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劇場裏,6個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圍坐在舞臺上。演員挨個邀請小朋友一起跳舞,最後一個受邀的孩子年紀最小。當演員把手伸向孩子,媽媽在一旁緊張地看着他。

  孩子沒有猶豫,站了起來,投入地加入了舞蹈,他創造出了許多新動作,帶着演員滿場奔跑,演出結束後,還做出了一個大大的謝幕動作。

  媽媽一下子熱淚盈眶。

  “那一刻從此就印在我的腦海當中,那一刻的悅悅不是我平常所接觸到的悅悅。”時隔3年,悅悅媽媽胡潔回憶起這一幕仍無法忘懷。

  那是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第一次引進英國班布洛劇團的沉浸式戲劇《可愛的農莊》。《可愛的農莊》面向智力障礙兒童設計,每場只有6個兒童觀衆席位。

  3年過去,爲特殊兒童打造的沉浸式公益演出已成常態。今年4月,在“大鯨魚”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爲特殊兒童打造的3個沉浸式演出劇目及配套工作坊,特殊兒童藝術啓發論壇和大師班密集舉行。 今年的演出劇目分別是:《溫柔的巨人》、《暴風雨也不怕》和《月亮上的歌》。

  《暴風雨也不怕》劇照

  《溫柔的巨人》劇照

  《月亮上的歌》劇照

  從戲劇中獲得成長

  悅悅是一名“糖寶寶”,看似甜美可愛的名稱背後,是一個家庭的心酸。“唐氏綜合徵”又稱21三體綜合徵,患有這種疾病的孩子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智力發育慢於常人。

  爲了培養訓練孩子多與外界接觸,胡潔此前也帶他參加過一些演出培訓。在觀看《可愛的農莊》前不久,悅悅還參加了一次舞蹈演出。當時爲避免孩子跳錯,一個老師在臺下做動作引導,舞臺上的孩子跟着模仿。

  胡潔在臺下看着,沮喪的情緒止不住地涌上來。悅悅只會機械地模仿,像提線木偶。她一瞬間覺得,“我的孩子不配站在舞臺上。”

  《可愛的農莊》讓她成了班布洛劇團和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狂熱的追隨者。她帶着悅悅看了更多演出,還參加了劇場“海星之願”項目的培訓。

  在這個過程中,悅悅彷彿擰上了進步的發條,喜歡上了唱歌、音樂和表演,從一個寡言少語的內向孤僻的小男孩,慢慢長成了喜歡結交夥伴,也敢於在公益活動上表演的大男孩。

  在一次參加劇場的培訓並登臺表演後,悅悅還收到了劇場鄭重頒發給他的志願者證書。

  “我從來沒有意識到我的孩子這麼小,這麼弱,也能夠以他的方式回饋社會。” 胡潔一直保留這張證書,“我心裏在思考是什麼讓這個孩子會有這麼大的差異,班布洛的劇一定有值得深省和追隨的東西。”

  戲劇如何幫助特殊兒童

  戲劇如何幫助特殊兒童融入社會日常生活?這是班布洛劇團的“魔法”,也是今年“海星之願”第三屆特殊兒童藝術啓發論壇的主題。

  嘉賓討論

  班布洛劇團由一羣戲劇藝術家和教育者創建於1994年,25年來都在致力於爲特殊兒童創作屬於他們的戲劇。除了《可愛的農莊》,今年的《溫柔的巨人》、《暴風雨也不怕》和《月亮上的歌》也是他們的作品。《溫柔的巨人》面向重度學習障礙、腦癱、唐氏綜合症兒童,《暴風雨也不怕》和《月亮上的歌》面向自閉症譜系兒童。

  爲什麼要爲特殊兒童創作戲劇?“因爲他們和我們一樣想寫、想讀。”布洛劇團的創始人和藝術總監Christopher Davies認爲,讓這些特殊兒童融入社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平常心對待他們,不先入爲主地認爲他們做不到。然後,不通過鼓勵和讚賞去引導他們做事,而是讓他們成爲真正獨立而又創造力想法的人。

  在論壇舉行當天早上,有一場《暴風雨也不怕》的演出。開場在一片沙灘上,演員們跪坐在地面上,手中輕揮白色的紗布。5個小觀衆中,3個坐在小板凳上看,一個四處走動,還有一個走到房間後面,和自己的爺爺奶奶坐在一起。但當一片布條飄到這個孩子面前,他開始和這片布互動。演員注意到了他的這個舉動,把這個舞蹈環節拉長了一些,讓孩子融入到演出的氛圍中去。

  多年的表演經驗,每一個班布洛劇團的演員都知道如何隨時處理變化中的舞臺狀況,與這些特殊兒童相處,把他們帶入戲劇之中。

  班布洛的每場演出嚴格控制,只面向五六名兒童,與他們充分互動。在《可愛的農場》中,演員們會歡迎每一個小觀衆。他們把孩子圍在中央,蹲成一個圈,身體放低到目光和孩子平視,開始唱出孩子的名字,反覆再反覆。

  這個環節是爲了讓孩子感到自己被重視,讓他們覺得在劇場中,自己是受到歡迎的。孩子通常受到重視,但在社會中,特殊兒童受到的關注多數並不友好。他們因爲輪椅被關注,因爲發出怪聲被關注,因爲舉動怪異被關注。家長也會緊張,擔心孩子做出與社會格格不入的舉動。

  但在劇場中,演員們營造出一種氛圍,讓孩子們感到自己是被友善地重視着。中國孩子的名字對英國演員來說發音並不容易,爲了在“大鯨魚”的演出,他們練了又練。

  “妞妞,妞妞,妞妞……”在一場演出中,一個坐在輪椅上,名叫妞妞的孩子被不斷呼喚。當演員邀請她加入舞蹈時,儘管她無法站起來,還是開心地接受了。演員們跳着舞推着她在舞臺上四處走,妞妞搖晃着雙臂參與了舞蹈。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人誇獎妞妞“你做得真棒,做得真好”。Christopher Davies在面向特殊兒童的戲劇中一直堅持這一點,“事實上她也不可能把這件事做好,但她去做了,參與到了其中。”

  媽媽在臺下熱淚盈眶,說這是孩子有生以來第一次被當做一個真正的觀衆去對待。對特殊兒童來說,重要的不是不真實的誇讚,而是有尊嚴的互動。演員們以一種平等的方式接受了妞妞,不居高臨下,也不過分關懷。

  每個人生命中都面臨許多挑戰,而對於有些孩子來說,參與這個世界就是每天都要面臨的挑戰。這有些艱難,但並非無力戰勝。在《溫柔的巨人》中,溫柔的巨人是一個塊頭很大的人,他口齒不清、講話困難。村莊的人對他很不友好,因爲他不一樣。但後來巨人救了一個溺水的女孩,村民開始意識到,巨人雖然某些層面上和大家不同,但更多方面其實是一樣的,他是一個好人。

  “即使你離開了我們,我們在這裏也學到一些東西,我們會對那些不一樣的人更加真實”,“他讓我們震驚了,你可能也是這樣的”……這是《溫柔的巨人》結尾的歌詞。Christopher Davies希望通過戲劇讓孩子們也明白這一點,他們也可能是這樣的,可能可以寫字,可以讀書,“誰知道你能做什麼。”

  《暴風雨也不怕》劇照

  本土化製作持續進行

  2016年,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總經理樑曉霞在英國愛丁堡看了《可愛的農莊》,立刻激動地找到班布洛劇團的創始人和藝術總監Christopher Davies,希望引進。3年合作,知名度越來越高,今年有3部特殊兒童劇亮相“大鯨魚”,一共63場,演出前票就全部售罄。

  “接觸這個項目從引進到整個計劃真的是從零開始學習。我們那個時候是無知者無畏,根本不知道有多困難。”第一年演出結束後,劇場發了調查問卷給家長,熱烈的好評讓樑曉霞和她的團隊意識到,特殊兒童劇對孩子和家長的重要意義,他們堅持做了下來。

  與班布洛劇團合作的第二年起,沉浸式戲劇的本土化製作也開始進行。2018年,劇場完成了《可愛的農莊》的中文版,同年9月,走進董李鳳美康健學校、浦東新區輔讀學校和華師大附屬盧灣輔讀實驗學校進行巡演,爲129名腦癱、唐氏綜合症兒童帶去了“開學第一課”。

  本土化劇組進校巡演

  今年,劇場計劃製作《暴風雨也不怕》的中文版。爲此,劇場舉辦了面向專業演員的大師班和培訓。“海星之願”本土化劇組,已於今年4月初和班布洛劇團一同走進華師大附屬盧灣輔讀實驗學校,爲那裏的小朋友帶去了爲期兩天的戲劇工作坊活動。

  在引進特殊兒童沉浸式戲劇之初,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於大部分特殊兒童家庭來說是陌生的,由於孩子的關係,他們不常出現在公衆場合,大多從未踏足劇場。

  如今,有越來越多家長、教職人員、醫療人員和志願者們理解並認可沉浸式戲劇這類藝術啓發形式。演出前,有志願者開車去特殊兒童家庭接送小觀衆,讓他們能安全來到劇場。孩子們在劇場中也越來越找到自己。

  《溫柔的巨人》海報上寫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特殊兒童常常像一座孤島,少與外界交流,也不受到重視和關注。

  樑曉霞希望,通過“海星之願”項目,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和認可“傾聽、等待、尊重、不評價”的理念,並且真正地將這種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當每一個人都開始用這樣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人文環境,會變得更溫暖、更包容。那時候,我相信並不只是特殊兒童的家庭受益,我們每個人也都會成爲這個溫暖、包容的環境的受益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