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輪船上的遊客總是把麵包渣喂海鷗,久而久之,海鷗形成了條件反射,看見輪船就會想到食物,就會圍著輪船飛,期待有人餵食。二戰有一個關於餵食海鷗形成條件反射:

二戰」期間,在英國的海灣戰場上,德國使用大量的潛艇投入戰鬥,用以阻擊英國向其他國家運送戰爭物資的船隻和艦隊。

  英國是島國,四面環海,幾乎大半的戰爭物資都靠海上運輸來供給。德軍的潛艇頻頻出現在英國海域,攻擊英軍的過往船隻,用以阻止英軍自由出入。德國空中戰備極其尖端,英軍的海上和空中航線完全陷入癱瘓狀態。英軍試圖用航母打擊德軍潛艇,但德軍的潛艇常常神不知鬼不覺地從水下發動攻擊,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為了對付德國的潛艇,英國想出了許多辦法,比如用魚雷轟炸、用直升機截擊。由於不能準確鎖定敵艦的位置,這些方案均以失敗告終。既無法從國外進口設備精良的武器,本國的戰略物資也無法及時運出,英軍在戰場上陷入僵局。  一天,一個叫托馬斯的少校軍官在甲板上向遠方眺望,無意間發現,前方不遠處,數百隻海鷗正盤旋著飛向某一個目標。會不會是發現敵情?托馬斯命令手下把軍艦開上前去,原來是眾多海鷗在分食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具鯨魚屍體。這種情形,在海面上偶然可以看到,所有的士兵都不以為然,托馬斯卻突發靈感。他想出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那就是利用經過訓練的海鷗來發現敵人的水下潛艇。  托馬斯首先讓自己的潛艇在海面不斷地沉浮,待潛艇浮出水面時,通過正上方的直升機向潛艇上方海面拋灑食物。海鷗有成群爭食的習性,一旦有潛艇浮出水面,附近海域的大批海鷗便紛紛聚集過來。經過多次訓練,海鷗形成了條件反射,逐漸把浮出的潛艇或水下的黑影當成進食信號,一看見水下有黑影運動,就立即在海面上尾隨盤旋。如此一來,只要看到海鷗成群聚集,就可以準確鎖定對方的具體位置。

  隨後,英軍在海面上建立了大量的觀察哨,通過望遠鏡觀察海鷗的聚集情況,以判斷敵情。從此,只要有德軍的潛艇在淺水下航行,成群結隊的海鷗便會一齊圍攏過來,緊隨潛艇貼近海面追逐盤旋。德國的潛艇剛一浮出水面,大批英國獵潛飛機和艦隊就尾隨包抄過來,給予迎頭痛擊。

  運用這種海鷗獵潛的辦法,英軍大大提高了反潛作戰的效率,很快奪回制海權。小小的海鷗,居然為英軍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直到今天,人們在英國格里姆斯比城的海灘公園還可以看到這樣一組石雕:德國潛艇上方,飛翔著數十隻海鷗。它向人們揭示了,這些小小的海鷗為那次戰役所做出的不可磨滅的功勛。很多年後,這個精彩的戰例被寫進英國國防部的作戰守則,其下方只有一句批語:機遇和成功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能否運用和把握。


我覺得這個問題類似於農村裡農民在栽秧前耙田時所遇到的情形一樣,這時你會看到空中不約而同的有很多鳥飛來,它們跟在後面忙乎不停。也如同垃圾場上,前面有一輛推土機,後面會跟著很多前來撿垃圾的人一樣。無外乎有利可圖,有好處可撈,有機可乘罷了。


輪船在航行中,排放的污水,尤起是船上廚房排放的污水中,有許多蔬菜葉、魚、肉碎渣是海鷗很好的食物,另外,輪船航行推進器將水中的食物絞和到水面,因此,輪船在航行中會有很多海鷗跟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