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 秦曉鵬

  編輯 | 劉肖迎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風景區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首批5A 級旅遊景區,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和遺存、書畫、文學、傳說、名人“五勝”聞名於世,被旅遊業公認爲“景區老大”。

  對上市公司黃山旅遊來說,資源稟賦太強,是它的優勢,同樣也是它的劣勢。無可複製,擴張性太差,自然缺乏成長性。張家界、長白山、黃山旅遊等這些旅遊類公司都面臨着業績下滑的困境。

  上市已逾20年的黃山旅遊顯出了它的“中年之態”。

  2019年4月12日收盤後,黃山旅遊披露了2018年年報,這份年報將黃山旅遊的無力感詮釋得一清二楚。

  1、票價降,客流難增長

  對於旅遊類公司來說,接待遊客的數量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黃山旅遊上市時間較早,因此不受“對依託國家資源的世界遺產、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文物保護單位和景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等遊覽參觀點,不得以門票經營權、景點開發經營權打包上市”的約束,上市公司的收入體系之內包含有部分的門票收入。

  2018年,黃山景區全年共接待進山遊客338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萬人,增幅爲0.6%,距離年初制定的346萬進山遊客的目標差了8萬人。

  近些年,黃山景區接待進山遊客數量的增速越來越慢,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增速分別爲 7.1 %、3.71%、2.1%,呈下滑趨勢,2018年幾乎可以認爲沒有增長。

  事實上,2018年上半年遊客數量已經出現了負增長,同比下降9.94%,2016年、2017年的上半年遊客增速分別爲8.83%、16.22%,都高於全年的增速。

  幸而,發生在國慶節之間的旺季門票價格調整挽救了全年的遊客數量,不至於走下坡路。

  自2018年9月28日起,黃山的旺季門票價格由230元降低到了190元,每張門票的降幅爲17.4%。毋庸置疑,門票降價對於遊客數量有積極的作用,但這個作用或許有限。

  旅遊這門生意要看需求,大衆能否能成爲遊客要受多方面的影響,比如天氣因素,比如假期。

  黃山旺季和淡季的供給容量分別爲5萬人和3.5萬人。

  近幾年經常可以看到節日裏“黃山景區承載量已達80%,或隨時停止售票”、“遊客擠爆景區!黃山:遊客接待量接近日最大承載量”、“黃山景區執行最大承載量限制 七天接待遊客17萬餘人次(淡季)”,此類新聞。可見節日裏的有效需求難以增加。

  資料顯示,黃山風景區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有云霧多、溼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年平均降雨日數183天,多集中於4至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爲2395毫米。西南風、西北風頻率較大,年平均降雪日數49天。

  一年裏適合爬山的日子不算多。

  這就導致了黃山風景區每年接待的人數難以有可觀的增長,遊客數量增速一再放緩似乎也驗證了確實如此。

  一年內,黃山執行旺季門票價格的日子長達10個月之久,降價對門票收入的影響恐怕會大於遊客增多帶來的影響。

  當然黃山旅遊也有索道酒店等業務,這些業務能否增長也和遊客數量息息相關。

  黃山旅遊,執行了“走下山,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不再只盯着黃山,開始擴張景區,但還沒有成效,太平湖景區在虧損中,備受關注的宏村項目,也遲遲無法談攏。

  中年的黃山旅遊,面臨着老業務增長的問題,也面臨着新項目推進的問題,這幾乎是旅遊類上市公司的通病,不同的是黃山旅遊短期內不需要擔心利潤問題。

  2、股票能賣多久?

  下半年保住了遊客數量,也就保住了2018年的營業收入,2018年黃山旅遊的營業收入爲16.21 億元,同比去年減少 9.13%,歸母淨利潤爲5.83億元,同比增長40.86%。

  乍一看還不錯,營收下降不多,歸母淨利潤卻大漲,千萬不要被假象迷了雙眼。

  一個指標現原形——扣非淨利潤。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增,而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了1.2%,原因便在於非經常性損益中的投資收益,再具體一點就是賣股票。

  這會下金蛋的雞就是華安證券。華安證券於2016年上市,上市時,黃山旅遊持有其2.76%的股份,1億股。

  2017年12月6日,黃山旅遊持有的華安證券限售股上市流通,黃山旅遊立刻賣掉了華安證券1000萬股,增加當期利潤 5240.34 萬元,2018年又賣出了4900萬股,增加當期淨利潤 19,727.45 萬元。

  可以說,華安證券憑一己之力讓黃山旅遊的淨利潤取得了高速增長。

  截至年報,黃山旅遊持有華安證券4100萬股。

  黃山旅遊的持股成本極低,每股還不到5分錢,不管什麼樣的股價減持都能賺得盆滿鉢滿,落袋爲安的思想可以理解。

  俗話說,坐吃山空。黃山旅遊畢竟不是以投資爲生的公司,這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有朝一日會被賣完,那個時候,若想保持業績的靚麗就要看真本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