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些年來,中國幾乎沒有什麼文學大家出現呢,在露珠看來,主要因為這幾點原因:

一,網路文學的興盛繁榮,致使文學表面繁榮,但整體質量下降。

網路文學的興起,網路寫作的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寫作,但同時,也再難出真正優質的好作品了。

以前的許多作家,都是專職寫作,他們有國家提供的工資和待遇,不需要考慮吃飯問題,所以,可以靜下心來,按照自己的寫作節奏進行文學創作,也因此,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擾,無論是寫作散文還是小說,都是寫一部是一部。

現在的網路作家乃至寫手,有很多也都是專職寫作的,但是與傳統的專職作家的最大區別是:老作家們有後勤保障,而網路作家和自由寫作者,只能靠作品吃飯,沒有其他的收入。這就逼迫著網路作家,快速出作品,快速將作品變現,快速追求出名,以博取更大的寫作收入空間。

在這樣的前提下,試問,還有幾人能耐著性子,蟄伏几年甚至十幾年,只為創作出一部偉大的作品?

不要笑話自由作者和作家為金錢折腰,他們(包括我在內)首先需要吃飯,需要生存啊!結了婚有孩子的還要考慮養家問題。

二,微信平台以及其他手機APP的發展,所帶動的手機閱讀的興起,致使人們改變了以前的閱讀習慣,開始了全民手機閱讀的生活。

由於手機屏幕較小,所以,不太適合閱讀有深度、篇幅又很長的文,所以,微信平台以及其他APP上的文章,多半篇幅較短,而且一兩句話就分段,文風也以輕鬆幽默或勵志雞湯為主,這樣,讀者看起來不累。

在這樣的閱讀大環境下,寫文章就力求通俗易懂,你寫得過於深刻,過於文學化了,沒有幾個人會喜歡看。

三,「知識變現」的理念和風潮,讓很多人變得浮躁,變得躍躍欲試。

不管是從事文學寫作的,還是其他行業的專家牛人,大家都被一股叫做「知識變現」的潮流所吸引,所裹挾,幾乎無一例外。

無論是傳統作家,還是網路作家,現在紛紛進駐各大平台,追求「知識變現」。

而要追求知識變現,就要寫出吸引讀者的文章來。可是文學說到底,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在中國還是外國,都是一個小眾的東西,你要想把一個小眾的東西,變成一個大眾都喜歡看的東西,只能是把專業的通俗化,把深奧的簡單化,把嚴肅的娛樂化,這樣,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粉絲和讀者,才能實現自己「知識變現」的夢想。

加之這本就是一個消費娛樂時代,文學作品也成了一種文化消費產品,尤其是在網路上和手機上閱讀的,以青少年居多,年輕人自然是更喜歡看一些輕鬆娛樂不枯燥的東西。

所以,作者和讀者相互影響著,改變著,就導致了現在有文學名家,但是少文學大家的文化現象。


①環境使然,僅此而已!中國現在出不了大家,但也不是沒有大家。一些大學裡面還是有很多默默無聞的牛人,只是時間沒到機會沒到,無法脫穎而出,亮相於世人面前而已。

②還有很多回答,看了很好笑,把文學大家等同於小說家和作家,真的令人捧腹不已。這是兩個概念,請不要自動畫等號。

③現在來說說,中國如今為什麼出不了牛叉的小說家。現在活躍在中國文壇上的一批人,基本都沒有80後的,現象很奇怪,原因很悲哀。

1、首先,你得搞清楚中國的教育模式,中國的教育是應試教育,沒有任何學校里會開一門正式的寫作課程,系統的教授學生專業的寫作知識。從古至今,皆如此。如果你和西歐美帝對比一下,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不能再奇怪的現狀:中國的如今活躍的牛逼作家,大多數都沒有上過學,沒有受過很專業正統的高等教育,而美帝和西歐則不同,他們的作家清一色都是大學裡的教授級別和獲過普利策的牛逼記者這些精英。你比如剛拿諾獎的莫言,人家其實小學都沒畢業。

覺得很奇怪是吧,的確如此,真相是,中國的作家,建國後崛起的一批,他們之所以成為作家,靠的是強烈的自發性!也就是強烈的個人意志和個體願望!與外物無關,單純的就是他們想寫而已。所以才多看書,多動筆,外加一點天賦,所以水到渠成,而在中國也確實沒有很多的競爭對手。

2、第二點,祭圖。明眼人一看便知。

看懂了沒有?簡單說,就是沒有土壤沒有土壤啊。我們家本著不鼓勵不打擊的原則,讓你自己成長。但是你想出閣,想成名,真的太難了。本朝可是擁有13億人口的大大國啊!無論在歷史上任何時代,都不乏牛人強人。難道現在人口多了10幾億後就智力退化了嗎?No !我朝如今這個時代,牛人還是很多的,但是他們只能學諸葛亮,是龍是狗你都得卧著。你就是熬到死,也沒你出頭之日。

自民國以降,開國穩定以後,大概80年代以後吧,文化曾一度繁榮過,那也是一個時代使然,但是那個時代出來的人,至今仍然是我朝文壇的元老級人物,但是你看看他們寫的都是什麼,你就明白了,他們寫的都是鄉土啊鄉土,鄉土文學,反應那一時期獨有的各種現象。

如今,以前,你想出名,必須要在省級別的作協刊物上發表作品吧,但是每期那麼多人排隊,光是作協就那麼多人了,輪的上你這種無名小輩嗎?再說你若不是鄉土,根本沒人鳥你。

而且我朝文學刊物,文學獎項,寥寥無幾,而且好像一直以來都被那些元老佔據著。新人沒機會的啦,你再有才又能怎樣?回家學卡夫卡吧。

後來如韓寒郭敬明之流,是趕上那個什麼萌芽雜誌和新概念作文大賽了

現在,火起來的那批人,今何在,馮唐,都是網路出身,寫網路小說啊,或者是在今古傳奇寫武俠出身。

要不然你是名人,明星,粉絲無數,你就是寫的是屎,還是會有很多很多人崇拜你的!

比如那個寫公眾號的咪蒙,人家是正經中文碩士,又在南都做了10幾年記者。沒才嗎??不會寫嗎??就這樣她沒紅之前,還在豆瓣寫了5年沒人看的口水文。然後做了公眾號以後?雖然大紅了大紫了,也賺了大把大把的銀子。但是她寫的又是什麼?毒雞湯?喪?有價值?文學性?扯淡!!那就是文字垃圾!她是在浪費自己的才能!她就是暴殄天物!但又怎麼樣呢?有一大票人喜歡看啊,篇篇10萬加啊!能賺錢啊,一條廣告費都68萬,助理月薪5萬啊!你行嗎??你行你也上啊!現在那些什麼摸摸頭,我不我乖,我在未來等你的書賣的就是特別特別火啊!!

所以你想出道??別搞笑了。一般人沒那種機會和運氣的。首先你得牛逼,然後你運氣要好。你還得不懈努力不懈奮鬥!

不然,你還是學我吧,天天去碼10000字寫網路小說吧,賺全勤吧。然後期待總有一天會出頭的,然後轉行寫純文學?

扯淡,賺錢最重要好不啦???!!

3、然後關於網路小說,真的其實想說算了吧還是。網上像我一天能寫一萬字的,很多人的。世界上再多產的暢銷書作家,一年最多寫一本兩本書,40萬字左右,一本書大約400頁左右。哪個作家沒事就搞一本上百萬字的超長篇???除了我國,真沒看到幾個。而且網路小說要求的就兩個字快,新!省掉一切文學因素和技巧,單純就是文字堆砌刺激什麼都不懂的人的原始官感,如果可以涉黃,估計都會去寫黃的。所以現在才會有一種言論盛行,我朝現在是全民寫作無人閱讀。所以啊所以,莫言不會沒事捧著一本《仙凡大帝》猛看的啦,洗洗睡吧。

國外的通俗文學能那麼牛逼,原因第二點交代過,其次,人家的寫作功底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你可以自己去看看《哈利波特》《魔戒》《冰與火之歌》的作者,都是牛到不行的人,還有他們深諳寫作之道,文字功底真的也牛到不行。就是一開始很多人鄙視的傑克羅琳,人家也是大學文學教授,OK?還有托兒金,簡直牛的不要不要的,還有馬丁,橫掃歐美所有小說大獎,被稱為新世紀的海明威!你以為他們都是偶然成名的網路小說家,擺脫,別逗了,哪有那種好運氣。

這裡吐槽下《三體》和桐華,真愛粉不要噴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三體雖然被吹得那麼火,但是三體的文學功底和寫作功底真的不行,你自己去看一遍就明白了。很多人說三體牛,一方面是三體的宣傳團隊做的好,一方面是他拿了大獎。桐華,最早的一批網路小說家,北大畢業,但是你看看他的小說,我雖然也是桐華迷,但是覺得她有點暴殄天物了,浪費了自己的才能,或者她本來就沒有什麼能力。

4、人要吃飯啊,在人民總體文學素養,文學土壤,不如別人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吃飯,要養老婆孩子啊先。所以網路才給予了無限的可能。其中之一就是快速的變現功能。

5、其實日本的文學繁榮現象很值得我們研究一番,有懂的大牛,可以評論區說說,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啊


問題提得不好,應該問:為啥現在出不了漢賦大家、格律詩大家、古詞曲大家、古白話小說大家……答案是,沒必要嘛!況且,現今的社會和教育形式並不能批量生產這類需要經過嚴格的古文學&古文化訓練的古文字工作者抑或古典知識分子。


任何時代都有文學大家,只是時代不同,作品流傳廣度不同。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學大家的作品都是經歷了年代的考證,是文化的積累與傳承。那個時代,從事文學創作的是小眾群體,整體素質很高,因為文筆不好是很難養活自己,所以只有有才華的人才會從事文學創作。而現在是文化繁榮,提倡全民閱讀;幾乎人人都是寫作者,人人可以出書。所以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應運而生的創作平台遍地開花,只要肯努力,能堅持,普通人靠寫作成為作家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時代在發展,順應時代需求的文學也會應運而生。不能以過去的評判標準來為當下的文學作品蓋棺定論,也許幾十年以後,當代的文學作品在後人看來都是經典作品,而他們那個時代的文學形式是超我們想像範疇的。


其實就一條:需求不足!為什麼同樣是姚明,在CBA和在NBA的薪水和影響力卻不同。你說喬丹會什麼,他打籃球創造了什麼,他那麼偉大是因為很多人願意看願意買賬。看看中國現在什麼人在瘋狂賺錢:1.某女演員摳圖出演電視劇片酬一億。2.某女LOL主播與某平台簽約三年合同一億。3.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獎金800萬還是老外給的。看出來市場在哪了嗎?看出了青少年在哪了嗎?我們的孩子現在願意一個月看一本小說的還有多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