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4-6日在南寧。

第一次來南寧已是很多年前實習的時候。

那時候每天中午吃飯必要一碗醪糟雞蛋。

特別甜美。

連續吃了7天。

有一天一位同事忍不住說在我們這兒,

坐月子會吃醪糟雞蛋。

啊...一臉尷尬和蒙懵(那時還沒有這個詞)

可是這個很好喝啊。

南寧的冬天沒有暖氣也比較潮濕,

那種冷非北方的冷。

如今16年後再來南寧,

多了一份自由和親切,

可以自由地逛逛這座城市。

馬路很寬闊,夠大氣。

2月4日下午,

商務印書館涵芬樓書店。

一杯拿鐵。

店員也貼心地給一大杯溫水。

第一次遇到如此貼心的款待。

拿鐵格外好,奶泡濃密豐盈,

白瓷杯碟。

不知當時為什麼沒有拍照。

書店在民族宮3樓,

自治區博物館、民族文物苑對面。

當時從博物館出來來到這家書店。

一下午看了一本好書。

《被囚禁的日子:張學良與張大千的晚宴》

講述了少帥隅居台北的時光。

少帥和大千這一輩老人兒都愛吃甜的點心,

還管不住嘴。

晚上回去的時候我也忍不住買了一份桃酥、一份綠豆糕。

那是我吃過的最酥的桃酥。

之後再也沒有買到過這麼好的桃酥。

瀘溪河桃酥,民族大道和朝陽路交匯處,旁邊是喜茶長長的隊伍。

綠豆糕也很好吃。只是我想不起來如何形容。

2月5日

南寧圖書館

南寧圖書館。

自習室坐滿了學習的學生。

看到一本書《1434:一支龐大的中國艦隊抵達義大利並點燃文一復興之火》

後來在網上買了這本書。

然後走過「金花茶公園」,

在稻草人書房。

喝一杯咖啡,

隨意翻了帕慕克一本書。

來的時候一個小男孩在讀書,

當我坐下來的時候他騎車離去,

當我準備離開的時候,

他又騎車回來了。

這個書房甚好。

可以脫了鞋子坐在地上。

有和樂社工。

有書房和社工推出的筆記本、明信片。

傍晚溜達到新會書院,

在旁邊的一家甜品店,

再次喝一碗熱乎乎的醪糟雞蛋。

似乎這樣才圓滿。:-)

新霑雨露,會際風雲

P.S.

民族苑內有打油茶,鹹味,加了花生碎、炸的麵食,也是很好喝。

新會書院,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由旅居南寧的廣東新會籍人士集資興建。作為商會及同鄉聚會活動場所。40年代被日軍炸毀,後重修。解放初期為岡州小學。2000年起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