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號哨位》戰鬥日記選登

  沈長庚

  沈長庚,安徽鳳陽縣人,1964年10月出生,1982年高中畢業後入伍在54841部隊服役,先後任戰士、連隊文化教員、班長、代理排長等職。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邊疆防禦作戰,帶領全班獨立堅守高地長達三個多月,參加大小戰鬥多次,受傷不下火線,堅持指揮和戰鬥,取得優異戰績,爲連隊圓滿完成防禦作戰、榮獲中央軍委“老山堅守英雄連”榮譽稱號做出了突出貢獻,個人榮立二等功。1986年退伍後,先後在鳳陽縣水務、人事、教育、行政執法、住房建設、政協等十餘單位工作。

  5月15日

  星期三 陰

  0:00都過了,我們還沒到麻栗坡。一路上停了幾次,天快亮時纔到,4點鐘左右時走錯了路,一直到6:00才找到路。前行必走的路都是盤山公路,險極了,向下一眼看不到底,也不敢多看多想。上午10點多才終於到達船頭待機。白天,只能吃點乾糧,休息等待。下午5點多,我們機動到戰場邊上,隱蔽在一個高地後面等着對應陣地上的人來接。天越來越黑了,幾乎伸手不見五指,這是我第一次理解“伸手不見五指”的含意。我終於等來了接我的人,他問:“誰是到左六號的?”我回答說:“我。”他說:“跟緊我,不要出聲。”我趕緊背上五十多公斤的背囊跟在他身後。他空着手在前面跑,我揹着百餘斤的東西在後面跟着,天太黑,路又不熟,戰壕裏什麼東西都有,不時會碰出一點響聲,他便回頭呵斥道:“怎麼回事!”我累得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能咬着牙緊緊跟着。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到我接防的高地時,他一頭鑽進了洞裏,我找不到了人,更找不到路,一腳插進了一個石頭縫裏,鋒利的石頭像刀子一樣,緊緊地咬住了我的腿,我忍着鑽心的疼痛,一用力把腿拔了出來,就感覺血順着腿流了下來,褲子也變成了條條。帶我的戰友見我沒有進洞,又在洞口小聲地喊道:“在這裏,快進來。”我順着聲音才找到洞口,爬了進去。我靠在洞壁上,嗓子冒煙,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全身都被汗水溼透了,取下鋼盔後的頭髮像在大雨中淋了一樣朝下滴水。洞中的排長叫一個戰友打開一盒桃子罐頭給我,我一口氣把裏邊的水全喝了,才稍稍好些。藉着蠟燭的微光,我纔看到洞裏面除了排長和那個帶我上來的戰友,還有其他幾名戰友。經介紹我才知道排長叫李祖本,他讓我休息了一會兒,向我介紹了左六號陣地的情況,完成了陣地交接。再有兩天,他們就要下去了,我也寫了一封信請他幫我帶下去發了。

  我的陣地生活正式開始了。

  5月31日

  星期四 陰有雨

  今天早晨5:50,剛聽到146(高地)報告說發現敵情,敵人的反撲就開始了。首先是激烈的炮戰,炮彈着地的沉重聲、空爆的哨子聲、彈片的呼嘯聲、步兵給炮兵指示目標的曳光彈和炮彈爆炸的火光,使漆黑的天提前亮了,陣地上充滿了炮彈爆炸的氣味,一片硝煙。

  戰鬥開始後,我向連指報告後便提着衝鋒槍從洞中衝了出來,這時副班長張延景已和另一名戰士在戰壕裏,我問他:“敵人上來沒有?”他說:“班長,看不見”。按照預案,我向另一個哨位配屬的重機槍手喊道:“金澤黨,趕快把重機槍架到預備發射工事去,絕不能讓敵人從山口衝上來!”金澤黨回答道:“是!班長。”可接着又來了一句,“班長,我沒有副射手。”因爲我的高地配置兵力太少,那時也無法再給他安排副射手了,我便回頭對副班長說:“副班長,我來給他當副射手,如果我犧牲了,就由你全權負責高地的指揮,一定要堅決守住陣地,保障好通訊!”我把陣地指揮交給副班長後,左肩扛着重機槍支架,右肩揹着衝鋒槍,兩手各提一個重機槍彈盒,和金澤黨一起向重機槍預備發射工事衝去。剛衝到預備發射工事前,右前方一團火光,我便感覺右胸和右臂一麻,手中的彈盒差點丟掉。我一咬牙,緊緊抓住彈盒,衝進了工事裏。到了洞裏,我纔對金澤黨說:我受傷了,金澤黨要給我包紮,我說:“先把重機槍架上,看看敵人上來沒有。”金澤黨把機槍架好,又觀察了一會兒,看敵人沒有上來,纔給我進行了簡單的包紮。就這樣,我們緊盯着洞外,封鎖着山口的通道,直到下午4點多鐘,粉碎了敵人的進攻,才被戰友送到急救所。晚上一夜未能回來,很不放心,後聽說補充了兩個戰士,方纔稍稍放心,在救護所度過一夜。

  從受傷可以看出,戰爭是殘酷的,我隨時都可能犧牲。但這並不可怕,這是爲了中華民族。血債是要討還的!

  今天的戰鬥很殘酷,消滅敵人一千多人,我們也犧牲了幾名戰友,其中有張前道、王和平,還有幾個不知名的戰士。讓我們記住他們吧。

  如果我光榮了,請把我的賬還了,其餘給媽媽。

  6月9日

  星期六 陰轉多雲

  白天,敵人打了一陣炮彈,晚上10點左右,又向我陣地後側打了一些炮彈,凌晨1:00以前沒有什麼情況,1:00以後,炮擊增多。

  據上級通報,敵人不甘心失敗,又制定了一個“西瓜皮”計劃,妄想再次發動進攻,這將意味着會有更多更大的困難,但我們一定要做到:人在陣地在,誓與陣地共存亡!針對敵人的行動,我們要抓緊修築工事。

  2:00以後,敵人開始由縱深到前沿的大規模炮擊。

  這幾天,在我們的高地涌現了多起英雄事蹟,非常感人。

  一是六班長江玉平和戰士衡孝進重傷衝擊陣地,英勇犧牲。在6月2日的211戰鬥中,六班長帶領全班配合友軍開始攻打211,在接近哨位時,被敵人發現了,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江玉平下肢負了重傷,醒來後一點一點地向前爬,第一個攻上了高地,英勇犧牲。二是五連一班長堅守八天七夜,英勇頑強。

  在211高地上犧牲的六班長江玉平

  6月17日

  星期天 陰有雨

  今天凌晨開始,敵人的炮擊就比較多,9點多,我的高地與前指聯繫的電話線被敵人的炮彈炸斷了。我用884電臺向連指報告後,就背上電話機,順着電線向前尋找被炸斷的地方。還好,快到145高地時就找到了被炸斷的地方。我立即把兩頭的線頭拽到一起,想用牙把裏面的金屬線咬出來。可手上戴着來部隊時爸爸專門給買的上海牌手錶由於錶鏈太鬆,在手碗上直晃盪,非常影響接線的操作,我只好把手錶取下來,放在邊上,想接上線以後再戴上。我專心致志地接線,這時,敵人的炮擊又開始了,我立即背上電話機就衝回洞中。到洞中我才發現手錶沒有拿。這塊手錶是爸爸在我當兵時花了幾個月的工資專門給我買的,丟掉了真有點捨不得,在下午敵人炮擊減少後,我又冒着炮火去找了一下,可沒有找到,不知被炸到哪裏去了!真的很心痛!

  我用電話把這件事報告了王效章指導員。指導員說:“人沒事就行了,手錶掉了,下去後連裏給你買一塊。”想想也是,人沒事,手錶給不給買就不知道了。

  6月31日

  星期六 晴

  前天,副班長帶着戰友們去了111高地,我的心空落落的,但隨着三連三排的人員頂了上來,我的戰鬥任務依然很重,沒有時間考慮其他的事情,又緊張忙碌起來。

  昨天,頂上來的人員經過一天的休息,我和張衛良排長將戰鬥任務進行了部署,全體戰士們進入緊張的戰鬥狀態。

  今天早上,爲了熟悉陣地地形,瞭解敵我態勢,做到知敵知彼,保障戰鬥的勝利,張排長要求我帶他察看陣地,熟悉情況,於是我便帶他邊察看陣地邊介紹情況。我在前面快速地走着,他在後面緊緊地跟着,我們越過了1號哨位,又越過了重機槍預備發射工事,正向工事上方的山坡上爬去,突然聽到身後“砰”的一聲,回頭一看,只見他坐在了地上,雙手抱着腳。我趕忙到跟前一看,原來他踩到了地雷,腳被炸了。我急忙把他背進了洞中,一邊緊急包紮,一邊用電臺向前指報告。衛生員徐啓城用剪刀從上面將球鞋面剪開,他的腳前掌全部炸掉了,還有點皮提溜在上面。俗話說十指連心,衛良排長痛得滿頭都是汗,可他一聲都沒有吭。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徐啓城用剪刀把提溜的皮剪掉,進行消毒包紮,由於疼痛難忍,不得不打了一支杜冷丁,可還是不行,經請示前沿急救所同意後又打了一支,才稍稍好點。就這樣一直堅持到傍晚,纔將他送下陣地。

  我的任務又加重了。

  六連戰後獲得榮譽稱號

  7月13日

  星期五 陰

  今天帶着三連一排戰士江興泗下去背水,又經歷了一次驚險的歷程。

  傍晚,天氣有點陰,晚上又可能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爲了能看到返回的路,我和江興泗早早地揹着水囊出發了。雖然水源就在左六號高地後面的懸崖下,但要想取到水,必須要經過幾個高地,繞行到懸崖下的水潭邊。我和江興泗越過145高地,從146屯兵洞下邊,到達908的邊上,經過一條小路插到山下,水潭邊的石頭被敵人封鎖水源炸推薦雪白,水邊的草叢被炮彈翻得到處都是。我們迅速灌滿了水,踩着背水踏出的臺階迅速爬了上來,沿着塹壕朝左六號陣地快速返回。江興泗在我的前面,我緊跟在他的後面,剛越過145高地的窪部,突然一聲槍響,子彈“嗖”一聲從我們耳邊飛過,我判斷是松毛嶺方向敵人的狙擊步槍向我們射擊,我們立即趴了下來,這時我纔看到江興泗的背囊正咕咕地往下漏着水。子彈從上到下穿透了水囊,好險,臥倒得慢一慢,江興泗就有可能“報銷”了!

  趴了一會兒,看看沒有什麼靜了,江興泗迅速爬了起來,衝回了陣地,鑽進了洞裏。爲了拉開距離,我就又趴了一會兒,江興泗進洞之後看我沒有跟上,氣喘吁吁地對洞內戰友說:“班、班長不行了,班長被狙擊步槍打倒了。”正當洞中的戰友準備來救我時,我也返回到了洞口。

  雖然我們少了一背囊水,但總算安全返回了!

  7月19日

  星期四 晴

  凌晨5點多鐘,敵人蓄謀已久的西—85計劃開始實施了。猛烈的炮火覆蓋我前沿陣地,隨着炮火的延伸,出動了大約幾個營的兵力向我142、111、146、211、255、166、168等高地發起了全面進攻。根據我偏馬方向炮兵觀察所的報告,在147與146之間發現了大批敵人,在166與168之間也發現了大批敵人,情況非常危急。對此,我軍炮火進行了猛烈的壓制和還擊,前沿的戰士們頑強地阻擊,敵人的第一個波次進攻很快被打退了。但他們蓄謀已久的行動不會就這麼甘心失敗的。在我111高地前面,敵人從無名1、無名2、無名3號高地出動了約一個營的兵力包圍了我111高地,此高地由代理副連長的二排長王國安(四川省江由市人)負責指揮,上面有四班、五班和副班長張延景帶上去的我九班。戰鬥異常激烈,我的戰友們用手榴彈、衝鋒槍和爆破筒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衝鋒。

  6號哨位我副班長張延景與馬洪春被炮擊中犧牲,離敵人只有7米遠的6號哨位四班長成玉山在衝出洞口救援時嚴重受傷,但仍然爬到了排指報告情況,使上級知道了戰鬥的狀況。防守在6號哨位洞口的我班山東茌平戰友吳東梅和戰友們一起打退了敵人第二次衝鋒後,正在收集手榴彈和子彈,突然洞口落了一發重炮彈,洞被炸塌了,吳東梅同志也壯烈犧牲了(由於戰鬥激烈,遺體幾天後才擡下來,炎熱的天氣,遺體都發泡了,頭大如鬥)。正在射擊位置防守的戰友韋昌進,正緊盯着敵人的動向,突然一發炮彈在他的前面爆炸了,他只覺得左眼發熱,用手一摸,一個肉球掛在臉上,他知道自己的左眼球被炸出來了,連忙用手把眼球朝眼窩裏一塞。這時敵人的第三次進攻又開始了,整個6號哨位就只有他一個人了,增援的戰友又上不去,通信也失去了聯絡,這使從前沿哨位到軍指都非常緊張,指揮員們一邊組織炮火壓制敵人,一邊指揮前沿所有的無線電臺,注意尋找6號哨位的信號。上午10點多鐘,處於半昏迷狀態的韋昌進慢慢地清醒了一些,他看到張牙舞爪的敵人離他越來越近了,連忙用手摸到861電臺,一邊用微弱的聲音向指揮所呼叫:“向我開炮!敵人上來了,快向我開炮!”一邊把準備好的手榴彈和爆破筒投向敵羣,首先接到信號的偏馬炮觀迅速向指揮所報告,並傳到了前沿各指揮所。爲了既保存我們的戰友,又守住我們的陣地,指揮所命令前沿的小炮(60炮)標定射擊,以6號哨位爲中心向外圍延伸射擊,把6號哨位保護起來,把敵人趕到離6號哨位較遠的地方,再用較大的炮射擊,並當即給韋昌進記了一等功,要求前沿指揮所要把命令傳達給韋昌進,要求他“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守住陣地”。就這樣,我的戰友韋昌進在6號哨位堅守了整整一天,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牢牢地守住了陣地。直到晚上,乘着夜色增援上去的戰友李書水、張元祥,才找到他把他從陣地上擡了下來。

  60炮射擊區域

  由於戰鬥激烈,我沒有離開左六號高地,一直在左六號高地堅守,完成自己的使命,晚上得知情況,如此傷心震撼!是記!

  1

  十月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