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論】20、「原筮」與「復筮」

在通行本周易卦序中,乾卦排在第一位,所用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坤卦排在第二位,所用天干為己庚辛壬癸甲,兩卦合一是一個完整的周期。由於坤卦是乾卦的顛倒,所以我們把乾卦就叫坤卦的「原筮卦」,把坤卦就叫做乾卦的「復筮卦」。

「原筮」一辭,出自比卦辭「原筮元永貞」,比卦在周易卦序中排第八位,所謂「原筮」是指師卦,「原筮元永貞」的意思是師卦的初爻只改變所代表的時間,當然也改變運行的方向,但不改變位置。根據比卦辭的這個提示,我們把師卦就叫比卦的「原筮卦」,而把比卦叫做師卦的「復筮卦」。

「原筮」與「復筮」具有普遍意義,推而廣之,依據周易通行本的卦序,六十四卦還可以分為這樣兩類,一類叫「原筮卦」,另一類叫「復筮卦」。我們把周易卦序中所有排在奇數的卦都叫「原筮卦」,所有排在偶數的卦都叫「復筮卦」,乾卦排第一,是「原筮卦」,坤卦排第二,是「復筮卦」;屯卦排第三,是「原筮卦」,蒙卦排第四,是「復筮卦」,如此等等。

「原筮卦」的共性是所用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復筮卦」的共性是所用天干為己庚辛壬癸甲。

大抵「原筮」為本,「復筮」為末,所以多數特殊的卦變,發生在「復筮」階段。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