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感覺是個很玄的東西,在你不是木耳的前提下,影響聽感的有感情,音源,設備及環境。

我是從八十年代末開始聽流行音樂的,第一盤磁帶是爺爺帶著我在鎮上買的,當時在小虎隊和黑貓警長倆之間糾結了很久,最後還是把小虎隊抱回了家,用老爸聽英語的國產錄音機聽的,從無到有這個過程,就像初戀一樣,印象一輩子忘不掉。

後來上小學,聽歌用的是復讀機,後來有一個同學買了一部愛華最基礎的隨身聽,借來聽了一耳朵就忘不掉了,那是正版的邁克傑克遜的《Off The Wall》,當時整個人都聽傻了,沒想到還會有如此美妙的立體聲,這個聽感是一次極大的提升,播放設備是一部分原因,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原裝耳機的質量太好了。

初中畢業有了自己的松下超薄線控隨身聽,科技感爆棚,橙色背光,然而聽感的提升並沒有多明顯,那時磁帶買的也多起來了,打口的,盜版的,正版的之類,什麼都聽,那時也不懂啥hi-fi,稀里糊塗就到了高中。

高三省吃儉用加上家裡贊助,升級到了CD機,也許是虛榮的因素,畢竟學校里有CD機的人少,就再也沒有買磁帶了,稍後換了一個飛利浦的掛耳式耳機,聽歌的類型也比雜了,搖滾,金屬,電子,流行什麼的通通往耳朵里招呼,感覺又是一次較大的提升,這一次我覺得是心理因素佔了一半,設備因素佔了一半。

大學升級了兩次,第一次是MD,天天在電腦上錄小碟,然而來源有的是正版CD,有的是盜版CD,參差不齊,換了一副Koss的耳機,後來又換了森海塞爾,聽感有提升,但是從設備更新得到的震撼程度已經很小了,更多的驚喜是從歌曲本身來的。

大學末期把複雜的MD換成了Ipod,也算是劃時代一個飛躍吧,沒趕上第一波Ipod,托朋友從國外帶了一個Ipod mini,自己感覺騷氣極了,又是戀愛的時節,光臭美去了,那時候的mp3質量也是一般般,容量也很有限,更多的是注重設備本身,而聽感現在回憶起來並沒有很深刻的印象。要相比第一次站在街邊聽小虎隊的感受,自然是那時候強烈的多。

畢業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還是聽的ipod,或者用電腦千千靜聽,Foobar之類的,聽感在這個階段的一次重大提升是第一次接觸降噪耳機以及UE入耳式耳塞。現在回想起來並不是因為所謂音質有多麼巨大的提升,而是通過隔絕外部噪音,讓我在室外獲得了近似於安靜環境聽歌的感覺,這就是一個巨大的不同,帶來了極大的滿足,很多之前聽過的老歌似乎又煥發出了活力。

再往後就是音源和設備的慢慢升級,畢竟不能和大神比,我也算不上發燒友,斷斷續續換了一些頭戴式耳機,嘗試玩玩小箱子,一直到現在用手機APP聽歌,又逐漸變得更關注音樂作品本身了,音質過得去就可以了,現在在外面也就是用手機自帶的耳機或者一個過得去的降噪,室內就用一對小箱子聽個響,嘗試著聽幾乎所有類型的音樂,但是似乎也不容易找到當初聽磁帶機的感受了。

我不是技術黨,沒有對這門學科相關知識做深入了解,也不敢在這裡妄談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的優劣。上面這些分享給各位的文字,也許只能代表某些伴隨隨身設備發展的時代中普通人的經歷,也許只能代表我自己,但也算是一種感悟。

回到問題上來,就我個人而言,設備伴隨時代進步給我帶來的聽感提升是在逐漸弱化的。每一次的從無到有對我的衝擊是相對較大的,例如從沒聽過隨身聽到真正聽到,從普通國產紅藍耳機到正品日本耳機等等,這幾個關鍵節點正好是伴隨著磁帶而來,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覺得磁帶好聽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讓大神見笑,請杠精嘴下留情,手機碼字未勘誤,如有錯誤請各位多包涵,謝謝。


第一次買真正意義談得上音效的是在大學買的松下隨身聽RQ-SX91,還記得當時興奮的心情。揣著巨款800元(幾個月從牙縫裡省的),去了一家同學介紹的走私店,他的也是那裡買的,講了半天價就便宜了十塊錢,不過也好開心啊。

那科技感的線控,纖薄的機身,實用的外掛,帶個耳道突出的耳塞,無不讓我興奮。

第一次用他聽歌簡直無以名狀,底噪抑制,歌間靜音,自動翻面,快速上一首下一首。。。

音質是震撼的,在那以前真的沒聽過這種音質。清晰的唱腔,富有彈性的低音,關鍵是,低音強了,其他東西還是很清楚!

現在的前端和耳機都是比較好的,音質絕對是更上一個台階,可是當初那種震撼是沒有了。

前幾天升級了有平衡口的前端,還是小小的興奮了一下,不過和上面的感受不能同日而語。


「現在電子產品那麼先進,音效卻是不及當時」,這是一個偽命題。首先,我是一名音響發燒友,更是一名DIY發燒友,超過30年的發燒經驗,從以前模擬時代的磁頭放大器到數碼時代的DAC解碼器、晶體管前級、電子管前級、晶體管後級、膽石後級、信號線、喇叭線、音箱都能獨立設計並製作,模擬年代,用松下的AN360製作的磁頭放大器,打敗眾多的名牌廠制機而贏得口碑。

但磁帶模擬設備有致命的弱點,本底噪音非常的大,普通的機器的信噪比只能達到30-40db,優秀的50左右,頂級的錄音棚設備也不會超過70;動態比較差、失真比較大,即使用上廉價的杜比B或昂貴的杜比C系統也未能取得好的效果,天價的杜比A系統只能是錄音棚設備,磁帶系統太容易受影響了,磁帶的質量、磁頭的磨損、清潔度、方角位及錄音等等都會損害音質,我收藏的帶子中音質最好的是一盒飛利浦出的保羅-莫里哀音樂和寶麗金出品的一些帶子,但也只能是封存收藏,1996年以後再沒聽過磁帶。

有人會說:認為磁帶不如CD好聽的,肯定是沒有聽過優質磁帶和優質播放設備播放磁帶的聲音,如果聽過開盤機和金屬帶的聲音會馬上否認CD是最好聽的。這種說法其實也不準確,應該說頂級的模擬系統和頂級的CD機都能完美的還原聲音,優秀的CD機,你也絕對聽不出所謂的數碼聲。家用磁帶機的聲音,其實將普通CD機將高低音進行衰減後差不多或更差,現在玩家用磁帶機的只是一種情懷,但聲音確實不敢恭維,就像人捂住嘴蹲在地上唱歌的感覺,玩開盤的也只是擺顯,只是有客人來的時候讓你聽一會兒,試問有多少人每天都會聽開盤機2-3個小時的?軟體有多少?來源又如何,難不成是通過CD轉錄的?那就更可笑了。

當然,廉價CD機的聲音確實存在很多缺陷,但不能就此武斷地認為CD機比不上磁帶的聲音,有動手能力的發燒友,完全可以通過合理摩機對CD機提升,在我的摩機經驗里,最能獲得完美效果的是飛利浦950-951,解碼是DAC7,也就是SAA7350+TDA1547,沒摩過的,只能用中規中矩來說,高音不刺耳,低音不渾濁,人聲也比較自然,但給人的感覺總是不到喉不到肺,總缺點什麼,但英國的deltec公司同樣的卻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關鍵來說不是1547不好,而是用不好,1547晶元不但左右聲道獨立,並且數字和模擬的電路都是獨立的,用同一個電源為這麼多電路同時供電,當然出不了好聲音。

我現在用的系統是飛利浦CD951(加四個變壓器摩過,兩個為模擬輸出的左右聲道,一個為TDA1547解碼晶元的數字供電,一個為TDA1547的模擬供電,全部使用有源伺服電源,機內所有跳線全部用特氟龍外皮的單支銀線換掉)+自製的膽前級(SRPP電路,分體電源,四個變壓器,左右聲道高壓240伏穩壓各一個,燈絲左右聲道各一個,國產的6N11J已能獲得完美音效,淡淡的聲音更有磁性)+自製的晶體管後級(兩個變壓器左右聲道獨立供電,差分輸入,輸出管2SC5200、2SA1943,無保護電路,開機無衝擊)+自製兩分頻實木全封閉音箱(低音為惠威的D6,高音為鋁帶,分頻器自製,經過近一年的調試取得完美效果),所有信號線、喇叭線全部用單支特氟龍外皮的銀線編織,全套系統輕鬆挑戰10萬元級設備,也絕對沒有什麼數碼聲。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美化過去,不管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在於,那是我們的過去,哪怕那時候並不太好,但那畢竟是我們小時候的經歷,或者,那是我們的青春——而小時候或者青春總是美好的。

問題中說卡帶的效果音效絕佳,比得過現在的音響設備,我不敢苟同。

客觀上說,科技進步是硬道理,如今的好耳機和好音響,其效果肯定遠遠超過當年。只不過我們現在幾乎沒有機會再聽到卡帶隨身聽,就想像那種音效非常動聽。

不過有一點我相信,卡帶隨身聽最早給人的耳力上的衝擊是巨大的,這種衝擊真的有可能勝過多年之後再聽其他耳機。

在聽到隨身聽耳機之前,我們聽到歌曲都是通過廣播和電視,我們的耳朵從來沒有那麼近距離地聽到歌曲。而當那些熟悉的旋律響起,但卻是近距離衝擊耳膜的時候,我們的體驗是從來沒有過的,因此也是印象極深的,以至於多年之後想起那一刻,仍會感覺到一絲絲震撼。

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次用隨身聽耳機聽歌的時刻。我在上初二,有同學拿來一台隨身聽,課間時候他讓我戴上聽聽,說你感受一下是什麼效果。戴上耳機,按動播放鈕,音樂噴薄而出,就好像要將人包圍和融化,那一刻我才認識到,原來還可以這樣聽歌。

依我們那時候的物質條件,現在來看那台隨身聽和耳機都非常廉價和低級,但它給當時眼界不夠的我們的確帶來了全新收聽感受。但如果說起實際效果,它比現在的靜噪耳機不知差了多少級別。

你可以肯定主觀上舊時的美好,但也要承認客觀事實。


因為模擬設備成本太高,磁帶和播放設備都比數字產品高很多倍,一張CD唱片製造成本幾毛錢可以了,但是一盤優質磁帶成本是CD的很多倍,很多人以為CD比磁帶好聽其實是錯了,優質的磁帶音質比CD好,因為市場上劣質磁帶導致了人們對磁帶的誤解。

磁帶是模擬信號聲音是連續的,聲音沒有那麼冷。說磁帶不如CD好聽的朋友肯定是沒有聽過優質磁帶和優質播放設備播放磁帶的聲音。如果聽過開盤機和金屬帶的聲音您會馬上否認CD是最好聽的。

機械部分成本就是mp3播放器的好多倍


首先,謝謝邀請。

在數字音樂統領全球音樂產業的今天,我們的聽歌方式已經和十幾年前有了巨大差別。如今是移動設備的時代,手機成為了絕對的主流,對音質有更高追求的用戶則選擇HiFi播放器。而曾經帶給70和80兩代人無限回憶的磁帶,已然成為了一段歷史。

如果你用過磁帶,那麼你

至少已經到了奔三的年齡,如果在你家裡還能翻出幾盤磁帶,那麼你的孩子也許都會打醬油了。80後是受磁帶影響最深的一代人,我們從小所能接觸的音頻設備就是錄音機和磁帶,後來又有了Walkman和「打口帶」。如果你也曾有過為了讓隨身聽省點電,用鉛筆手動倒帶的經歷,那麼恭喜你,我們都老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世界上第一盤磁帶早在1928年就誕生了(由德國人研發),之後陸續誕生了磁帶錄音機、雙聲道錄音技術、多軌錄音技術...但磁帶和錄音機的體型一直都很巨大,無法實現便攜。直到1963年的8月30日,改變磁帶(音樂)產業的飛利浦公司,為世人帶來了第一盤小磁帶,音樂也第一次可以裝進口袋裡了。

隨著5年後(196

8年)全球第一台隨身聽的誕生(飛利浦el 3302),正式開啟了磁帶40年的輝煌歷史,當然還有兩代(三代)人滿滿的回憶。不管你有沒有用過磁帶,今天我們都將乘坐時光機回到過去,重溫那一盤磁帶的故事....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進如了二十一世紀,科技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首先是MP3的出現迅速取代了卡帶隨身聽,因為其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等很多因素而被人們喜愛。

之後,手機的出現,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出現,又迅速的取代了MP3,智能手機功能更多,播放歌曲,播放視頻,打電話,迅速滿足了廣大客戶的需求。而且,智能手機發展到現在,尤其是從2016年開始,許多聽歌軟體開始收費,流行的歌收費,好聽的歌收費,經典的歌收費,下載個高品質的歌還需要開個會員。

所以說,不是絕佳的音效找不到了,而是需要花更多的錢了。不過,也許卡帶隨身聽也是一種回憶,畢竟也承載了那幾代人的回憶。回憶的歌曲是最好聽的吧……時光一去不復返吶


話說數字音頻和模擬音頻我是真正的體驗過一次。音展上唱片用同一錄音第一版的開盤,黑膠,SACD碟在同價位上的播放器和同一套系統上進行播放對比。最後得出的聽感是:

SACD(數字音頻):細節很豐富,層次感很好,但是人耳可以感覺樂器的過後泛音有斷續,還可以感覺到音頻的不連續感總感覺確實一份真實。

黑膠唱片:樂器的延伸和過渡非常好,樂器的表達很到位。小提琴琴弦的摩擦感真實的呈現出來。問題就是背景會有唱針摩擦留下來的底噪。

開盤帶:樂器的呈現和黑膠一樣很到位,特別低音大提琴琴弦撥動的震動感可以清晰的把輪廓刻畫出來(這個是SACD完全感受不到的)。

最後大家一致結論就是——

開盤>黑膠>SACD。

SACD數字音頻的代表給人感覺就是細節層次好,但是缺乏真正的樂器的真實感,最後無法讓人投入進去。所以適合聽聽現代音樂。

黑膠和開盤雖然細膩度不夠SACD,但是出來的聲音反而是最真實的。那種真實的聲音很容易把人帶入音樂里。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搞清楚模擬音頻和數字音頻的區別

聲波是由機械振動產生的,當聲波進入人耳,鼓膜發聲震動由神經傳向大腦,而後就反應為聲音。

模擬信號:模擬信號是指信息參數在給定範圍內表現為連續的信號。 或在一段連續的時間間隔內,其代表信息的特徵量可以在任意瞬間呈現為任意數值的信號。所以模擬信號是連續的,聲波就是機械波,話筒把機械振動轉換成電信號,幅度的直觀感受就是聲音的大小:如圖:

數字信號:數字信號指自變數是離散的、因變數也是離散的信號,這種信號的自變數用整數表示,因變數用有限數字中的一個數字來表示。數字信號是用兩種物理狀態來表示0和1的。即通過採樣和量化,把模擬量表示的音頻信號轉換成由許多二進位數1和0組成的數字音頻信號,如圖:

模擬音頻的記錄就是通過唱片(LP)表面的起伏跌宕(當然細小到你很難看見)或者是磁帶上的磁粉引起的磁場強度來表示音箱上振膜的即時位置,比如說,當唱片表面在某一時刻比前一時刻的紋路呈下降趨勢時,音箱上的振膜就會向里收縮;如果呈上升趨勢,音箱上的振膜就會向外舒張。他們兩個在理想情況下呈比例關係。

而實際上所謂的雙聲道,單聲道就是指需要記錄幾個信號,你可以理解為,如果是雙聲道的磁帶,那麼在記錄同一時刻(磁帶上的同一個位置)會有兩個軌道,一個負責記錄左邊耳機振膜的位置,一個負責記錄右邊耳機振膜的位置。以此推類,多聲道的模擬信號也可以這樣實現。

那麼模擬音頻轉化為數字音頻的過程是怎樣的?實際上模擬音頻與數字音頻的區別就是連續信號與離散信號的區別。連續信號的特點是連續,比如唱片,比如磁帶,磁帶在播放時磁帶的移動是連續水平移動的,唱機的唱針在唱片上運動時是連續變化的。這意味著信號不會失真,但是保存這樣的介質就會非常困難,比如說唱片會磨損,磁帶也會老化。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將這些模擬音頻的信號保存起來呢?目前人們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用數字來記錄下這些信息。這些模擬信息一旦被數字保存當然就方便多了,比如說,數字可以被永久的保存,圓周率的數字再過多少年也不會改變,不會磨損;比如說,數字可以被傳輸。


96年買的第一台隨身聽:索尼WM-FX101收放機,馬來西亞產。這個只基本型本身不帶mage bass重低音,後來查看電路圖發現有這個功能但沒裝上,於是通過摸索將自動音量限制功能開關取消,將重低音改成在這個開關上實現了兩個檔位重低音,改變不同的電阻值能發出不同頻率的低音,同時高音也得到提升,那時感覺簡值比撿了1000元還爽。當時用銀愛華還是金愛華耳機,好像是V14 型號。後來又買了好幾個隨身聽,型號不記得了。20多年前,想想時間過的真快。!


其實不是這樣的,如同豬肉,困難時期能吃飯有肉太好了,但是現在豬肉有什麼好吃呢。

早年也是音響愛好者,從技術角度說說磁帶的不足。1、高頻段有絲絲的雜訊,才有後來杜比開發的降噪技術來改善。2、高頻不能完美重放出來,受制於民用產品考慮成本,磁帶的播放速度偏小,要完美表現高頻需要磁頭的拾音隙縫做得更小,但是工藝要求高。所以好的音質要好的進口磁頭。開盤機轉速高很多,錄音棚的母帶音質還是很好。3、主導軸轉動的穩定性會導致聲音抖動。抖動厲害的可以可以參考歷史紀錄片里的講話,好像口裡含了一口水。抖動小的機器需要大的飛輪,卡座機都有大飛輪,而且電機是單獨使用。同樣的開盤機轉速提高後,對抖動會不敏感。考驗這個的,聽小提琴最明顯。

這3個指標在cd出現後都輕易解決。磁帶在高端卡座播放後,能夠打敗數字音頻的估計只有中頻段的人聲細膩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