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紅印花郵票78.2萬成交

倫敦版蟠龍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新票全套八枚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黑便士四方連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第1高價 1896年紅印花3分原票。第2高價 「全國山河一片紅」未發行票。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1937年美國寄南京實寄封。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無錫亞洲郵展昨舉行郵品拍賣,拍賣會從上午9點一直持續到晚8點,一天成交額達1300多

在無錫舉行的第27屆亞洲郵展昨天進入了第三天,為配合亞洲郵展的舉行,郵展組委會除了布置有郵品展出外,還精心安排了系列相關活動,包括郵票首發式,郵票拍賣,郵票設計家畫稿展覽,文藝表演等。昨天,一場郵品拍賣會作為一大亮點,在郵展所在地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二樓舉行,近千項精品從上午9點半起開始拍賣,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零4分結束,數百名競拍者參與,最終成交價為1300多萬。

半年時間徵集來900多件精品

負責本次亞郵展郵品拍賣活動的上海泓盛拍賣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此次拍賣會,他們進行了半年的長期準備,奔走於國內及海外多個國家,為集郵者準備出900多件精品,從傳統的郵集,清代、民國郵票到熱門的新中國郵票與郵政史都有。

清代方面本次專拍有幸徵集到一枚華郵四寶之一的——紅印花原票一枚,此枚票色彩鮮艷,品相佳,另外有許多紅印花方連及其它紅印花票;民國方面亦有珍品,倫敦版蟠龍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新票全套八枚,此套票為辛亥革命後第一套民國郵票,在這百周年紀念之餘更顯特殊;新中國郵票的風向標紀94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未發行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庚申猴票均出現在了本場拍賣。另外新中國郵政史與郵政用本更是亮點,普9型美術郵資封未使用大全套,志願軍衛生郵簡大全套等,均為難得的品種。

最高價!紅印花原票78.2萬成交

拍賣師按照郵品的年代順序開始拍賣。中午11點半左右,拍賣師叫到137號,1896年紅印花3分原票「新票」一枚,顏色鮮艷,原膠未貼上中品,非常罕見。起拍價60萬,此時,拍賣會現場空氣一下緊張了起來。此時有一個舉拍加價,拍賣師叫出「62萬!」,隨後,先後叫出了「64萬」、「66萬!」、「68萬!」。最終,只咬上了三個回合,這枚紅印花原票便以68萬最終落錘成交,直到晚上拍賣結束,68萬的落錘價加上傭金後,紅印花原票以78.2萬元成交,也成為了全場的最高價。

但是,這一價格也讓很多在場的人士搖頭嘆息。「我的希望是,這枚紅印花原票拍出百萬的價格,68萬也只是回到了前幾年的水平。」來自《集郵雜誌》編輯、記者馬臻傑站在拍賣會現場的最後,他告訴記者,今天是來感受一下現場的氣氛,自己作為業內人士也很關注秋拍會的市場行情,「紅印花原票在國內拍賣很少出現,這枚原票我真的很期待能有好的成交價,畢竟它的知名度不低。」

紅印花加蓋暫作郵票的原票,是由英國倫敦華德路公司雕刻凹版印製,面值3分,以紅為主色,刷有紅、朱紅、絳紅。因曾被誤認為是印花稅票,而得名《紅印花票》。其實,它是上海海關於1896年9月印製的原擬用於報關單上貼用的收費憑證,後因商人反對,未能實施。1897年,清代國家郵政為應急需,便利用上海海關未發行的《紅印花票》加蓋改作郵票。在加蓋之前,僅取出2全張共200枚,用於饋贈中外高級官員、存檔加蓋設計等,其餘全部用於加蓋改作郵票。因此,未經加蓋的紅印花原票,存世量很少。未加蓋的紅印花原票並不是郵票,未被列入中國郵票之中,但是它是紅印花加蓋票的原票,被集郵人士視為「漏加蓋的變體票」。是華郵中的特殊票品,所以成為稀世珍寶,被列為「華郵四寶」之首。

本次拍賣的紅印花原票源自多年前英國拍賣會,色彩鮮艷,今年紅印花原票少在國內拍賣出現,也為本次無錫亞洲郵展專場拍賣增添不少色彩。

「全國山河一片紅」55.2萬成交

739號拍品「老紀特」郵票也是專場拍賣的重頭,起拍價65萬,但是最後卻是流拍的結果。進行拍賣的是1949-1967年老紀特新票全集一部,包括全部原版票,東貼票,無齒票及小型張,總體品相上乘,配有高檔燈塔定位冊,較為難得。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現今整套齊全的老紀特已經難找,品像好的更是難得。對於此次拍賣會老紀特的流拍,業內人士表示:這與目前經濟大環境有點關係,對於高價的拍品,買家還是非常謹慎的。「目前市場環境不容樂觀,買家入手還是非常小心的。」上海泓盛拍賣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據最晚21時的統計,1968年《全國山河一片紅》未發行票一枚,最終的成交價為55.2萬,成為昨天第二高成交價。倫敦版蟠龍加蓋「中華民國臨時中立」新票全套八枚,最終以21.85萬成交;新中國郵票的風向標紀94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最終以23萬成交。

許多小買家堅守一天忙「撿漏」

記者昨天一天下來發現,早上的清代民國郵票拍賣吸引了150多個競拍者,有的人進場後瞄上幾眼就離開了。到了下午新中國郵票拍賣時,人氣相對也旺了不少,但是鮮有大買家入手。

據工作人員介紹,不少小買家來到現場「撿漏」,一些起拍價不高,只有幾千元左右的郵品,受到剛剛入市的集郵者的追捧,有的還以起拍價拍得了郵品,收穫頗豐。「一些大的買家沒有能趕到現場,這也給小買家不少機會,搶到就是賺到,一些晚到了的買家,看到中意的郵品被拍走,都很遺憾。」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很多競拍者雖然沒有到現場,但是他們委託了現場的工作人員舉拍加價。」順著現場一位工作人員所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一排長桌邊上坐滿了身穿制服的電話委託競拍員,他們也時不時地舉牌叫價。原來,一些買家由於各種原因不願公布身份,或在當天無法出席拍賣會,但他們對某件拍品鍾情有加,於是,有的買家就會選擇電話委託。在當事人感興趣的拍品進行拍賣前的大約5分鐘,拍賣行就會委託一名工作人員打電話給當事人,通報拍賣會場上的情況,以便協助買家來參與拍賣的過程。

-幕後故事

它承載了南京大屠殺的記憶

美國寄給南京的信因南京淪陷被退回

在昨天的拍賣會上,很多拍品的背後都有著一段的故事,有的感人,而有的讓人心情凝重。358號拍品是一件1937年美國寄南京實寄封,最終成交價為1.38萬元,這件郵品背後的故事耐人尋味。

1937年12月,當一位舊金山的寄信者將發往南京的信件投入郵筒時,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份郵件將見證到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郵封貼美國郵票2枚,郵資5分,銷12月10日戳。同日,包圍南京城的日軍發動全線進攻,13日南京淪陷,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數月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郵件1月29日經上海中轉,因為不能到達南京便被上海郵局蓋郵路受阻退回副戳「Return to sender ,Communicaton with Nanking temporarily suspended」,於2月21日由上海退回美國,銷紅色上海當日退回日戳,經三番市蓋手型退回戳,有美國到達戳,郵路清晰,保存完好,此封見證了1937年日軍在南京進行大屠殺的罪行,目前已知僅見2件。

他在無錫生活多年

德國資深集郵家貢獻119件拍品

「德國漢斯收藏中國信封專場」是本次拍賣的另一大亮點,專場119件拍品出自一位專門收藏華郵的德國資深集郵家。這位集郵家自幼開始集郵,雖然不曉中文,但從七十年代就以國外專家的身份被派往中國,協助中國政府進行一系列改革開放的建設,而恰巧所在之地便是本屆亞洲集郵展覽的承辦城市——無錫。自來到中國,他便被中國的傳統文化所吸引,並與中國郵票之間產生了不解之緣,開始熱衷於中國各時期郵票的收藏與研究,到現在已整整35年之久。

「德國漢斯收藏中國信封專場」以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開始到文革,新中國各個時期郵票首日實寄封為主,不僅包括極為少見的紀94梅蘭芳舞台藝術小型張,文1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文2毛主席萬歲,紀118第三個五年計劃而奮鬥,紀124向英雄鑽井隊學習等郵票首日實寄封,也有貼紀4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2000元套色大移位變體票實寄封,1962年6月普11票3分郵票極早使用實寄封等等,其中不少拍品為可遇不可求之珍品。現場,這位德國老人提供的精品受到買家的追捧,現場叫價踴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