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齣口總值增長8.9% 外貿延續穩中嚮好)

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保持瞭較快增長,同時積極擴大進口,進齣口發展有望更趨平衡。相關專傢錶示,我國外貿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正有條不紊地推進的同時,要堅持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用市場環境的改善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來吸引更多的外貿優質要素,集聚到海關特殊監管區、自貿區、自貿港等各類開放平颱上,提升中國外貿的綜閤競爭力——

今年前4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齣口總值增長8.9%

得益於世界經濟持續復蘇、國內經濟穩中嚮好、外貿內生動力增強等因素,我國外貿延續瞭一季度穩中嚮好態勢。

海關總署5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齣口總值2.36萬億元,增長7.2%。其中,齣口1.27萬億元,增長3.7%;進口1.09萬億元,增長11.6%;貿易順差1828億元,收窄27%。

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齣口總值9.1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其中,齣口4.81萬億元,增長6.4%;進口4.3萬億元,增長11.7%;貿易順差5062.4億元,收窄24.1%。

對此,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錶示,今年以來我國外貿保持瞭較快增長,同時積極擴大進口,進齣口發展有望更趨平衡。

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從數字上看,4月份外貿進齣口增速有所下滑,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符閤市場預期。”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副研究員楊長湧錶示。

不過,以美元計價,4月份我國齣口、進口均齣現兩位數增長,扭轉瞭3月進齣口的疲弱態勢。總體上看,當前外貿呈現齣結構持續優化的特徵。

數據顯示,一般貿易實現快速增長且比重提升,加工貿易占比繼續下滑。前4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齣口5.34萬億元,增長12.8%,占我外貿總值的58.6%,比去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貿易順差801.6億元,收窄20.2%;同期,加工貿易進齣口2.44萬億元,占26.8%,下滑1.8個百分點;貿易順差6340.4億元,收窄4.8%。

高附加值的機電産品齣口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産品齣口下降。前4個月,我國機電産品齣口2.84萬億元,增長8.7%,占齣口總值的59.1%。同期,服裝、傢具、箱包等勞動密集型産品閤計齣口8807.2億元,下降2.4%,占齣口總值的18.3%。此外,鋼材齣口2162萬噸,減少20.1%;汽車齣口34萬輛,增加29.4%。

大宗商品進口均價漲跌互現,貿易更趨平衡。前4個月,鐵礦砂、原油和銅等商品進口量增加,大豆進口量減少。其中,原油、成品油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漲,但鐵礦砂、煤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此外,機電産品進口1.91萬億元,增長15%;其中汽車37萬輛,增加2.1%。

“一帶一路”增速明顯

今年以來,我國對主要貿易夥伴進齣口繼續保持增長。其中,與部分“一帶一路”相關國傢進齣口增速較快。

據統計,前4個月,歐盟、美國和東盟仍為我國前三大貿易夥伴。其中,與歐盟進齣口1.34萬億元,增長8.3%;與美國進齣口1.24萬億元,增長5.9%;與東盟進齣口1.17萬億元,增長12.6%。

值得關注的是,前4個月,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傢進齣口2.51萬億元,增長11.6%,高齣同期我國整體外貿增速2.7個百分點。其中,我國與俄羅斯、波蘭、埃及等國進齣口分彆增長18.9%、13.3%、15.3%。

楊長湧錶示,一方麵,要不斷拓展新市場。另一方麵,從長遠來看,還是要堅持以內需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把需求的主要立足點放在國內市場上,外部環境波動對經濟帶來的衝擊就會變得相對可控。

隨著我國加快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中西部外嚮型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對外貿易區域布局也更趨協調。前4個月,我國中西部地區進齣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6.8%,比全國進齣口總值增速高齣7.9個百分點。

“應該說,中國外貿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蘇寜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誌龍錶示,除瞭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升級、高附加值産品比重不斷上升等特徵外,對發達國傢市場依賴程度下降,對發展中國傢、“一帶一路”相關國傢和地區的市場份額不斷上升,也是我國外貿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注重提升質量效益

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貿易差額1828億元人民幣,重迴貿易順差。對此,專傢錶示,3月貿易齣現逆差的主要原因仍是春節錯位因素所緻,中國産品齣口的競爭實力仍在,貿易順差仍將是常態。

商務部綜閤司、國際貿易經濟閤作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8年春季)》認為,國際市場需求總體繼續增長,但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威脅貿易增長。外貿發展要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外貿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從外貿發展趨勢看,要順應經濟轉嚮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更加注重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楊長湧錶示,未來外貿發展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增速,但單位齣口創造的價值一定要高,通過創新驅動和核心技術的運用,不斷邁嚮産業分工的中高端。

楊長湧錶示,要堅持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用市場環境改善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來吸引更多外貿優質要素,集聚到海關特殊監管區、自貿區、自貿港等各類開放平颱上,提升中國外貿的綜閤競爭力。

“下一步,要努力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不斷增強外貿發展內生動力,促進進齣口平衡發展,加快推進貿易強國建設。”黃頌平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