自動駕駛,同時進行基礎設施數字化和智慧收費方面的研究應用。根據規劃,京雄高速北京段全長27公里,河北段70公里左右,雙向均爲八車道。

  11、西雅特首款純電動車曝光 MEB平臺打造

  3月2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西雅特首款純電動車el-Born曝光,新車預計起售價在20,000歐元(摺合人民幣約爲15.14萬元)左右。該車基於MEB平臺打造,外觀設計與動力總成均與大衆I.D.較爲接近,電動機最大功率爲150kW,配備一套62kWh的電池組,0-100km/h加速時間爲7.5秒,續航里程或超500km,完成一次充電僅需47分鐘。

  12、比亞迪推新能源保價計劃 最高補9.9萬

  3月28日消息,比亞迪日前發佈新能源車型保價計劃,旗下部分車型在6月25日之前享受2018年全額補貼,由於2019年補貼退坡造成的差價由比亞迪進行補全,企業最高補貼金額達到了9.9萬元,具體補貼金額和補貼後售價如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