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綠道

  資料圖片)

  桂溪生態公園

  資料圖片)

  三月的成都春風拂面,草長鶯飛。脫去冬裝的市民紛紛走出家門,沐浴陽光,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走在成都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的綠道儼然已經成爲市民踏青休閒重要場所,各種湖泊、溼地旁都是慢跑、散步的人羣。近看花團錦簇,遠眺西嶺雪山……成都,儼然就是一座繁花競開、綠水相繞的天府之城。

  2018年,成都市“兩會”審議通過《成都市總體規劃(2016-2035)(送審稿)》,“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新概念正式被提出,逐步讓規劃成爲現實。

  綠色,如今已成爲成都的底色。在思考城市可持續發展、讓市民生活更美好的過程中,成都正在爲世界提供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

  探索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成都有着獨特的歷史基因。

  大家熟悉的“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寫的就是古蜀創世紀故事。彼時成都平原得以同關中平原、黃河下游平原並列成爲中國最早的三大農業文明發源地,由此戶戶耕讀傳家、盡享太平。

  先秦時李冰父子治水修築都江堰,滋養了川西平原的沃野千里。因爲都江堰,成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態城市”範本,當地人爲此驕傲得緊——“天下一座都江堰,蜀人矜誇兩千載”。

  李白用“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描繪成都的驚豔之美,杜甫在此結草爲堂,用“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道出了當時成都的絢爛錦繡,陸游當年走馬錦西城,發出了“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之感嘆……

  千百年後,成都繼承的還是那種對優美生態的保持和發展。與此同時,成都並不滿足於那種繁花競開、綠水相繞的風景,而是整體思考,如何才能建造一座讓人更幸福的城市,怎樣才能發展綠色低碳的城市。於是乎,“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目標誕生了。

  當“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新概念正式被提出後,作爲技術支撐的天府公園城市研究院掛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個專門研究公園城市的研究機構,以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爲主體,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科研單位共同組建。

  按照規劃,成都建設美麗宜居示範城市的路徑日漸清晰:到2020年,公園城市特點初步顯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開創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模式;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並創新性地提出,營造綠色舒適的公園式社區。

  綠色已然成爲成都的底色

  3月,錦城綠道一期,這裏的自行車高速路已經貫通並向市民開放。緩坡、綠堤、草坪、蜿蜒的休閒步道、寬闊的親水平臺……成都市民又多了一處休閒觀景的好去處。今年春節期間,剛剛開園的江家藝苑更是成爲假期遊客出行遊玩的打卡點。

  除了節假日的火爆,綠道在市民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綠道上,“成都市老體協徒步暴走俱樂部”的會員們定期組織徒步遊;熱愛跑步的市民出門就可以在綠道上奔跑;錦城湖還吸引了四川首位女子皮划艇世界冠軍青睞……每一位走上綠道的市民都在爲這綠色的新生活而喝彩。

  按照規劃,全域規劃總長1萬多公里的天府綠道,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爲主要內容,分爲區域綠道、城區綠道、社區綠道三級,也爲成都打造公園城市串起“骨架”與“脈絡”。建成後,天府綠道將覆蓋成都全域,串聯起成都境內的生態區、公園、小遊園、微綠地,將整個成都變爲一座巨大的“公園”。

  除了綠道,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項目同樣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全國首創的城市森林公園,空間尺度絕無僅有,是全世界最大的位於城市內部的森林公園。多彩森林、湖光掠影、田園風光、特色小鎮、特色村落……開建一年多來,通過大面積增綠增景,因地制宜建設步道、觀景亭臺等設施,城市森林公園的不少地方已成了“網紅打卡地”。而這樣的建設工作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

  人、城、境、業的和諧統一

  碧綠的湖面不時有白鷺掠過,湖邊不時閃過騎行者,透過掩映的樹叢,不遠處的城市建築羣清晰可見……家住青羊,每到週末就開車往興隆湖跑,已經成爲WorKING文創孵化器負責人但虹的“常態”,“或約三兩好友,或帶家人一起,在這麼美麗的環境裏,辦事效率高,親情更加濃。”

  喜歡漂泊的但虹在北京、上海和新加坡等地都生活過,最終選擇了在成都落戶。“在成都生活,就像是生活在一個大公園裏,整個城市都像是建在公園裏面。公園城市,讓人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虹說。

  如何理解成都要建的公園城市?其一是實現以“公園形態”爲基調的樣貌;再深一層,建設中要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要成就公園城市,成都根本上要達成的任務是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真正達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概括說來,成都要向世界展示的公園城市主要有四個內涵特徵:“以生態文明引領的發展觀,以人民爲中心的價值觀,構築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體的生態觀,突出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

  成都的實踐還有着不一樣的世界意義。首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聯合國人居署等國際組織發佈了首批五個“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成都就是其中之一。

  在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過程中,一切沒有先例可循,這是一條佈滿荊棘的道路;對標未來城市,這是一次勇爭潮頭的嘗試。成都會給世界提供一個充滿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3月29日 第 09 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