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我們常見的滋補類中草藥之一,多用於泡茶、煲湯、熬粥等。民間素有「常喝黃芪湯,除病保健康」的說法。黃芪性味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主要含有黃芪皂甙、黃芪多糖、黃酮類化合物、核黃素、氨基酸、蛋白質、葉酸、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等。黃芪具有補氣固表、斂汗固脫、排毒利尿

、托毒生肌、托瘡排膿等功效,對強心、保肝護肝、調節血壓及增強人體免疫力功能有一定作用。適宜氣虛乏力、血虛萎黃、氣虛水腫及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對於氣血不足的女性療效明顯。黃芪紅棗枸杞茶: 黃芪5克,紅棗5克,枸杞3克,沸水沖泡。

黃芪枸杞菊花茶: 黃芪5克,枸杞3克,菊花8克,沸水沖泡。

黃芪枸杞西洋參茶: 黃芪8克,西洋參5克,枸杞3克,沸水沖泡或煮開。黃芪茶: 黃芪10克,沸水沖泡(克反覆沖泡3~5杯水)。黃芪煲雞湯: 六月齡走地雞一隻,黃芪40克,党參20克,紅棗15克,老薑5克,鹽適量。

整雞(或斬塊)放泡眼水中(即將燒開的水)焯一下,去除血水和腥味,再用清水清洗乾淨。與黃芪、党參、紅棗、老薑一起放入燉鍋中,加水恰好冒個雞身。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文火煲60~9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黃芪燉老雞湯: 老母雞一隻,黃芪50克,党參20克,白朮20克,當歸10克,紅棗3粒,老薑5克,料酒15ml,鹽適量。

整雞(或斬塊)焯水去血水和腥味,清洗一遍,放燉鍋中,加入所有配料(除鹽外),加水剛好冒過雞身。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文火燉90~120分鐘,放鹽調味即可。

黃芪燉乳鴿: 乳鴿1隻,黃芪30克,枸杞15克,薑片5克,鹽適量。

乳鴿焯水去血沫,清洗乾淨,與黃芪枸杞放燉盅里,加水與鴿身持平,隔水蒸燉一小時左右,加鹽調味即可。黃芪燉牛肉湯: 牛肉500克,黃芪20克,桂圓20克,薑片5克,料酒10ml,鹽適量。

牛肉切小塊焯水,與黃芪、桂圓、薑片放燉鍋中,加適量水,倒入料酒。大火燒開,轉小火燉40~6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黃芪還可搭配山藥、丹參與豬腳、烏雞等煲湯,亦可與枸杞、紅棗、陳皮等一起熬粥。最後兩圖的配方可用於泡酒(需用50°~60°的高度酒浸泡)、煮茶或煲湯等。

備註: 表實邪盛、食積停滯、肝鬱氣滯者不宜食用。


黃芪是一味補氣好葯。其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利尿的功效。

至於你問的怎麼吃,一般來說,熬湯、煎水、熬粥等均是不錯的烹飪方式。

不過要提醒大家:用黃芪煲湯進補必須謹慎,黃芪不適合經常性食用,尤其是病人,否則可能導致養生變傷身。

下面3個黃芪食療菜譜,推薦給你:

黃芪豬肚湯

食材:黃芪20克,豬肚1個,食鹽適量

做法:

1.把豬肚洗凈,將黃芪洗凈後裝入豬肚內;

2.鍋中加水,豬肚和黃芪一併用大火煮開,調小火燉1~2個小時至熟,加食鹽調味食用。

營養點評:此湯益氣健脾,消食開胃,可用於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黃芪百合粥

食材:黃芪、百合各30克,大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將黃芪、百合分別洗凈,放入鍋中;

2.加清水適量,用小火煎煮約30分鐘,濾去渣,剩下藥汁;

3.將大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葯汁,煮至大米爛熟,加紅糖攪拌均勻即可。

營養點評:此粥可調理肺氣虛弱引起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黃芪紅棗茶

食材:黃芪15克,紅棗4粒,水適量

做法:

1.將紅棗用溫水泡發洗凈後去核備用;

2.將黃芪和紅棗用清水浸泡20~30分鐘;

3.浸泡後放鍋內,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飲用。在煮的過程中最好不用電磁爐,選擇用明火。

營養點評:此茶補血補氣,美容養顏。(61)

如果你認可我的答案,勞煩點個贊,有更多的健康問題,歡迎關注我們【家庭醫生雜誌】頭條號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重要中藥,在補氣養血、滋補身體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怎樣來吃黃芪更好呢?

1、取大約5~10克的黃芪,開水沖泡10~20分鐘後代茶飲用,有良好保健作用。

2、用黃芪30克左右,以水煎後服用,可治氣血虛弱;用黃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服用,效果更佳。

3、取黃芪50克左右,煎成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煮粥,食用後對身體大有裨益。

4、在燒肉或雞鴨時,酌情放入一些黃芪,可增加滋補作用。

大家應該注意,黃芪不宜在春季食用,因為春天是生髮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


感謝官方邀請。黃芪怎麼吃?黃芪是葯食同源植物,能益氣固表,可改善氣虛、氣虛不足等癥狀。黃芪可以直接泡茶喝或者做起其他飲品、湯品。這裡跟大家分享一款「黃豆黃芪大米豆漿」的製作方法。

材料準備:黃豆60g、黃芪25g、大米20g、蜂蜜適量。

設備:家用全自動豆漿機

步驟:

將黃豆剔除雜質、蟲果後清洗乾淨,再用清水泡軟(大約6-8小時)。大米淘洗乾淨後浸泡2-4小時,直至泡軟。黃芪清洗乾淨,煎汁備用。

將泡好的黃豆大米一起放入全自動家用豆漿機,加入黃芪汁及水至上、下水位線之間。接通電源,煮成豆漿後過濾,晾至溫熱。添加蜂蜜調味即可。

備註:黃豆黃芪大米豆漿益氣養陰,能改善氣虛、氣血不足等癥狀。黃芪煎汁方法:將黃芪放進砂鍋或者養生壺,加水浸泡30分鐘,再燒開後小火煎30分鐘後去渣留汁即可。

編輯:野蔬,每天持續在各平台為你分享「讓農產品好吃、好用、好玩、好看、好換錢。」的不同妙招!如果剛好你也喜歡,可以私信,等你喲!

感恩您的閱讀!喜歡本文,歡迎關注、點贊、評論!希望每篇原創都能在物質、精神上給您帶來財富和愉悅!(轉載請註明出處:創業項目落地)。


謝邀!黃芪是一種中藥材,性質微溫,長期食用黃芪能起到固表、補中、益氣、壯脾的作用,針對氣虛體寒的人,黃芪具有舒經活絡活血補氣的作用。

黃芪的吃法很多,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泡水喝,用沸水多次沖泡當茶飲,直到沖淡無味了再棄之。另外黃芪可以和排骨一起包湯吃,還可以和雞一起包湯。黃芪還可以和很多米和豆類做成粥。經過慢燉之後的黃茋更能達到補氣之功效。如果對於生活工作快節奏的年輕人,沒有時間去包湯和熬粥的話,也可以把黃芪打成粉,開水一衝當咖啡飲,也能達到補中益氣之功效,中藥的療效在於長期堅持,黃芪是補氣的最佳產品,物美價廉,雖屬藥材卻是養生首選,希望各界朋友都要對之了解哦!請關注LV話健康!送您健康的未來0K!

黃芪是補氣,補脾的良藥。

黃芪泡水代茶飲。可以健脾。固表。增加免疫力。

可以用枸杞。當歸,雞肉煲湯,補血。

也可以用豆類,粳米,熬粥健脾。

小劑量黃芪可以升高血壓。大劑量黃芪+活血化瘀葯可以降低血壓。


黃芪入湯劑生用即熟用,丸散劑中宜熟用。春季食用易上火,可加適量麥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