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彰化.雲林三縣的縣民,在漫長八年的等待,終於等到高鐵站的通車,

其中過程的艱辛語被不諒解就不在這裡提,這篇就主要來記錄通車當年的詳情,

IMG_7669.JPG    

先前曾來訪過雲林車站數次了,車站外觀詳見上一篇:

http://viy4092.pixnet.net/blog/post/45357449

 

從公車轉運站的外頭進來,看到貴賓席的佈置,大致猜想等會有來賓會來這裡,

IMG_7645.JPG  

一進門吃了一驚,警察也太多了吧,心想只是通車典禮也未免太誇張了,

結果看到右手邊有樹黨的候選人在那宣傳訴求,

IMG_7646.JPG  

原來如此,然怪那麼多警察......也不對啊,

再往前走,星巴克.摩斯漢堡還有7-11都正式開幕了沒問題,

IMG_7649.JPG

IMG_7651.JPG

IMG_7652.JPG  

左側傳說中的雲林縣物產館.興隆毛巾等店鋪,

警察還固守在那,這就納悶了,店家不知在等待甚麼?

IMG_7650.JPG  

再往前走答案終於揭曉....沒想到咱們的大家長居然來雲林車站!

喔不對,咱縣長會來很正常,應該是說馬英九本人居然在現場,讓人吃了一驚,

IMG_7657.JPG  

疑惑的是,他不知道有沒有前往苗栗.彰化兩站?這就無解了,

接著來到售票處,更令人吃驚,排隊居然排了將近半小時,

原本預計搭乘的10:43北上824次終究無法趕上,甚至還客滿了.....

IMG_7660.JPG  

當初最早是在2015/11/4開放預售時就訂了來回早鳥65折的車票,

不過後來高鐵在11/16時釋出了優惠訊息,

凡12/1~12/15起訖站於苗.彰.雲三站其他一站進出者,

皆可憑全票車票兌換同區間車票一張,因此,本人把原先早鳥票就退票了,

換上了優惠方案車票,且去程車票退票不另收手續費

IMG_7669.JPG  

車票右上角有新站誌慶圖樣,

另外還有原先沒有注意到的消息(感謝FB某鐵道社團同好分享),

憑車票可兌換紀念品一份,來回兩張可兌換兩份,(付費區內外各有一兌換處)

IMG_7682.JPG  

因此本人雲林換了一份,彰化也換了一份,非常值得收藏的紀念馬克杯,

IMG_7756.JPG  

IMG_7757.JPG  

換了馬克杯,由於時間還充足,於是回到公車轉運站,

最新成立的雲林客運,目前唯一的路線201路快捷公車剛啟用,

IMG_7639.JPG  

應該是最新中國BYD Auto的電動公車,不過卻看到有兩種車型,

(2015.12.3補充:後來根據PTT交通版有解釋,下圖為雲客向屏東客運借用的車)

IMG_7673.JPG    

帶著這點疑惑,另一個最初的疑問倒是解決了,最初所見的貴賓席,

原來是雲林縣長李進勇介紹的快捷公車通車儀式,

IMG_7676.JPG  

目前雲林車站公車接駁的路網嚴重不足,

多數路線主要是前往斗六.虎尾.斗南與麥寮等地,幾乎都是剛好繞駛進來的路線,

而海線土庫.台西.北港等方向則完全沒有接駁公車(北港線尚在招標),

一個高鐵站長久的客源穩定性,公眾運輸接駁非常重要,希望能盡快彌補欠缺的路網,

而看完雲林客運快捷公車,接著前往付費區,新的車票不再像以往只能單向插入,

正反面都能刷進刷出,

IMG_7668.JPG  

首先付費區內還有廣大的候車區,位於1F南北月台下樓層,

IMG_7707.JPG

還有免費上網區,

IMG_7709.JPG

雲林南下與北上月台的穿堂層,空間都非常大,很適合想提早進站悠閒等待的旅客,

IMG_7703.JPG  

IMG_7710.JPG  

雲林車站南.北月台層

IMG_7686.JPG

IMG_7715.JPG

近看可發現,台北車站之上已有預留南港車站的路線資訊,

 

IMG_7716.JPG

月台LCD螢幕顯示器

IMG_7717.JPG  

雲林車站通車首天人潮真的很多,許多提著大型行李箱的旅客,

顯示著已有穩定的商務.非嘗鮮體驗的客源,

IMG_7724.JPG  

雲林站外中科虎尾園區發向,尚未開發的灌木叢空地,

IMG_7722.JPG  

接著就是短途的高鐵體驗了,窗外展望可參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V4VpmIdA

 

短短不到10分鐘車程就到了,彰化-雲林的站距,在桃園以南為最短的區間,

也因此彰化高鐵站的主要服務範圍為南彰化地區,

甚至南彰化的代表城市員林市還在北邊數公里的位置,

可以說彰化高鐵站的位置蠻尷尬的,對於南投的客源也有限,

建議可以結合集集線重新規劃現有田中車站接駁能力,

提升南南投地區以彰化高鐵站為聯外交通的磁吸力,

IMG_7727.JPG  

彰化高鐵站的月台層,可以看到特色的帆船式屋頂設計,

IMG_7733.JPG  

IMG_7729.JPG

IMG_7730.JPG

IMG_7736.JPG  

不知為何,來到彰化站有如與雲林站完全不同世界般,在月台與穿堂層間,

沒有感受到初通車的嘗鮮人潮,而是寧靜.清幽的無人空間感受,

連贈品區所見的景象也是空無一人,總統有沒有來差這麼多嗎!?

IMG_7740.JPG  

出了付費區後,終於感受到初通車的新鮮感,逛車站的人潮明顯讓人感受到了,

IMG_7742.JPG

IMG_7745.JPG  

彰化車站的站內少了星巴克,同樣擁有摩斯漢堡,而便利店則是全家,

IMG_7761.JPG  

IMG_7763.JPG  

還有與雲林站一樣設計的彰化縣物產館

IMG_7750.JPG  

傳聞聽說彰化站憑車票除了送馬克杯外,好像還有送米,

可惜中午休息,而回程時已經送完了!

當到達彰化時,由於擔心馬克杯數量有限,於是先去售票窗口換免費車票,

換了17:19南下回程車票,但悲劇來了,也許是曾經換票過吧?

當站務員拿票去感應時居然無法讀到車票資料,結果只好讓她收回去,

當作是換票憑證了.....(收藏來回車票夢最終破滅Orz)

只剩免費換得的0元車票當作是弔念了.....

DSC_0405.JPG  

再回來觀察站體,

IMG_7751.JPG

彰化高鐵站的站內設計非常出色,喇叭行柱子、整排的棕櫚樹,

營造出南國風情,

IMG_7753.JPG  

站體的玻璃帷幕設計有個不明顯的隱藏字體,

IMG_7775.JPG  

彰化,外加英文名,幾個大字浮印在玻璃帷幕上,非常有特色,

IMG_7767.JPG  

也許是玻璃帷幕與方形設計,彰化站給人比雲林站還大的視覺效果,

事實上,整個付費區的確是在樓上,類似嘉義高鐵站的設計方式,

IMG_7746.JPG      

接著公車轉運站,規模看起來稍比雲林小,其實是少了計程車排班區,

因為計程車排班區位置與公車轉運站不同,位於另一側,

IMG_7776.JPG  

彰化高鐵站最主要的路線,也是與雲林一樣唯一一條的免費快捷公車,

彰化客運7路公車,以員林轉運站-彰化高鐵站-田中車站為營運模式,

在規劃上可轉乘國道客運.台鐵,路線上比雲林201路看起來還不錯,

IMG_7780.JPG  

最神奇是居然還有前往台中高鐵站的長途公路客運(台灣好行田尾線),

彰化高鐵站看來地位真的很尷尬,在班次較少與距離差不多的情況,

7路快捷公車免費就很重要了,不然員林北上的民眾,

到彰化高鐵站的搭乘意願大概會很低,

台鐵轉乘北上半小時內就能到新烏日轉高鐵了,車班選擇又更多,

因此7路營運的未來值得觀察,

IMG_7795.JPG  

接著就是體驗搭乘彰客7路了,7路往來田中轉乘的旅客不少,

而通車首天就有遇到從新竹下來要去田尾看花的旅客,

田中-彰化高鐵-田尾-永靖-員林轉運站,賣點就是公路花園了,

不過外地旅客記得,田尾和田中不要搞錯了(建議可有公路花園副標題提醒),

IMG_7805.JPG  

接著一路搭到員林轉運站,車程約35分鐘,員林南下民眾應會選擇彰化高鐵站,

但北上就難說了,員林至新烏日區間只要半小時,轉乘台中高鐵班次又多,

未來北上南下的運量值得觀察,

接著談談員林轉運站,員林轉運站主要是以彰化客運為主,

兼部份的國道客運,而高鐵快捷公車資訊均已經更新上去,

IMG_7866.JPG  

IMG_7860.JPG

IMG_7862.JPG  

要前往彰化高鐵站的旅客,請至1號月台上車,彰客並貼心地發送的路線資訊傳單,

接著回程時,只要口頭跟司機講要去高鐵站既可免費乘車,

去程則須出示當日乘車車票方可免費,

IMG_7885.JPG  

回程的窗外展望可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1OwpBfhZgQ

尾聲:

高鐵車站的通車,象徵著補足了西部縣市最後的三塊拼圖,

也讓苗栗.彰化.雲林正式納入了高鐵一日生活圈中,

雖然還是有不滿意的地方,希望能慢慢去調整與增加服務便利性,

而對於整體旅客時間上的影響,我想,

時間上的配合還是關鍵,北中高旅客只要能算好時間,直達.半直達幾乎不會有多大影響,

但對於這三站的旅客,節省的時間不只是那短短半小時而已,

甚至是兩個小時的時間,也省去大老遠不斷轉乘的顛波,我想,

對於高鐵未來的服務客層能增加更多效益,

因此,不應該再用站站停來去抨擊,畢竟拿高鐵不斷來跟台鐵比較沒有意義,

我想,搭最快的自強號旅客與趕時間搭乘高鐵的旅客自然不會去選擇站站停班次,

因此不會有抨擊者所說的狀況發生,

最後,希望台灣的大眾運輸發展能愈趨完善,生活更便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