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懷路情思

3月5日,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周恩來紀念館,看到了西廳的牆壁上,有一行蒼勁的大字「俯首甘為孺子牛」。我一下子明白了,這是魯迅先生的詩句。敬愛的周總理不正是人民大眾的一頭牛嗎!

我漫步在永懷路上,陷入了無限的沉思中。那句「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和血」的詩句,不正是周恩來精神的體現嗎!

1910年,周恩來在東北受到一些新思想的教育,愛國思想逐步抬頭。1911年春的一次課堂上,當老師提出「為什麼而讀書」時,其他同學都爭先恐後的回答。有的同學說是為了升官發財,有的同學說開店做賣買,還有的同學說是為了收田租記賬……這時周恩來站起身來響亮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表現出了少年周恩來胸懷大志的愛國情懷。

1913年,周恩來考取了天津私立南開學校。在學校學習期間,他還和同學們一起,組織敬業樂群會,參與「文明戲」的演出。他在體育方面也是一名活躍分子,跳高成績1.6米,是個深受老師器重、同學們佩服的好學生。1917年,周恩來從南開學校畢業,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決定東渡日本。行前,他寫下了波瀾壯闊的詩篇: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全詩表達了周恩來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不惜赴湯蹈火。

1958年夏天,家鄉人民懷著對周恩來總理的無比熱愛,曾送給周總理一包淮安茶饊、藕粉、蓮子、工藝品以及針織品。周總理收到之後,隨即讓國務院總理辦公室的秘書寫了一封回信,信的內容明確指出:「你縣送給周總理和鄧大姐的茶饊、藕粉、蓮子、工藝品以及針織品已收到了。你們對周總理和鄧大姐的熱愛和關懷,他們是知道的。但是周總理和鄧大姐認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準送禮的情況下,你們這樣做是不好的。現在周總理和鄧大姐從他的薪金中拿出100元,作為茶饊、藕粉、蓮子和工藝品價款寄給你們,其它針織品以後方便再帶給你們。」為防止再送,還隨信將一份《中共中央關於不準請客送禮的通知》寄上。後來總理還專門作了批示:「特別要求江蘇省委、淮陰地委、淮安縣委負責同志要認真閱讀一下。仔細研究,並望嚴格執行。堅決按中央文件精神辦。」

1955年4月18日周恩來出現在萬隆會議上,他是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發生後的第五天,出現在險象環生的雅加達瑪腰蘭機場的。他是拖著剛剛動完手術、健康還未恢復的病體來開會的。亞非會議使帝國主義在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新中國的企圖破產。十年浩劫,周恩來向並肩戰鬥幾十年的老戰友傾吐了內心深處的信念: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我不入虎穴,誰入虎穴?他以入虎穴,下地獄的勇氣,與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直到耗盡最後一絲精力。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終因為國為民操勞過度離開了人世。每年的3月5日,總會有許多人去周恩來總理紀念館獻上一束鮮花,寄託他們的哀思。

我漫步在永懷路上,透過桃花垠碧波蕩漾的湖水,看那巍然屹立的像是牛車棚樣式的周恩來紀念館,心裡總默念著那句「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血」的詩句。

(《淮安區報》授權周恩來紀念網轉發)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