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說:台北慈濟醫院疼痛科莊淨為醫師

五十多歲男子,連續數月全身不明原因全天候酸痛,看遍各大醫院均得不到緩解。經台北慈濟醫院慢性疼痛科診斷為「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 。醫師衡量狀況後,先給予藥物治療,並建議他同時調整生活作息,規律運動及均衡飲食。治療一周後,蕭先生明顯感受到疼痛減緩,一個月後,不再全身疼痛,總算擺脫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疼痛緊箍咒,重新回到工作職場。

「纖維肌痛症」俗稱公主病,好發於三、四十歲的女性族群,男性、青少年及老年人雖然較少發生,但也不可輕忽。莊淨為醫師表示,依據臨床醫療研究統計,台灣「纖維肌痛症」的盛行率約為6%至7%,全球盛行率更高,不如我們想像罕見;確切原因目前不明,但科學家大多認為是由於神經系統不正常放電,造成神經失調,而產生疼痛感。觸發因子可能是突發性的生理或心理壓力,臨床發現,許多「纖維肌痛症」患者,是在遭受巨大壓力後才開始出現症狀,如車禍、過勞、受虐、失業、親友過世等。這種疼痛是一種慢性、廣泛性,也是持續性的疼痛,對任何刺激產生超乎預期的「疼痛放大症候群」;它可能遍及全身,會感受到疼痛跑來跑去,進而開始影響睡眠及感官,記憶力和認知功能都會跟著下降,且精神耗弱,如此變成惡性循環。

莊淨為說,症狀相當多樣的「纖維肌痛症」,屬於排除性診斷的疾病,不是抽血或影像檢查就可以確立病症,必須整合各科檢查資訊,透過「纖維肌痛症問卷」相關工具,以仔細排除的方式來診斷。因診斷不易,「纖維肌痛症」的病人往往都處在生理、心理一團亂的情形,進而無法工作、甚至失業,社會經濟壓力席捲而來,失眠、焦慮、負面情緒更加嚴重。這群病患遊走於各不同醫院或科別,檢查生理指數卻都正常,查不出病因;飽受疼痛之餘,還可能被誤認為是無病呻吟,而更加絕望不知所措、心灰意冷,才有「公主病」的俗稱。

莊淨為表示,美國知名歌手Lady Gaga(女神卡卡),也罹患此病,甚至暫時告別樂壇休養,足見影響甚大。

「纖維肌痛症」的治療方式多元,可給以藥物,如抗癲癇藥、抗憂鬱藥、抑制劑或是非類固醇止痛藥等。莊淨為醫師補充說明,一些物理性活動對此疾病的疼痛減緩有很大的幫助,如適量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規律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飲食,或是做一些調息律動、柔軟的伸展運動,都有助於減輕疼痛、疲勞和焦慮等症狀。

若全身性疼痛超過三個月,長期性疲勞、焦慮,請務必找專科醫師為您解惑診斷,及早確診才能對症治療,讓自己脫離不間斷的疼痛折磨。莊淨為醫師強調,「纖維肌痛症」是有藥可醫的疾病,病人只要在適當藥物治療下,調整生活作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不事事追求完美,就能揮別「公主病」,和疼痛說掰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