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第一篇文章發表之後,意猶未盡,忍不住想在這裡繼續寫一寫。

之所以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是因為很多老師,無論是初等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以至於自己工作之後的工作夥伴,都在強調這件事情。

於是,碩士論文就以此為題。進行了一個階段的研究。簡單介紹一下。

期中考試前的一次周考的數學成績,作為對照數據;之後的一周時間,要求一個班級的學生,每人每天一個問題,一直到期中考試。另一個班級則沒有這個要求。期中考試數學成績出來以後,發現實驗班級的數學成績已經超過了對照班級;數據顯示有明顯差異。也就是說,問問題能提升班級成績這一點,已經有實驗證明了。

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覺得問問題更是非常好的一個學習方法。這意味著孩子思考了,沒有被動接受,更沒有左耳進右耳出。如果問出問題,得到老師的解答,這意味著孩子成績會提升,不會繼續犯錯;孩子與老師的溝通,也增進了師生感情,提升了溝通表達能力。這就進入了良性循環。是班主任們非常喜聞樂見的一個做法。這更意味著,孩子有主動學習的意識。當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老天爺都會為你讓路,因此,對於主動學習的孩子,老師也是能發現,並願意多提供幫助的。很多時候,老師的偏心,其實更多是由於學生的主動爭取。

上一篇寫出來,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很瑣碎,要做的事情太多。不過說句大實話,如果不瑣碎,不細緻,做的事情不多,成績肯定是上不去的,更加高端的活肯定是做不了的。那些高精尖的事業,肯定不是懶於動腦的人會做的。

有多少付出,才會有多少收穫。不勞而獲,不可能。

其實很多道理,在我們學習的時候都遇到了的,只要去做,肯定能過好這一生。荀子的《勸學》,說的多好。無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有惑就解,就行啦。

大道至簡。執行為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