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百百種業務的薪資跟職涯

 
 
這篇開誠布公我想試試看分享我所知道的各種業務們的薪資水準以及如何談薪水,如何不會獅子大開口但爭取到適合自己跟老闆角度的薪水:)
 
首先先把不同種類的業務分類,以防搞混
重點先看負責的產品是甚麼,就可以知道如何分類
如果是銷售給企業端或公司行號就是B2B,反之就偏向B2C
每個都幾乎會分成開發/維護客戶。  開發的bonus當然比較多看怎麼談,維護客戶則是薪水較固定。
再來思考產業 (物流海空運/ 半導體/製造業/ 軟體/新創/金融/醫療/ 民生消費品/精品/顧問業/服務業等)
切記,一旦選定了產品,每個產業的銷售模式都不盡相同,不像財務會計那樣大同小異,所以千萬要慎選
 
 
B2B 業務(客戶為企業端)
 
B2C 業務(客戶為一般消費者居多)
 
 
Sales光是看title就可以大概猜想薪資結構如何達成
在業務界的各種職稱不外乎以下幾種:  (這裡不包含更高階需要管理營運的)
(Sr. )Sales Manager/ Director/ VP
Account Manager/ Director
Sales Specialist
(Sr. ) Channel Sales/ Manager
(Sr.) Business Development / Manager
(Principal/ Sr.) Consultant (很多顧問其實是業務)
 
開發型業務幾乎薪資都會高於Maintain維護型業務,有些公司會分很開,業務純開發,開發完了以後由後面Account manager接手。有些公司則是都和在一起一條龍服務客戶,在面試的時候必須談清楚。 很多Business Development 是要用賣"solution based service"進去客戶,會有很多策略和不同部門的合作。
 
而任何需要開發的,都有薪資可談的彈性空間
因為業務通常業績算法是底薪+獎金,所以獎金給予方式就要談清楚,有以下幾種方式:
達到業績目標固定獎金或按比例/ 或是6/4, 7/3, 8/2分。 這個要談清楚
底薪特低的很多時候獎金都特高,底薪特高的獎金要拿到的機率不同。  在大企業裡面有時候業務獎金是看公司績效不是個人或團體績效。
業務在公司的底薪可以從職等去猜,其他通常都挺保密的。
 
 
以薪資來說
那些領到高業績獎金的,多半都是用拉長線累積的,從小錢每個月累積但每個月一開始這個數字不會變的是最強的。
另外一種就是賺快錢,炒短線剛好踩在對的市場趨勢上賣產品,隨便賣隨便有人要的那種。
其他的薪資都其實差不了太多,這邊都不提是否有股票或配股的錢。
 
 
業務面試必想重點,有助於幫忙釐清是否加入此公司打拼
 
 
在面試前可以想像這個工作的畫面大概是甚麼
 
 
而業務雖然薪資一開始低低的,但往上成長的幅度是很強的,不過重點在於要在此產業深根。
舉例,我是獵頭,掛資深顧問職,我現在有一定底薪+獎金,我必須在我專屬產業上深耕在橫向跨其他產業我會比較有優勢
壽險業/房仲業尤其是。
 
 
 
業務職涯? 真的就幾乎以下七種了。
 
不是每個人出社會就學會當業務,都是累積來的,重點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收斂,因為業務最容易在市場打滾後走偏,變得很油或是自傲但不自覺,需要周遭人的提醒喔!:)
另外,假設換產業換客戶群,就不能用過去的薪資背景拿成起點談薪資,隔行如隔山,真的很建議在工作一點時間後盡快決定自己的產業/產品方向,不要隨波逐流,要盡量往強勢產品走,因為趨勢一直變,你賣的產品也許幾年後就過時了
以上的分析除了讓各位業務知道一些面試上的細節以及重點是去思考自己個性適合甚麼。否則工作不開心是很麻煩der.
 
 
這篇會不定期更新,我想到再加上來,歡迎提問喔!
粉絲團在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