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隅   Chen Fang-Yu

Personal Homepage (個人資料已移往首頁,此處更新較慢)

Please visit my home page for CV, research, and the full list of publication.

All updates will be on the homepage.

 

========================================

個人簡歷 / Curriculum Vitae

English / 英文pdf

Chinese / 中文pdf

 Last update: 8/2018

 =====================================

個人簡歷

陳方隅 (Research Gate)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政治學系 Dept. of Political Science, MSU

博士候選人 PhD Candidate

聯絡email:chenfan6 [at] msu.edu


學歷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2010/9 - 2012/7  
M.A.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學士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2005/9 - 2009/6 
B.A.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學位論文

2012 《「社會經濟」的在地實踐:論合作經濟與花蓮案例可行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全文


研究興趣 Research Interests

‧比較政治,民主化,威權政黨,所得不平等,福利國家,政治行為Comparative politics, democratization and inequality, political party, political behaviors

學術發表

2018 "Extreme Candidates as the Beneficent Spoiler? Range Effect in the Plurality Voting System." With Austin Wang. Forthcoming,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

2016 "Who Supports The Sunflower Movement? An Examination of Nationalist Sentiments." With Wei-Ting Yen.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52(8): 1193-1212 (Online Appendix)

2012 〈論社會經濟的需要性以及合作經濟可行性〉,《合作經濟》,第115期,2012年12月,頁36-47。全文

2009 〈1978年以後中共財經高官的仕途流動:特徵與趨勢〉,《政治學報》,第47期,2009年6月,頁59-103 (TSSCI),合著:寇健文。摘要及全文

 

研究計劃 Working Projects 

‧Biased Information Exposure, Social Media, and Opinion Change in Democratic Regimes 

‧Nationalism and Trade Policy Preferenc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Taiwan 

‧Ethnic and Civic Nationalism in Taiwan

‧The Micro-logic of Labor Market Dualization: the Trend of Insider-outsider Gap and Political Behaviors in Taiwan


得獎紀錄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S.C. Lee Best Paper Competition 第三名 (2015-16), 第二名 (2018)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社會科學院研究獎學金 2013, 2014, 2015, 2016

‧ 100年度中華民國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 2012 - 2015

國立政治大學優秀畢業生代表 2009

‧ 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交獎學金 2008


會議論文

2018. “Partisanship, Information Correction, and Opinion Change in Democratic Regimes,” paper presented at 2018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MPSA), Chicago, Apr. 5th. With Yao-Yuan Yeh.

2017. “Why Do Some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stitutionalize the Ruling Party? Taiwan and South Korea in Comparison,” paper presented at 2017 MPSA, Chicago, Apr. 8th.

2016 “How to Be(come) a Taiwan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Taiwan in the Realm of East Asia,” Wake Forest University, Winston-Salem, Oct. 23rd. With yi-chun Chien, Greg Shen, and Yuan Hsiao.

2016 “Radical Candidate Anchoring the Moderat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the Extremeness Aversion Effect,” paper presented at 2016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MPSA), Chicago, Apr. 8th. With Austin Wang. 

2016 “Are Voters Turning Left? Labor Market Dualization and Political Behavior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2016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MPSA), Chicago, Apr. 7th. With Wei-Ting Yen. 

2015 “Is There Dictatorial Peace? 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Restraint on Use of Force,” paper presented at 2015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MPSA), Chicago, Apr. 17th 

2015 “Unpacking Support for Free Trade: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2015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MPSA), Chicago, Apr. 16th

2014 “Resilience from the Past: Authoritarian Dominant Party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East Asia,” paper presented at 2014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MPSA), Chicago, Apr. 4th

2012 〈經濟民主制的在地實踐:合作經濟概念探討〉,第七屆全球化與行政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南大學主辦,桃園,2012年4月27日。

2011 〈中國大陸媒體對臺灣相關報導內容的南北差異及態度轉變〉,中國政治學會2011年年會暨研討會,中國政治學會及東海大學主辦,臺中,2011年10月16日。全文

2008 〈1978年以後中共財經高官的仕途流動:特徵與趨勢〉,中國政治學會2008年年會暨研討會,中國政治學會及國立中正大學主辦,嘉義,2008年9月27日。


書評

2017 〈書評:Dictators and Their Secret Police: Coercive Institutions and State Violence〉,《台灣民主季刊》,第14卷第1期,2017年3月。

2013 〈書評: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Hybrid Regimes after the Cold War〉,《政治科學季評》,第38期,2013年8月,頁12-16。

2012 〈書評:贏者全拿,政治、經濟與貧富不均〉,《政治科學季評》,第33期,2012年3月,頁1-10。

2011 〈書評:霸權興衰史〉,《政治科學季評》,第30期,2011年6月,頁19-24。

2011 〈書評:理性的儀式〉,《政治科學季評》,第29期,2011年3月,頁25-28。

2010 〈書評:否決者論〉,《政治科學季評》,第27期,2010年9月,頁25-28。

*《政治科學季評》全文請見:http://politics.ntu.edu.tw/?p=583#rule-3


助理經歷

‧教學助理:Regression Analysis II, Dr. Brian Pollins, ICPSR, Ann Arbor 07/2016-08/2016

‧教學助理:應用統計學,洪永泰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2011/9 - 2012/6

‧兼任研究助理:國立臺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2011/4 - 2012/7

‧《政治科學季評》執行編輯,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出版 2011/8 - 2012/5
 

其他學術經歷

‧中研院政治學計量方法研習營 2010/7/26 - 2010/8/6

‧美國大學校際政治及社會研究學會(ICPSR)暑期計量方法研習營2013/6/24 - 2013/7/19
 

專欄文章及其他出版  

2018  〈全聯超市「陳文成」爭議,不談白色恐怖就萬事太平嗎?〉,《端傳媒》,2018/8/22。

2018  〈蔡英文過境美國的外交成績:元首「公開談話」為何重要? 〉,《聯合報鳴人堂》,2018/8/20。

2018  〈從雄女榜首考上台大醫科的故事,談台灣社會的性別與學習桎梏 〉,《端傳媒》,2018/8/17。

2018  〈一定要選出最優秀的學生嗎?是時候廢除「市長獎」了 〉,《聯合報鳴人堂》,2018/6/20。

2018  〈又斷交了一個友邦之後:再思考台灣國格與路線選擇 〉,《聯合報鳴人堂》,2018/5/25。

2018  〈江湖在這裡:吳音寧和北農,是媒體及政客的照妖鏡 〉,《聯合報鳴人堂》,2018/5/17。

2018  〈台大校長遴選案:為何「拔管」?誰又應該負責?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8/4/30。

2018  〈台灣人的自我防衛決心是高是低?〉,《端傳媒》,2018/4/24。

2018  〈七成台灣人願意為台灣而戰、支持民主、反對統一:台灣年輕世代的政治態度〉,《菜市場政治學》,2018/4/8。

2018  〈竟然相信中國的農場文,我都不知道要怎麼教小孩了〉,《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8/4/11。

2018  〈柯P的法治SOP:用公權力叫人民聽話? 〉,《聯合報鳴人堂》,2018/3/30。

2018  〈北農總經理是酬庸嗎?從農業議題看「白色力量」如何「超越黨派」〉,《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8/3/13。

2018  〈習近平稱帝?中共政治「制度化」的背景脈絡和其影響分析〉,《菜市場政治學》。2018/3/8。

2018  〈性,謊言,與性別平權:從美國奧運體操隊性侵案談起 〉,《聯合報鳴人堂》,2018/1/30。

2018  〈勞基法修法之後:寫給對台灣民主政治失望的人〉,《聯合報鳴人堂》,2018/1/16。

2018  〈新黨青年涉諜案:「反獨促統」是門好生意? 〉,《聯合報鳴人堂》,2018/1/8。

2018  〈為何勞動部與民進黨的勞基法民調差這麼多?談何謂「引導式民調」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8/1/8。

2018  〈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止跌回升:是誰改變了?〉,《菜市場政治學》。2018/1/3。

 

2017  〈台灣人的各種奇怪想像:雙重國籍、綠卡、戶籍,與國家認同〉,《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7/11/18。

2017 “Taiwan’s Constitutional Reform: Proposals and Obstacles,” 2017/11/15, Global Taiwan Brief, 2(40)

2017  〈哺乳媽媽當「自強」:關於哺集乳這件事 〉,《聯合報鳴人堂》,2017/11/7。

2017  〈什麼是台獨?如何分類不同的統獨主張?〉,《菜市場政治學》。2017/10/20。

2017  〈「XX歸XX、政治歸政治」——人人心中都有一座小警總〉,《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7/9/27。

2017  〈是誰「覺醒」了?其實這個詞的用法比我們熟悉的還要更久遠〉,《菜市場政治學》。2017/8/20。

2017 “Marriage Equality in Taiwan: Challenges Ahead (and Behind),” 2017/6/21, Global Taiwan Brief, 2(25)

2017 “The Social Context of the Sunflower Movement,” 2017/5/17, Global Taiwan Brief, 2(20)

2017  〈李家同的發言是現代社會教育的最佳借鏡 〉,《聯合報鳴人堂》,2017/6/23。

2017  〈川普時代的美中台關係:NATSA圓桌論壇筆記〉,《菜市場政治學》。2017/6/17。

2017  〈斷交之後,讓我們一起想想「中華民國」的過去和未來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7/6/17。

2017  〈台灣的同性婚姻平權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呢?平權運動又代表了什麼意義?〉,《菜市場政治學》。2017/5/25。with 林倢

2017  〈「婦團只罵柯P不罵郭冠英,一定是政黨打手」,這就是鄉民們的仇女日常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7/5/13。

2017  〈蔡總統被川普打臉?看完全文我覺得路透「爛透」了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7/4/30。

2017  “The Taiwanese See Themselves as Taiwanese, Not as Chinese,” 2017/1/2, 《The Washington Post》,with 顏維婷,王宏恩,丘琦欣。菜市場政治學版本:什麼是「現狀」?台灣人視自己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

2016  〈「川菜」夠辣嗎?美國自由派媒體與專家的各種崩潰,以及對台灣的啟示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6/12/9。

2016  〈「婚姻平權事緩則圓,有爭議的話就再等等吧!」這樣的說法有什麼問題?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6/12/9。

2016  〈如果相信護家盟的廣告,從今天起請稱呼自己的小孩為「一等親直系血親卑親屬」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6/12/1。

2016  〈談Uber帶來的爭議:爽到消費者?甘苦到誰?〉,《聯合報鳴人堂》,2016/7/21。

2016  〈公務員都是過太爽的「爺們」?談錯誤的仇視心態〉,《聯合報鳴人堂》,2016/8/22。

2016  〈談Uber帶來的爭議:爽到消費者?甘苦到誰?〉,《聯合報鳴人堂》,2016/7/21。

2016  〈法國小孩上餐廳「都」乖乖的?談「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育兒文章〉,《聯合報鳴人堂》,2016/5/30。

2016  〈給泛藍與中華民國堅定支持者:「台獨」跟「台灣意識」是不一樣的東西〉,《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6/5/26。

2016  〈從竹教大與清大合併談起--台灣高等教育要走向何方?〉,《聯合報鳴人堂》,2016/4/26。

2016  〈反駁「黃士修打臉黃國昌」,兼談國民黨支持者的困境〉,《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6/3/20。

2016  〈台灣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最不該感謝的人就是蔣經國〉,《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6/3/15。

2016  〈Selina離婚為什麼要為自己「專注於工作」、「沒有成為一個賢妻」而道歉?〉,《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6/3/4。

2016  〈為什麼川普如此受歡迎——從「羅賓漢悖論」談起〉,《聯合報鳴人堂》。2016/3/3。菜市場政治學版本

2016 〈2016大選分析—國會首度政黨輪替 政治新局挑戰多〉,國語日報社《中學生報》第172期,2016/1/28。菜市場政治學版本:〈2016大選過後:接下來會有什麼事呢?

2016  〈為什麼政黨票要投給小黨?選你所愛,別怕浪費選票!〉,《聯合報鳴人堂》。2016/1/5。
 

2015  〈陸生被臉書刪文關「台灣民主」什麼事?非藍即綠的思考邏輯跟亂檢舉的人一樣悲哀〉,《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12/6。

2015  〈公開資料就會傷害司法嗎?從司法陽光網談起〉,《聯合報鳴人堂》。2015/11/24。

2015  〈盤點史上最爛不分區名單及其啟示〉,《觀策站》。2015/11/21。

2015  〈護家盟若要阻止同性婚姻,應該發起的是「贊成同性婚姻」的公投〉,《聯合報鳴人堂》。2015/11/17。

2015  〈為什麼國會監督對外政策這麼重要?〉,《菜市場政治學》。2015/11/6。

2015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in talks? Here are the 5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what Taiwanese people are thinking〉,with Austin H. Wang, Wei-Ting Yen, Jung-Feng Tsai, Greg Sheen, and Jaw-Nian Huang,《The Washington Post》。2015/11/6。

2015  〈農業政策不能窮到只剩下錢〉,《觀策站》。2015/11/21。

2015  〈葡萄牙憲政危機?半總統制、歐債、反撙節左派〉,with 陶儀芬,《UDN轉角國際》。2015/10/29。

2015  〈柯P必須補上的民主課:有任期選舉對台灣政治是傷害嗎?〉,《聯合報鳴人堂》。2015/10/16。

2015  〈農業政策的想像:合作經濟〉,《觀策站》。2015/10/13。

2015  〈讀讀孫文的「民族主義」,如何洗腦你當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with 凃智展,《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10/16。

2015  〈從感性台獨變為理性統派?─生長在台灣,想當中國人是「理性」的嗎?〉,《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9/12。

2015  〈「民粹」是一種網羅?當它是名詞和形容詞時各代表什麼意思?〉,《聯合報鳴人堂》。2015/9/9。
菜市場政治學版本:台灣充滿民粹嗎?談「民粹主義」做為名詞和形容詞

2015  〈80%韓國人喜歡泡菜,75%日本人喜歡壽司,所以泡菜贏過壽司?——談媒體報導縣市長排名的現象〉,《聯合報鳴人堂》。2015/9/2。
菜市場政治學版本:為什麼「縣市長排名」並不能反映真實:淺談民調抽樣

2015  〈罵李前總統叛國賊是可以的嗎?談言論自由〉,《聯合報鳴人堂》。2015/8/24。

2015  〈「贏家通吃」的政治經濟學 上篇:經濟的解釋〉,〈下篇:政治因素〉,《菜市場政治學》。2015/8/1, 8/9。

2015  〈為什麼洪秀柱出線是好事?因為她大聲說出了「中國」國民黨的心聲〉,《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6/15。

2015  〈西方人比我們會教小孩?錯誤的「國際觀」比小孩哭鬧更可怕〉,《聯合報鳴人堂》。2015/6/11。

2015  〈實驗室裡的太陽花:與中國簽訂自貿協定有何特殊之處?〉,with 顏維婷,《菜市場政治學》。2015/5/29。

2015  〈年輕人出來選就會產生「奶嘴民代、奶嘴首長」?不要再把年齡跟能力劃上等號了〉,《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5/20。

2015  〈動搖國本的教育危機—從台灣枯竭的海外人才庫談起〉,《聯合報鳴人堂》。2015/5/8。

2015  〈鄉民談PTT與網路霸凌:談分手之前也請先好好認識對方吧!〉,《聯合報鳴人堂》。2015/5/1。

2015  〈「恢復徵兵」不是加強國防的唯一解答:淺談「非武裝國防」〉,《聯合報鳴人堂》。2015/4/23。

2015  〈馬政府昭告天下「我們加入國際組織需要中共同意」,被罵「賣台」一點都不冤枉〉,《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3/6。

2015  〈從「核終」談科學的傳播及公共政策的價值選擇〉,《聯合報鳴人堂》。2015/3/23。

2015  〈為什麼「利大於弊」無法說服人民:關於自由貿易,人們所想的是…〉,with 顏維婷,《菜市場政治學》。2015/3/17。

2015  〈為什麼這麼多人把馬雲當神在拜?因為阿里巴巴的「成功是很難模仿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3/6。

2015  〈教育部什麼神邏輯?!教師介聘(請調)影響受教權?〉,《聯合報鳴人堂》。2015/3/3。

2015  〈「軍事歸軍事,政治歸政治」?正是這樣的奇怪思維,真正重要的改革永遠不會出現〉,《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3/3。

2015  〈「被殖民愈久愈文明」柯P有說錯嗎?殖民母國不是吃素的,我們從過去來找答案〉,《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2/26。
菜市場政治學版本:「被殖民愈久愈文明」柯P有說錯嗎?讓我們從社會科學找答案

2015  〈好漢就是要提當年勇:酸民愛當兵〉,《聯合報鳴人堂》。2015/2/24。

2015  〈報效國家可以很多元:要求公費留學生畢業立刻返台服務,也許才是「浪費公帑」〉,《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2/12。

2015  〈「兩國一制」到底是指哪兩國?—談消失的統派和兩國論〉,《聯合報鳴人堂》。2015/2/2。

2015  〈政治意識型態:台灣人左傾與反商?〉,《聯合報鳴人堂》。2015/1/29。
菜市場政治學版本:上篇下篇

2015  〈國民黨要如何贏得年輕人的心?比較吸引我們的是「分配正義」,絕對不是「拼經濟」〉,《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5/1/6。

2015  〈從雙橡園升旗談外交工作及國家正常化的期許〉,《聯合報鳴人堂》。2015/1/5。
 

2014  〈從司馬庫斯報導談鄉民對「合作經濟」的三個誤解〉,《聯合報鳴人堂》。2014/12/30。

2014  〈如果不投藍綠,我在我的家鄉新竹市會怎麼投?〉,《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11/29。

2014  〈台北市有兩位備受矚目的菜鳥應徵者-從「形象管理」角度分析連勝文與柯文哲〉,with 張家齊,《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11/23。 

2014  〈郭董,你又錯了!台灣愈是民主自由,愈能吸引外商投資〉,《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11/18。

2014  〈阿扁救援這麼久也該下場了吧!請不要再用「非藍即綠」的對立,繼續散播「仇恨的種子」〉,《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11/11。

2014  〈別讓九把刀也成為「救援王」,掩蓋了食安、伊波拉和其他社會議題〉,《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10/23。

2014  〈負面競選的「好處」:讓中立選民不願意投票,選戰回歸基本盤-看顏色投票〉,《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10/19。
菜市場政治學版本:負面競選的「最佳成果」:讓選戰回歸基本盤、看顏色投票

2014  〈羅賓漢悖論:「魯蛇族群」只能追求「未來的美好小確幸」嗎?〉,《菜市場政治學》。2014/8/12。
關鍵評論網版本:羅賓漢悖論part2:誰跟你說公平正義重分配只有「魯蛇」才需要?

2014  〈「自我感覺良好」的新任教育部長,你要把台灣的教育帶往何方?〉,《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7/29。

2014  〈職棒轉播風波到底誰的錯?寫在一個球迷愛戴的會長請辭以後〉,《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7/28。

2014  〈「台獨」是天然成份?已經回不去的「台灣認同」才是!〉,《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7/23。

2014  〈面對318以來的「認知不協調」,有人反思面對,也有人認為「反正都是they的錯」〉,《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7/7。

2014  〈國家沒有正常化之前,用故宮事件來轉移焦點註定要失敗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6/25。

2014  〈臺灣統獨的民意分布:臺獨是共識嗎?〉,《菜市場政治學》。2014/6/12。

2014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當然是人;最醜惡的,則是那些缺乏人性關懷的掌權者〉,《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6/11。

2014  〈真正該「走入山林找正能量」的人,是那些淪為財團打手的官員〉,《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6/10。

2014  〈馬總統說「哪家血汗醫院請告訴我」。告訴你又不聽,成立青年顧問團有何用?〉,with 張家齊,《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5/23。

2014  〈選舉制度ABC〉,《菜市場政治學》。2014/5/20。

2014  〈「民主不能當飯吃」?郭董,你錯了!〉,《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5/10。 

2014  〈當有人還是站在高牆上指責「少數人別來亂」時,就讓雞蛋飛一會兒吧〉,《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4/30。

2014  〈關於公投的6個Q&A:廢掉門檻會讓少數綁架多數?不廢才會〉,《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4/27。

2014  〈鳥籠公投、鳥籠罷免,以及一些核四的小故事〉,《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4/24。
菜市場政治學版本

2014  〈「佔領立法院」傷害了代議民主嗎?──與朱雲漢教授的對話〉,《獨立評論@天下》。2014/4/8。

2014  〈民主法治社會允許暴力抗爭嗎?——江宜樺「教授」說當然可以!〉,《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4/2。

2014  〈衝進立法院、行政院肯定是違法的,但有「誤解了憲政民主」嗎?〉,《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3/24。

2014 〈羅賓漢悖論:國家到底有沒有對不起年輕人?〉,《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2/19。

2014 〈從卡車司機衝撞總統府,夢到募兵制為何招不到人〉,《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2/3。

2014 〈打造政大成為全台最有特色之「政治校園」―從成大廣場命名風波談起〉,《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2014/1/22。
 

2013 〈哪裡有不A的性教育片〉,《蘋果日報》。2013/10/29。

2013 〈面對政府 禮貌不是年輕人最該在乎的事〉,《台灣立報》。2013/9/27。

2013 〈美國觀察之六:工時〉,《台灣立報》。2013/8/1。

2013 〈美國觀察之五:平權法案及教育平等〉,《台灣立報》。2013/7/4。

2013 〈美國觀察之四:飲食健康、槍枝管制、個人自由與商業利益〉,《台灣立報》。2013/5/23。

2013 〈美國觀察之三:高等教育學術篇〉,《台灣立報》。2013/4/26。

2013 〈美國觀察之二:高等教育學費篇〉,《台灣立報》。2013/3/28。

2013 〈美國觀察之一:日常生活篇〉,《台灣立報》。2013/1/10。
 

2012 〈台灣農業政策窮得只剩下錢?〉,《台灣立報》。2012/11/29。

2012 〈說好的依法行政呢?(上)(下)〉,《台灣立報》。2012/11/1、11/15。

2012 〈審查《政黨法》 不只是黨產〉,《ETtoday 新聞雲》。2012/10/31。

2012 〈公費留學制度修改?應把餅作大〉,《台灣立報》。2012/10/18。

2012 〈青年們,你為什麼不生氣?〉,《台灣立報》。2012/9/21。

2012 〈「社會經濟」新思維:合作經濟的需要性〉,《台灣立報》。2012/7/27。

2012 〈資本主義的必要補充方案? ——社會經濟概念簡介〉,《台灣立報》。2012/6/14。

2012 〈掃除青年參政障礙──選制改革研議〉,《台灣立報》。2012/5/3。

2012 〈掃除青年參政障礙 提升政治權利平等〉,《台灣立報》。2012/3/22。

2012 〈牽牛花選票革命:大眾發聲不缺席〉,《台灣立報》。2012/1/5。
 

2011 〈回應高教司有關學貸政策說明〉,《台灣立報》。2011/12/1。

2011 〈走不出貧困泥淖─台灣青年的焦慮與未來〉,《人籟論辨月刊》。第88期(12月),頁4-6 。

2011 〈搜索不到江澤民〉,《自由時報》言論廣場,2011/7/8。

2011 《圖解簡明世界局勢:2012年最新版》(修訂者),臺北:易博士出版社,2011/11。

2010 《圖解簡明世界局勢》(合著),臺北:易博士出版社,2010/1/26。
 

專欄:關鍵評論網鳴人堂菜市場政治學
 

政策論壇及座談會講者

‧ The State of NGOs in China Today. Brookings Institute主辦, 2016/12/6

‧ The Dynamics of the “One-China Policy” and the Status Quo: Perspectives from Taiwan. Sigur Center at 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GWU主辦, 2017/2/28

‧ Reflections on the Sunflower Movement after Three Years. Global Taiwan Institute主辦, 2017/3/29

‧ Taiwan's Path To Marriage Equality. Sigur Center at 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GWU主辦, 2017/4/20

‧ The US-China-Taiwan Relations in the Trump Era. 北美台灣研究學會主辦, 2017/5/26
 

 活動經歷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發起人及共同編輯 2014/5起

‧ 2011海峽尋新論壇(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主辦),臺灣代表 2011/4/5 - 2011/4/12

   「青年要好野」共同創辦人暨執行委員 2011/3起

‧   2010 EDP菁英發展計劃(中華國際經貿事務研習協會主辦)最佳代表 2010/8

‧中華民國憲兵預官少尉排長 2009/8 - 2010/7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系刊《外交通訊》主編,第7期至第9期 2007/5-2009/5

‧辯論比賽得獎紀錄:

第二屆全國大專院校金融卡盃辯論比賽 亞軍暨最佳辯士 2010/12

第三十五屆全國大專院校政治盃辯論比賽 季軍暨最佳辯士 2009/6

第一屆全國大專院校民主盃辯論比賽 季軍暨優秀辯士 2008/12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系辯論隊隊長 2008/6 - 2009/6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系桌球隊隊長 2006/4 - 2008/4
 

 其他

‧〈我們吃飯,我們聊政治——採訪Strait Talk Berkeley Alumni 陳方隅〉,全球青年實踐網絡(CAPE China),2012年2月21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