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第五屆城市排水防澇與雨洪控制利用技術論壇暨海綿城市建設高峰論壇」在上海圓滿結束。同濟大學一二九大禮堂600餘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就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排水防澇的新技術、新進展,城市黑臭水體污染防治三個主題,從政策、規劃、設計、運營等多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本次高峰論壇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大市政設計院、規劃設計院、建築設計院、排水公司、水務公司、高校科研院所、設備企業等單位代表的大力支持。大會共安排了32個報告(2天從早到晚啊),還有半天的海綿城市實地考察。本次報告的PPT,在徵得報告人同意後,將統一在《給水排水》官方微信(WWE1964)公布下載方式,敬請關注。

開幕式/嘉賓致辭

上海住建委 劉千偉總工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張辰總工、全國勘察設計大師

專家主題報告(按日程排序)

章林偉副司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情況介紹

報告對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梳理了建設口近幾年的水管理政策,總結了海綿城市建設的五大問題:1)底數不清,要摸清底數;2)規劃的重要性;3)系統治理;4)創新模式;5)理順關係。

張辰總工、全國勘察設計大師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解讀

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的進展

1)上海的特點:三高一低,地下水位高、土地利用率高、不透水面高;土壤入滲率低。

2)海綿城市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易受風暴潮洪四碰頭影響,防洪防澇壓力大;面源污染問題凸顯,初雨徑流負荷高,河道水體存在黑臭現象;城市開發強度高,自然調蓄能力被削弱。

上海海綿城市指標體系

1)基本原則:規劃引領、分類指導、綠灰結合、循序漸進

2)體系構架

一套體系:海綿城市建設指標體系

兩類區域(項目):新建、改建

三種指標:約束性指標、鼓勵性指標、技術性指標

四項約束性指標: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年徑流污染控制率、綠地佔建設用地比例、河面率

五大系統:區域、建築與小區、綠地、道路與廣場、水務

3)指標內容:分為區域、建築與小區、綠地、道路與廣場、水務五大系統進行詳細介紹。

謝映霞副院長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鎮水務與工程專業研究院

主題報告:破解海綿城市建設碎片化難題的對策研究

報告從背景、原因、策略展開論述。

如何認識碎片化的問題?

1)從用地的幾何上看,從源頭削減的理論上看,從小海綿的建設看,就是破碎的、分散的、小型的綠地、生物滯留設施等LID的措施,不應輕易下結論。

2)但從雨水綜合管理的系統上看不能碎片化。無論是針對內澇災害防治還是水污染治理,都需要系統的、綜合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需要做好頂層設計。

缺乏系統性是雨水規劃建設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和面臨的挑戰。

原因分析:

1)認識有偏差:以為海綿城市就是建下凹式綠地?鋪透水磚?

2)指標導向—— 審批指標、建設指標、考核指標。

3)實施方案缺乏系統性,缺乏頂層設計。

應對策略:

1)正確理解海綿

2)明確工作對象

3)指標正確引導

4)突出問題導向

5)強化系統方案

6)規建管幾管齊下

小結:

1)海綿城市建設一定要有採取系統的、綜合的方案才能解決問題。它和內澇災害防治、黑臭河整治的建設目標是一致的,可將幾個工作結合起來,一併推進。

2)海綿城市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工作,對這一點要有充分的認識和思想準備,我們還要不斷在實踐中探索,總結經驗,有序推進。

鄭興燦總工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城市水環境系統水質水量變化特徵及調控模式探討

報告在對城市水環境系統水質水量變化特徵分析的基礎上,介紹了幾種城市水環境調控的模式:

1)水量-水質=生態聯合調控

2)土壤植被與水量水質調控

3)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路徑

4)污染截控-凈化處理-風險控制

5)水的再生循環與水質復原

6)水量水質調控技術路徑

7)補水水質與生物可獲得性

高明總經理 中科智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城市雨洪控制系統的探索與研究——北京城市防汛系統介紹

北京防汛指揮調度平台自2012年開始逐年建設,穩步推進,至今年已經在進行第五期建設。防汛指揮調度平台是一個需要高保障度的綜合信息系統,「中科智水」公司聯合北排裝備公司、北排研發中心承擔了北京防汛指揮調度平台的設計、建設、運維工作。

報告從城市雨洪控制系統體系架構、服務目標、建設關鍵問題、建設運維模式思考,北京防汛指揮調度平台五大方面,全面介紹了北京城市防汛系統。系統主要由:防汛數據採集系統(雨量、河道、橋區、泵站等)、防汛資源監控系統(人員、車輛、裝備、物資等)、防汛指揮通信系統(網頁、電台、對講、手機等)、模型預測分析系統(橋區、窪地、幹路、區域等)、汛情監控分析系統(雨情、水情、抽升、調蓄等)等組成。

李俊奇院長 北京建築大學環能學院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製及其與其他規劃的銜接

報告從海綿城市的內涵及其專項規劃編製的重要性、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定位與編製要點、如何做好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銜接展開論述。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要點:

1)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與具體指標

· 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年徑流總量控制率)

· 明確近、遠期要達到海綿城市要求的面積和比例

· 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的指標體系

2)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

· 老城區:重點解決內澇、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

· 新城區:優先保護自然生態本底,控制開發強度

3)提出海綿城市建設分區指引

4)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管控要求

· 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將指標分解到排水分區;

· 中小城市分解到控制性詳細規劃單元

5)提出規劃措施和相關專項規劃銜接的建議

6)提出規劃保障措施和實施建議

俞士靜副總工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蘇州河區域深層排水調蓄隧道的應用

報告從上海面臨嚴峻的排水防澇和面源污染形勢、國內外調蓄隧道工程,介紹了蘇州河區域深層排水調蓄隧道建設的思考,並就初步的工程方案、深隧規劃設計關注的主要問題、工程效益等進行了分析。

工程建設目標:

1)蘇州河沿線排水系統設計標準達到5年一遇(1h);

2)有效應對100年一遇降雨(1h,不發生區域性城市運行癱瘓,路中積水深度不超過15cm);

3)22.5mm以內降雨泵站不溢流(P=1年),基本消除工程沿線初期雨水污染。

主隧道相關參數:

1)根據工程規劃,蘇州河深隧工程調蓄規模應不小於74萬m3,調蓄管管徑8~10m。

2)綜合考慮系統安全性、考慮管道內氣體流動、避免隧道浪涌發生,以及工程的可實施性,隧道內徑在9~10m範圍內選擇。

3)主隧埋深在-50~-60m,坡度約0.5‰~1‰。

4)配套綜合設施8處。

主要問題:

與地面設施的連接、跌落方式、水流瞬態、浪涌、排放水流控制、運行時的排氣、臭氣控制、沉積物管理。

楊向平主任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

主題報告:從效果導向看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工作防澇與黑臭河道治理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新挑戰:能力建設取得很大進步,水環境整治有了一定進步,但是為什麼水環境質量還不盡人意?

城鎮排水工作中的不足:1)能力不足;2)管網還不足;3)應急還不足;4)管理還不足;5)鎮村還不足。

效果導向的幾個突出工作重點:1)城市防澇;2)黑臭水體整治;3)政策的支撐;4)監管與責任。

劉政技術總監 武漢聖禹排水系統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黑臭水體的治理——分片調蓄技術

報告首先介紹了現有的黑臭水體治理技術,從黑臭水體形成原因和解決方案,到從內源到外源的治理技術,再到恢復水體生態環境的治理四個方面展開;

第二部分介紹了德國分片調蓄技術的典型案例,以及在中國治理中的應用;

第三部分介紹了標準調蓄池技術,分別介紹了雨量型棄流井和另一種形式的截流井技術。

劉許童總經理 北京恆通國盛環境管理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下水道清淤機器人在城市排水系統運維中的應用和思考

報告從排水系統運維現狀、下水道清淤機器人在排水系統運維中的應用、提升排水系統運維效能的思考——立體化管理展開論述。

總結了立體化管理的三方面內容:

1)機械化的現代運營隊伍:用機械自動化取代手工和半機械化作業方式,保證

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解決人工作業的死角。

2)實時監測機制:通過現代技術對管道流量進行監測,適時了解管道運行情況,

迅速定位管道故障位置,為防汛決策提供科學數據。

3)科學養護觀念和智慧管網系統。對管道敷設深度、管徑大小、檢查井坐標等數據分類保存,建立地下數字管理系統,規避管道錯亂建設的風險,有助於地下管網的優化管理。

何伶俊處長 江蘇省住建廳城建處

主題報告:江蘇省城市排水防澇綜合規劃實踐

報告在介紹了江蘇省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江蘇省的排水防澇規劃:

1)制定《江蘇省城市排水規劃編製綱要》,指導各地開展城市排水防澇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全省13個省轄市均按要求編製了城市排澇(排水)專項規劃,並根據規劃有計劃地組織排水防澇設施建設。

2)全面開展《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編製

3)正在編製《江蘇省城市排水防澇「十三五」規劃》

眭利峰總經理 鼎藍水務工程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智慧排水系統構建的要點介紹

「鼎藍水務」是一家致力於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與規劃的專業環境服務公司。眭總在介紹「智慧排水」系統的基礎上,就雷達降雨模型和管網水力模型、基於「智慧排水」的硬體支撐、如何實現智能管理之系統性優化管網調蓄空間進行了總結分析。

余凱華副總經理 上海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對排水泵站集中運維新模式的探索

報告介紹了上海中心城區城市排水概況、上海排水綠色組件、上海排水運維模式、海綿城市背景下上海排水新運維模式探索四方面內容。

上海中心城區排水設施能力:

排水泵站:316座,設計秒能力2581立方米。其中,防汛泵站178座,設計秒能力2048立方米。

大型幹線:4條,設計輸送能力610萬立方米/天。

污水廠:13家,設計處理能力583萬立方米/天。 其中,4家大型污水廠設計處理能力540立方米/天。

上海排水綠色組件:

「蓄水」綠色組件——地下封閉式調蓄池、地上敞開式調蓄池

「凈水」綠色組件:薀藻浜調蓄池是帶合流污水處理功能的幹線調蓄池,其合流污水經混凝沉澱後出水可直接排江。

「排水」綠色組件:空白地區雨水系統建設;雨水泵站截污改造工程;污水輸送干管完善工程等

上海排水運維模式:

1)負責泵站日常運行控制、檢查觀測

2)按計劃開展設施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

3)按照「6S」管理要求做到泵站定製管理

4)根據設備信息化管理要求落實設備管理制度

5)確立「1+N」養護隊伍管理模式

海綿城市背景下上海排水新運維模式探索:

1)加快智能排水泵站改造工程;

2)深入研究深隧管理模式;

3)做好旱天輸送幹線的平穩輸送工作。

竇秋萍總經理 華霖富水利環境技術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中如何看待模型的角色

報告主要介紹海綿城市需要什麼樣的模型,模型的應用未來前景以及現存的一些問題等方面的內容。

1)需要什麼樣的模型:

什麼是模型:具有數據、工具、方法三個要素,數據包含基礎資料實測數據及參數;工具指合適的軟體,方法即指模型師需有清晰的分析方法與思路。

海綿城市在模型方面的要求:現階段要求點源治理與面源治理同步;內澇防治、海綿城市與黑臭河整治齊做,包含所有可能的計算模塊的模型軟體系統,利用2D工具來測試LID的某些方案。

2)模型的未來:未來模型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支持二次開發模塊/在線預報預警系統、ICM Live 在線數據分析平台infinity和Risk Master洪水風險模塊。

3)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數據方面和參數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佘年教授 深圳大學建築工程生態技術研究所

主題報告:鎮江市海綿城市建設與實踐——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探索與創新

楊雲安高工 上海舒朋士泵業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一體化泵站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應用與探索

一體化泵站是將泵、 管道、控制系統和其他配套子系統等集成為一體,並在工廠預製生產,用於提升和輸送水介質的泵站。介紹了一體化泵站的常規應用:老城區濱河帶污水截污;城市易淹易澇區排澇。升級應用:分流制初雨快速處理;合流制溢流快速處理;黑臭水體治理;雨水和地表水利用。

王家卓所長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鎮水務與工程專業研究院

主題報告:對海綿城市建設中下沉式綠地問題的初步思考

喬誠經理 格蘭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新產品應用的探索

報告向我們展示了格蘭富蓄水設備雨水調蓄池設計與rainjet;格蘭富凈水設備AQPURE,根據來源水質的不同,搭配模塊化凈化單元;格蘭富排水設備PPS@HF,應用場合可為防洪排澇,原水取水,景觀水補給運輸等;以及產品設備的應用案例。

潘文堂董事長 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PPP市場化運作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運作模式探索

報告從海綿城市發展的機遇、海綿城市PPP是市場化運作的挑戰、海綿城市建設原則、PPP合作模式要點和遷安的PPP案例等五方面進行了介紹分析。其中重點介紹了海綿城市PPP市場化運作的挑戰包含:考核、預付費的模式建立、PPP角色目標明確、複雜系統性的問題; PPP合作模式要點包含:政府職能核心為權責明確;合作的核心問題為目標明確;社會資本職能的核心為效果保障。

遷安的PPP案例採用產、匯、排一體思路對城市試點區源頭徑流控制工程、中段轉輸工程和末端調控工程整體打包,涵蓋公建、道路管網、水廠、河道等共9類子項目;該項目通過海綿城市系統建設,解決城市水環境問題,特別是系統解決城市三里河黑臭水體的問題。

(1)項目運作模式

項目採用整體打包、按效付費的模式,創新資金模式,首先明確採用設計、融資、建設、運營一體化建設模式,鼓勵具有總承包資質的企業或企業聯合體參與遷安海綿城市建設;其次堅持區域化、流域化整體打包,不搞碎片化。

(2)系統考核

績效考核方式:針對項目建設和運營階段設定了不同的考核方法,在運營階段,包括項目效果考核及整體效果考核;政府對PPP項目公司一體化信息監控平台方案進行評審及運行監控。政府按照監測結果進行付費。

(3)創新付費模式

政府付費方面:設定了可用性服務費和運營服務費兩種。可用性服務費依據建設考核結果支付,運營服務費依據效果考核結果支付。提出「雨洪處理費」,為將來收費提供可能。

(4)低維護開發

在設施選擇,特別是建築小區設施選擇中盡量選擇自然、生態、本地化的設施和植物,採用低成本維護的設施,降低後期維護成本,保證公平。

馬洪濤所長 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統籌解決城市水問題——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製的思考

報告介紹了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製的背景、目的及編製要點和案例。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編製要點分為以下幾部分:

1)規劃概述與現狀分析

2)規劃總論與總體思路

3)中心城區海綿城市總體規劃

4)海綿城市近期建設區詳細規劃

5)規劃實施與保障

谷德性總工 北京鴻業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中的軟體模擬——關鍵點分析

報告從海綿城市設計概述、LID措施及關鍵參數、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指標分解和衡量、超標雨水模擬與設計重現期模擬統一、修建性海綿小區道路指標分解和衡量、海綿城市項目的審批管理等六方面進行介紹,其中海綿城市概述從源頭控制、LID關鍵參數、年徑流控制率等方面進行介紹;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指標包括控制性指標和引導性指標;超標雨水模擬與設計重現期模擬統一採用推理公式法進行內澇設計校核時,宜適當提高現行國家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50014 中規定的徑流係數。

海綿城市項目的審批管理:建立LID工程措施指導性模型庫;建立不同重現期、短降雨歷時和長降雨歷時降雨模型;居住小區等修建性海綿城市設計計算系統建立;調用外部GIS資料庫數據進入評估系統進行評估計算;建立海綿城市設計項目評估計算、審批圖形、資料庫文件標準。

馬佳總經理 武漢美華禹水環境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建設——美國低影響開發的經驗

李田教授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題報告:海綿措施提高上海建成區排澇標準的可行性與費用效益分析

報告從研究背景與目標、研究內容與方法、適用海綿設施的選擇及設施布置方案、水力模型的構建與改造效果評價、不同提標改造方式的成本效益分析五方面內容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選擇適用於上海的少佔用土地、底部不能透水的海綿設施,按照老城區的應用可能性布置,在與區域匯流時間相同的短歷時暴雨下,可以將現有1年一遇排水系統的排澇能力提高到5年一遇。

2)考慮海綿設施同時具有的控制溢流污染等效益,海綿設施提高建成區排澇標準的費用效益優於翻排管道,重建泵站。

3)相對傳統提標改造方法的可實施性受到缺少管位、影響交通、徵用土地困難等問題,海綿設施提標改造具有優勢。

趙楊總經理 北京雨人潤科生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建設挑戰與池州海綿城市建設概況

報告總結了各城市推進海綿城市的難度與壓力:

1)缺少可指導落地的系統方案;

2)如何鑒別和篩選入駐團隊;

3)如何在落地過程中持續把控;

4)缺少技術服務的PPP項目策劃容易出現的問題

5)不斷面臨的新問題。

介紹了池州項目的經驗——池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系統方案:源頭減排-低影響開發;雨水管網綜合規劃;截污干管與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大排水通道與調蓄空間。

總結了海綿城市多專業協調的機制建設:

1)三大類項目流程的梳理:政府投資項目、地產開發項目、PPP類項目

2)政府投資項目優化流程、地產開發項目明確節點、PPP類項目整合範圍。

鄒偉國院長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

主題報告:黑臭水體治理與濕地技術

就黑臭水體治理背景、相關政策、上海市河道治理實踐、相關治理技術進行了概述。並介紹了兩大類案例。

一、控源截污技術與案例分析:

1)控源截污技術介紹;

2)截污納管存在問題:收集污水被截流井逐級稀釋;河水水位較高,導致截流井河水倒流;合流制與分流制管道之間連接不當;原有河道支流改造成合流管道;並介紹了其改進措施。

3)提升控源截污效果措施總結。

二、水處理及生態修復技術與案例

1)景觀水處理方案:分為四類-輕度污染、中度污染、嚴重污染或對水質要求高且處理場地大、嚴重污染處理場地小。

2)上海辰山植物園景觀水處理案例介紹;

3)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景觀水體案例介紹。

徐鳳總工 上海現代集團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題報告:可持續發展的建築與小區海綿城市建設策略

報告論述了建築與小區海綿城市設計的政策與環境背景;總結了小區與建築海綿城市設計策略的關鍵節點部位,包括屋頂綠化、垂直綠化、斷接技術、小區場地豎向設計、小區雨水調蓄等;最後介紹了臨港綜合區J1路市政道路配套工程項目景觀綠化工程、常德市民之家兩個建築與小區案例海綿城市設計策略的應用。

劉凱 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築小區項目部

主題報告:濟南市建築與小區海綿改造案例

濟南海綿城市試點區域總計39平方工里,其中建築小區佔地面積12平方公里,既有項目佔地約11.5平方公里,存在建築密度大,綠化率低,停車需求日益增加;基礎設計資料不完善或與現狀不符;私搭亂建現象嚴重等問題。

戰略實施模式:

1)「1」-以海綿化改造為龍頭

2)「N」-民生為本,同步實施棚改、舊改及供水、供氣、供熱、供電、排污、排澇「四供兩排」改造與提升,消除小區和道路拉鏈問題

最後介紹了山東省經濟技術開發中心宿舍、千佛山南路11號院兩個項目海綿城市改造的具體思路和措施。

顏二繭總工 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湖北設計分公司

主題報告:武漢市青山區海綿試點案例及思考

就武漢市申報海綿城市基本概況進行了介紹。青山示範區東起工人村路、冶金大道,西至建設一路,北抵臨江大道,南到友誼大道、歡樂大道,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

技術思路:集中示範、分區試點 、全市推進、採用「2+N」模式。

青山示範區實現三大目標:

1)徑流總量控制達到70%;

2)內澇防治標準近期達到20年一遇、遠期達到50年一遇;

3)城市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

最後對「海綿城市」案例——社區(臨江港灣社區海綿改造工程,青山港濕地雨、污水整治及水環境修復工程)、公園(青山港濕地公園)進行了介紹,總結了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思考。

陳永副院長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信息院

主題報告: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準修訂介紹

海綿城市建設相關標準規範主要涉及五大專業領域,經初步梳理,涉及海綿城市建設的主要標準規範近50項。

就海綿城市相關標準規範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了五大專業領域海綿城市相關標準規範修訂的重點內容。

城市規劃:

1)加強海綿城市理念貫徹;

2)注重了相關專業的銜接;

3)增加相關控制量化指標。

市政排水防洪排澇:

《室外排水設計規範》(報批稿)

1)在宗旨目的中補充規定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補充了超大城市的雨水管渠設計重現期和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的標準等。

建築與小區:

1)全面貫徹海綿城市理念。建築與小區是源頭減排的關鍵,涉及「滲、滯、蓄、凈、用、排」等多個方面。

2)量化一些指標。應按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將計算方法、方式與年徑流總量控制率掛鉤,增加區域年雨水總量控制率、小區雨水利用量、內澇積水控制要求等指標或相關條款,進一步明確硬化地面雨水有組織排向雨水滯留滲透或收集設施等要求。

公園與綠地:

1)應考慮公園對區域雨水的調節作用,當區域內其他用地無法足量消納自身雨水徑流時,有條件的公園應消納一定量的客水。

2)超量雨水再通過置於綠地中的雨水口排放。

3)關於綠地下凹,現行標準規範中沒有不允許的規定,但技術人員對於雨水進入綠地存在憂慮。

4)明確公園關於雨水控制與利用量化指標要求,如增加公園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雨水調蓄容量、雨水利用比例等條款。

道路與廣場:

1)結合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針對道路綠化帶路緣石高出路面的相關規定進行修訂,增加根據具體氣候和地形條件,明確路緣石形式、與地面的相對高度以及引流排水措施等相關條款。

2)增加道路路面以及綠化帶入滲、調蓄要求以及透水路面養護,分隔帶寬度、橫坡度等相關內容。

張啟文 萍鄉海綿試點建設辦公室

主題報告:萍鄉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進展情況介紹

報告介紹了萍鄉市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情況、系統化規劃及典型項目。

萍鄉市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主要舉措:

1)組織保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為第一副組長的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下設並強化了領導小組辦公職能;

2)技術支撐:市海綿辦對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管,並聘請海綿城市監測平台和技術諮詢顧問,進行全過程技術跟蹤服務;

3)PPP進展:採取競爭性磋商方式確定了PPP第三方中介機構,確定了服務內容;

4)規劃和制度保障:完成了8個規劃+3個標準及導則+一系列制度;

5)項目建設情況:截止2016年1月底,已完成12個項目。

為了順利完成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將示範區海綿城市近期(2015-2017年)建設項目進行打包實施,打包原則如下:

1)系統完整:項目打包應按照排水分區劃分,項目包不跨越排水分區,以保證系統、流域的完整性,使得項目包未來便於考核,為按效付費提供基礎。

2)權責明確:項目打包應該尊重行政管理權責範圍,盡量保證項目包屬於一個行政管理主體,以保證未來行政管理的高效。

馬越博士 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

主題報告: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實踐及探索

陝西西咸新區是我國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從最初的理論研究、局部試點到現在的系統構建、全面推進走過了一條充滿荊棘與挑戰的探索之路。全面介紹了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實踐及試點申報歷程。

頂層設計明確目標:

1)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 85%,對應設計降雨量為 19.2mm;

2)可有效應對規劃區內 50 年一遇的暴雨;

3)對於 50 年一遇日最大降雨量的設計暴雨開發後暴雨徑流量和徑流峰值小於傳統峰值2/3;

4)年 SS 總量去除率達到 80%以上;

系統搭建技術路徑: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建設主要分為規劃、設計、建設、維護四個層次。通過構建有效的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路線,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實現。

著力構建五大支撐體系:

1)管理機制:通過組織管控、規劃管控、建設及財政制度管控、資金管控等,為項目推動提供保障。

2)工程實施:優化項目設計、創新工序工法,推進海綿城市標準化、精細化建設。

3)技術研究:為海綿城市建設設計與施工等提供了科學論證,為黑臭水體治理、面源污染防治等提供了理論指導。

4)監測評估:海綿城市考核評估信息化平台對考核指標績效評價(6類18項)進行系統化、定量評價,為公眾展示新城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及成果。

5)招標採購:在現有採購模式的基礎上,整合分類、加快海綿城市項目推動進度。

商侃侃博士 上海辰山植物園

主題報告:上海辰山植物園景觀水體水質維護現狀和提升途徑

報告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論述:

1) IntroductiontoShanghai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2)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3) Preliminary results

4) Suggestions and nextsteps.

提出以下問題:

1)景觀水體與雨洪管理:

雨洪管理中,雨水流經草坪後營養物質的變化?

水生植物景觀維護,及其收割頻次、強度、時間?

水生生態系統結構完善,底泥污染物控制?

2)表流和潛流人工濕地:

磚混結構的滲漏水問題,鋼筋混凝土?

表流人工濕地的水力停留時間?

潛流人工濕地的栽培介質、植物配置?

上海夢清園環保主題公園(專場講解)

主持人風采(按時間排序)

《給水排水》雜誌社 關興旺社長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委員會 甘一萍秘書長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鎮水務與工程專業研究院 王家卓所長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 鄒偉國院長

會場一角

展區一角

會議組織

主辦單位: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城市給水排水專業委員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給水排水》雜誌社

協辦單位: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武漢聖禹排水系統有限公司中科智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鎮水務與工程專業研究院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全國給水排水技術信息網

華東地區給水排水技術信息網

北京恆通國盛環境管理有限公司

鼎藍水務工程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華霖富水利環境技術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舒朋士泵業有限公司

格蘭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鴻業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建築給水排水委員會

中國環博會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