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玩物誌 / 葉怡君 著

妖怪玩物誌.jpg  

「妖怪」向來給人陰森、恐怖的印象,但作者卻以老朋友的態度來看待這些令人敬而遠之的好兄弟。如自序中提到:

「……就像是後來的許多老友,即使彼此仍然牽念,卻疏於溝通聯繫,便漸漸變成了浮生水印……。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兩兩相忘,一去多年。」(p20)

 

妖怪的傳說,不僅有著警世及反應時代背景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豐富了當代文化,造就許多不朽的文學作品,如日本小泉八雲的《怪談‧奇談》、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語》、中國的蒲松齡《聊齋誌異》。

 

這本書在文字解說上參考了許多日本妖怪的研究,並加入中國相關文學的典故,以說故事的口吻訴說著這些流傳下來的鬼怪異事。

 

翻開本書首先就附上了日本全國妖怪地圖,有興趣的讀者也許可以相約同好,來個日本尋妖之旅,探尋日本妖怪遺留下的足跡。而日本排行榜的四大妖怪─鬼、天狗、河童和妖狐。雖然中國典籍上也有類似的描述,不過和日本的定義上還是有些差別。

 

書中的敘述,鬼泛指死人的靈魂、幽魂和夜叉;天狗介於神與魔之間,擁有智慧和力量;河童是一種在湖泊河川出沒、水陸兩棲的妖怪;妖狐為老狐修道成仙,分為「野狐」和「善狐」。而四大妖怪現今仍然充當於日本文學和漫畫中的要角,歷久不衰。

 

耳熟能詳的近代日本五大幽靈─「四谷怪談」的阿岩、「累之淵」的阿累、「番町皿屋敷」的阿菊、「牡丹燈籠」的阿露、「平門一家」。大多有些實事典故,再經由文學的陶冶,成為家喻戶曉的傳說。2002年日劇「怪談百物語」重新詮釋拍攝日本怪談,其中就有「四谷怪談」、「番町皿屋敷」、「牡丹燈籠」三個單元。

 

妖怪玩物誌-內頁.jpg  

而本書最具特色的就是繪卷與食玩,不同於其它文字書,書中穿插著妖怪繪卷讓文字描述的妖怪彷彿要從書中跳脫出來,增添不少視覺享受。而如果說繪卷是將妖怪形體化,那食玩就是將妖怪實體化。在書中提到日本「海洋堂」早期推出的「妖怪根付」,原畫多半出自鳥山石燕的繪作。

「根付」是一種掌心可握的小雕刻,日本人常以小繩繫之,以作為物品的裝飾。(p120)

 

書中採用了大量的日本妖怪的研究學者、文學作品、繪卷圖畫及妖怪食玩來描述日本的妖怪傳說,若是想要了解日本妖怪的讀者,閱讀完本書之後,應該都能獲得不少相關的常識與概念。

 

關鍵字:葉怡君,文學,妖怪,日本文化,食玩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ISBN:978-957-32-5861-2

定價:280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