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貸網炸了~

  跟錢寶一樣,塵歸塵、土歸土了,這讓我想起了我當年投P2P的經歷。

  我投P2P不是最早的,投的時候利息大概在12-18%,不算市面上最高的,也不算市面上最低的。我投的P2P公司到現在都好端端的活着,未來會不會繼續好端端的活着,我不知道。

  17年9月全部把P2P的投資清空了,我當時在日記寫了一段這樣的文字:

  “爲什麼退出?我覺得核心的問題是有可能賺的錢差不多,但承擔的風險不一樣。P2P整體上利率在下滑,在一個下滑通道里,我不知道底在哪裏。而且我不喜歡過度營銷,加息劵和各種補貼,真的有吸引力的資產是無需這樣來安排的。”

  我當時投的時候,大體上沒有投超過1年的項目,我印象中也是持續了很久才完全從幾個平臺中撤出來。就從當時的文字記錄看,我覺得我撤出有三個根本性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我覺得P2P是垃圾債,信用不夠,收益相比風險大。

  第二個原因基於利率的下滑,收益開始逐步降低,10%以下收益我覺得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我覺得股市對我更有吸引力,有想象空間。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對過度營銷比較牴觸,而且生活閱歷告訴我這個模式不大好。

  當時,注意到一個人,這個人是劉俠風,我覺得這個人就是很典型的嗅覺靈敏的,現在應該有幾十億身家了吧,我不是很確定。P2P毀了很多人的生活,但是有些人從中獲益巨大,劉俠風絕對是其中的一個。

  爲什麼沒有踩雷,這個需要做個回顧覆盤,我覺得是有價值的。

  第一點,我不投1年以上的項目,P2P當時就是做流動性管理的。

  第二點,P2P投資金額最高也沒超過淨資產的1%,當時看有很多人幾千萬幾個億的往裏投,我不知道他們也沒有考慮退出問題。

  第三點,我選擇的是業內平均收益,收益率給的低比如陸金所,有實力有議價權就壓價,收益率給的高,就是風險補償給擡價。就像高槓杆傳導低槓桿踩踏式爆倉,先影響的應該是風險偏好最高的,我選擇居中進退都會從容。

  第四點,團貸網等在瘋狂通過大V打廣告時,我也沒有動過心思薅羊毛,不管是幾百的返利,一律不參與。有兩方面吧,一方面新手福利之類的對我幾乎沒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不知道擊鼓傳花我是不是最後一個接的,聰明人可以火中取栗,我沒那個能力,就選擇不參與。

  ROCK1980

  14年開始投P2P,當時低於20%的都不看,16年9月第一次雷了4000元,然後逐漸退出,17年初全部安全撤出。今天看了一下,當年投過的平臺全雷了!

  cidv5

  陸金所的模式其實是合理的,產品一共3年,雖然是P2P方式,但並不是到期才還,而是每個月逐步還錢。就像還貸款,當你還了一年,利息和手續費交了一大堆,就不太會後面的不還了,所以風險基本出現在早期。而當3個月不還後,保險就會清盤,對投資人還是有保障的。最大的風險在於保險公司是否撐的住,但是這不是陸金所的問題,它就是一個收過路費的,有啥必要跑路?

  delete5715

  今天各大平臺都出流動性危機了,,我中午轉了一批拍拍貸。現在已經轉不動了,網絡都卡死。

  最可惜,我最後一筆兩萬的團貸,就剩下三個月了。

  特別提示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僅爲信息分享。任何因本文導致的投資行爲發生的虧損,本公衆號及作者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集思錄微信公衆號:jisilu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