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交所公佈了第三批科創板受理上市申請的企業名單,共2家企業,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鴻泉物聯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福光股份是國內重要的專業從事光學鏡頭研發生產的軍民融合企業。

根據招股書顯示,福光股份擬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3880萬股,募資用於全光譜精密鏡頭智能製造基地項目(一期)、AI光學感知器件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和精密及超精密光學加工實驗中心建設項目。

光學小巨頭

根據招股書顯示,福光股份的產品包括百萬像素至4K超高清的日夜兩用監控鏡頭、魚眼鏡頭、長焦透霧鏡頭、車載鏡頭、一體機鏡頭、熱成像鏡頭等。在民用領域,公司的產品主要運用於安防領域,是華爲、安訊士、博世、霍尼韋爾、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企業的主要鏡頭提供商。

“近幾年,安防監控鏡頭市場逐漸超越日系品牌佔領市場,但行業競爭高度集中,龍頭企業地位尤爲突出,市場前五名市場佔有率接近80%。”一位行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根據TSR2017年鏡頭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到2017年,福光股份、宇瞳光學、舜宇光學三家企業在全球安防監控鏡頭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達66%,而後兩者也正是福光股份的主要競爭對手。

福光股份的另一塊收入主要源自軍工領域。

福光股份的前身就是國營8461廠,這是由福州照相機廠和福建師大光學儀器廠合併成立的企業,隸屬原兵器工業部。

自1969年開始8461廠承擔軍工科研生產任務,根據公開資料顯示,8461廠最高峯時產值達2億多元,後由於改制等多種原因瀕臨破產,2004年經混合所有制改革設立股份制企業,福光股份成型。

在軍用層面,福光股份曾研製了不同口徑的太空觀測鏡頭,應用於“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火星探測”、“遼寧號”等重大國防任務及無人機、武裝直升機、遠望 3 號測量船、“紅旗”、“紅箭”系列等尖端武器裝備,核心客戶涵蓋中國科學院及各大軍工集團下屬科研院所、企業。

從財務數據來看,福光股份2016年~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爲4.69億元、5.80億元和5.5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198.86萬元、9125.60萬元和9138.64萬元。公司符合科創板上市準則第一項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10 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爲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

波折上市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申請科創板之前,2018年11月福光股份與*ST廈華的資產重組纔剛剛終止。

2017年12月,上市公司*ST廈華宣佈,計劃向福光股份部分股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福光股份 61.67%的股權,交易金額爲16億元。其中以發行股份支付交易對價的61.33%,以現金支付交易對價的38.67%。同時向配套融資認購方鷹潭當代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6.4億元配套資金。

不過,這項重組歷經1年多,因交易各方就交易對價等核心條款無法達成一致,於2018年11月宣告擱淺。而早在2016年1月,福光股份也曾與國信證券簽訂IPO輔導協議,並向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報送了輔導備案材料,計劃IPO事宜。

依賴核心技術人員風險

對於福光股份而言,拿到科創板准考證只是開始,仍有諸多風險和挑戰需要向投資者解答。

光學行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保持高水平的研發投入實現技術不斷創新是行業內企業競爭的焦點。在空間觀測、航天軍工等應用領域代表了當今光學科技的前沿,技術綜合性強、前瞻性要求高。

在安防、車載、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民用領域,光學技術升級節奏相對較快,光學鏡頭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十分明顯。隨着國內鏡頭企業整體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新興勢力的不斷崛起,福光股份未來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增加。

與此同時,光學鏡頭行業綜合應用了光學、機械和電子等多學科技術,鏡頭設計、生產工藝以及精密加工等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光學鏡頭的成像質量,人才是行業內企業的核心競爭點。

招商證券指出,軍工企業作爲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型企業,核心管理和技術人才是企業能否壯大發展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行業激勵機制單一,激勵不足。

記者發現,福光股份的官網發佈了大量的招聘信息,包括銷售工程師、技術工程師、Android開發工程師、Java開發工程師、機器人方向的電氣工程師等。對於福光股份而言,招攬人才是競爭的核心籌碼。相對應一旦核心技術人員流失,則有可能出現公司核心技術失密或知識產權被他人侵權等情況,將對公司的行業影響力和長期發展造成重要影響。

軍工企業受益

3月28日,軍工股早盤快速拉昇,表現強勢,個股也紛紛有不小的漲幅。在科創板的創設下,軍工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巨大。

3月27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國防軍工上市公司座談會上表示,目前我國軍工產業集團整體資產證券化率平均不足30%,一些核心軍品仍未實現資產證券化。

閻慶民指出,根據統計,目前國防軍工板塊上市公司合計110家。其中,央企軍工集團所屬上市公司49家,其它央企及地方國有軍工上市公司13家,民營軍工上市公司48家。根據萬得數據,十一大軍工集團下屬A股上市公司2016年以來資本運作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18年資本運作數量爲96次,涉及金額爲774.36億元人民幣。

招商證券分析認爲,隨着軍民融合的持續推進,及科創對於高端製造和科技創新的支持,軍工行業體制機制改革亦有望進一步深化,員工激勵、技術創新成果轉換機制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均有望進一步完善,有利於激發行業內生動力和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