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因某種原因去醫院婦科看病時,醫生會讓你做白帶檢查,面對這張白帶化驗單,你或許會困惑不已。那麼,怎樣看懂這張化驗單呢?

一般的白帶常規化驗單有以下幾個檢測項目

①pH值:反映陰道的酸鹼度。正常情況下,陰道內的乳酸菌可使糖原分解為乳酸,白帶呈弱酸性,可防止致病菌在陰道內繁殖,這是陰道的自凈作用。正常時pH值為≤4.5,多在3.8-44。患有滴蟲性或細菌性陰道病時白帶的pH值上升。

②陰道清浩度:表示陰道的細菌情況,一般分為4級。Ⅰ度表示顯微鏡下可見大量陰道上皮細胞和大量陰道桿菌;Ⅱ度時鏡下可見陰道上皮細胞,少量白細胞,有部分陰道桿菌,可有少許雜菌或膿細胞;Ⅲ度時鏡下可見少量陰道桿菌,有大量膿細胞與雜菌;N度表明鏡下未見到陰道桿菌,除少量上皮細抱外主要是膿細胞與雜菌。

Ⅰ~Ⅱ度屬正常,Ⅲ~Ⅳ度為異常白帶,表示有陰道炎症存在。

③黴菌與滴蟲:這一項是了解陰道是否有菌和滴蟲存在。白帶經過處理後在顯微鏡下可以根據其形態發現有無滴蟲或菌,如存在滴蟲或菌不論數量多少均用「+」來表示,「+」這一符號只說明該女性感染了滴蟲或黴菌,並不說明其感染的嚴重程度。

④胺試驗:是檢査白帶中胺的含量。患細菌性陰道病時,白帶可發出魚腥味,它是由存在於白帶中的胺通過氫氧化鉀鹼化後揮發出來所致。

5線素細胞:是細菌性陰道病的最敏感、最特異的體征,臨床醫生根據胺試驗陽性及有線索細胞即可做出細菌性陰道病的診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