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小竹炮、大鋼炮之牛的尼康長焦鏡頭選購----------------------------------------------------------------------------首先我想說明我分享的心得僅僅是自己的想法,也說不出什麼更專業的評價,只是一些感覺,肯定有不對之處也接受批評及指正,希望我的這種分享精神能夠感染到每一位看官,如有時間多一些分享交流,此文適合米少而燒,或者不希望過多投入而期待效果不錯的色友,如果覺得有所幫助請頂下帖子讓更多朋友看到,謝謝。以下均為本人原創,口水話很多,但句句真實,希望給選擇長焦的朋友一些參考,更多交流請加我Flickr:http://www.flickr.com/photos/kenwaylee嗯。。。廢話比較多在您怒槽爆滿前趕緊進入正題。。。---------------------------------------------------------------------------因為我與一家二手攝影器材店老闆較熟,因此測試了很多大家關心的尼康長焦鏡頭,以下一一說明,圖太多就不上了,包括鏡頭圖片,關心的話可以搜索下很好找。尼康AF DX 70-300mm F4-5.6 G 講起來真的很搞笑,我先是鐵定準備弄支普通的長焦70-300以應付偶爾的拍攝需求,此頭二手價格500左右,不帶防抖的那款,後來我拿在手裡連試也不想試了,我承認我還是有點以貌取人了,我也相信其實這個頭就完全可以滿足我的需求了,所以不好意思我就沒試。尼康 AF-S VR DX 55-200mm F4-5.6 G ED這個鏡頭是我曾經擁有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又出掉了的,哦對了,是和D60一起出了,1200大洋幾乎全新,直到今天我依然認為這個頭的效果我是非常滿意的,色彩以及焦外都好於很多非長焦頭,包括50 1.8 18-55什麼的,全程焦段全開光圈效果都不錯,在D60上對焦也很准,綽號小手雷,我這次沒有再次買是因為我似乎冥冥中有了更高的要求,呵呵~~畢竟55-200還是有著狗頭特質,說不清道不明的銳而發乾特質,否則我直接買500元的70-300了。尼康 AF-S VR 70-300mm F4.5-5.6G IF-ED這是我在店裡看到最新最新的一隻二手頭,老闆開價2900元,覺得價格可以接受就試了,回家看大圖確實令我吃驚的效果,相比55-200,因為焦段更長虛化能力和營造空間感的能力高了個檔次,成像上終於擺脫了狗頭特質,對於光線的控制也非常好,總之這個頭我會給予很高很高的評價,但遺憾的是小那點點的光圈沒想到區別那麼大,此為與XGP比較的後話按下不表。尼康AF 180mm/F2.8我相信中毒小胖子這類大光圈長焦的人不少,長焦大光圈所營造的空間感,立體感和景深效果是其他鏡頭無法企及的,玩到最後都是要入一支的,哪怕不久也許又出掉,既然中毒了小胖子AFS 200mm/F2,但我不可能考慮那個小3萬的傢伙,除非我瘋了,因此我盯上了180mm/F2.8,二手價格3500大洋,1/10的價格非常好的選擇,所以我其實是沖著店裡的這支頭去得,於是我試用了。我不知道用什麼其他方式來形容,不過油潤這個用爛的詞語只好再次使用了,它的銳利是舒服的,清晰的細節而不粗糙,一切都是滋潤細膩的,焦外柔和,我都是全開2.8整的,我認為大光圈就得用大光圈,否則幹嘛買大光圈呢?這個鏡頭拿在手裡感覺很好,很細小,很精緻,而且輕便,金屬感強烈,抽拉式遮光罩很方便,不知道為何現在的鏡頭都不這麼做了,真的很好恨方便。對於這支頭我很滿意,幾乎接近下叉的邊緣了,等等。。。再看看。。。尼康AF 300mm/F4在店裡我又發現了一個稀罕玩意300F4,用重慶話講細長細長殺傷力強,形狀很奇怪的好看,和180F2.8一樣的風格,只是長出一半,仍然很輕便,出於對328的熱愛和口水我想我似乎又找到個替代品,而店家報出的二手價格是3800大洋,應該很是超值。單從畫質來說300F4和180F2.8似乎差不多,都有牛頭的細膩油潤感覺,當然實際上我還是更喜歡180,因為300似乎太局限,打鳥仍然不夠長,而拍人幾乎是不可能了,要隔八丈遠。。。於是,我決定了放棄。當我再次拿回180測試的時候,我開始仔細的構圖,仔細的拍攝,甚至我用了F8這些光圈,後來我回家在自己顯示器上仔細的對比各級光圈效果和與其他幾支的對比,一切都是那麼滿意,似乎我該下叉了,但經過苦思冥想後突然發覺一個極度可怕而致命的事情——構圖,長焦的定焦若走動構圖那就不是像廣角和中焦一樣移動幾步可以解決的了,那得走很遠,實際上我不得不必須放棄這麼好的一隻頭,因為在體育館這些地方真是沒機會這麼做,懷著深深的遺憾我開始了再次對變焦的關注。變焦我首先槍斃掉N家最值得擁有的小竹炮(尼康 AF-S VR 70-200mm F2.8G IF-ED)、大鋼炮(尼康 AF-S VR 80-200mm F2.8G IF-ED據說成像是好於小竹炮的,並且極度威猛),還舍掉那支(AF VR 80-400mm F4.5-5.6D ED),一是因為價格原因,二是因為有替代品小鋼炮(尼康 AF 80-200mm F2.8D ED)~~我的目光重點落在了三代的小鋼炮身上。尼康一代、二代、三代小鋼炮(尼康 AF 80-200mm F2.8D)關於這三代的區別網上已經有了很多了,我不再詳細說了,只是想說經過我的親自試拍比較畫質確實是一模沒二樣,小鋼炮的全開2.8比不上180這麼銳利,但也是夠了,在使用上變焦明顯方便了很多很多,這一點點畫質的犧牲是值得的,再說焦外,我沒看出差別,同樣的柔和、漂亮,當然這是我的粗淺拍攝測試,並不說明一點沒有,應該是有一點的。但有一點讓我堅定了入一代的決心,就是三代200毫米跑焦的問題,我也碰到,但我在一代上面卻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對焦雖然談不上多快,但體操比賽我是拿下了,而且很准,全程焦段沒有出現迷焦、失焦或者焦點前後移位問題,我的機身是D90。關於價格,三代小鋼炮二手是5000左右、二代是3000-4000,一代則是2000-3000,除了價格,不跑焦是決定性因素,因此最終我決定了入一代。大光圈與防抖的取捨:儘管選長焦的過程似乎塵埃落定了,其實我還是在打鼓,與一代小鋼炮同樣2000-3000價位的尼康 AF-S VR70-300mm F4.5-5.6G IF-ED這支號稱XLP的頭誘惑還是很大,因為它輕巧、速度很快、成像很好,他比之小鋼炮缺少的是那級大光圈,但多了防抖,那麼大光圈之於防抖我該如何選擇?下面我就來羅嗦一下防抖和大光圈的問題:上面的鏡頭裡有些事防抖的,有些不是,有些是超聲波馬達的,有些不是,超聲波馬達我就不說了,個人覺得超聲波安靜快速,是進步,但防抖呢?我們知道鏡頭在不同焦段都是有安全快門的,有了防抖就可以提高3~4級快門,即可以用更慢的快門持穩相機拍攝,但為什麼即使用防抖頭仍然會拍糊呢?因為物體在動,所以我們還是必須提高快門速度來捕獲影像,正常行走的人1/160秒基本可以抓到,那麼走再快點呢?1/200 1/400 這時候防抖起的作用就幾乎沒有了。也許你會說拍攝靜物有用,但我們知道單反的景深問題在拍攝靜物的時候通常會用到F8或者更低的光圈,那麼也是必須上腳架關閉VR拍攝的了,綜上,防抖其實用處不大。那麼大光圈有用沒用?不用我說,大光圈是所有人的夢想,最終決定入手了一代小鋼炮。最後我還是要善意提醒,小鋼炮貨真價實,但確實太重,也許XLP是個好選擇,雖然它不能讓焦外那麼迷人,讓色彩那麼舒服,但他快速、高效。個人認為,在除了小竹炮、大鋼炮之後,平民的首選當屬70-300 XLP和80-200小鋼炮,而小鋼炮里能覓到好成色的一代更是超值之選,如看重畫質入XGP、看重速度與便攜選XLP~~~以上均為本人原創,口水話很多,但句句真實,希望給選擇長焦的朋友一些參考,更多交流請加我Flickr: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