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下文出現的一些方案的解釋:優化方案不是一味追求技術上的精度,由於本人學識有限,也無法從工程,數學,計算機相關領域對其本質進行討論,雖然這些可能從技術層面關乎影像的本質。最優解也必然綜合成本,效率的考慮。在現有設備的情況下討論是比較有意義的,也許我們在低端設備上研究和糾結的問題用高端設備都不用考慮就能得到一個好的解決,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沒有意義,最優解是在我們常用設備情況下的方案。膠片掃描可以由個人掌控之後,也必然涉及到個人工作習慣的問題。比如你的掃描的目的是為了網路展示,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你需要一個高精度的掃描件用作個人作品甚至輸出展示;再或者你根本等不及掃描的耗時和後期的費力;亦或者你有強迫症必須得拿到最「大」的掃描件。這些都是決定你方案的要素。總而言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優的。

本文涉及的器材和軟體:EPSON GT-X980(V850);EPSON Scan;SilverFast 8 SE; Adobe Photoshop CC 2018

一、需要多大的掃描解析度

如果你承認膠片顆粒是一種材料美學的話,我們對於解析度的考量應該不是哪一個掃描解析度是辨識畫面細節的極限,而應該是哪一個掃描解析度是辨識膠片顆粒的極限。當然這句話的意思有二:一是不要因為底片實際記錄的細節不夠就不再使用更高的掃描解析度,二是也不要認為自己手裡的傢伙提高解析度就一定能更清晰的辨識膠片顆粒。實際上,從像被攝入鏡頭前開始,攝影的過程就與「損失」持續綁定,對於膠片攝影和掃描來說,攝影用的鏡頭具有解析度高低,底片也具有解析度的高低,掃描的鏡頭具有解析度的高低,掃描CCD元件也具有解析度的高低。我們在掃描軟體上對於解析度一欄的設置,僅僅是在掃描儀層面最大解析度之下的選擇而已。所以,掃描解析度選擇的高低不直接意味著影像細部的清晰程度。

然而,解析度的提高的確意味著對現有底片採樣精度的提高,當然文件也會獲得更大的總像素數。前者影響著你能得到怎樣的細節,無論是影像細節還是顆粒細節,而與後者直接相關的是你可以輸出多大幅面的實體照片。比如你需要將一張使用35mm照相底片拍攝的照片輸出到長邊50cm,那麼很容易計算出如果用300dpi列印解析度輸出的話你大概需要一張5906*3932像素的數字文件,而為了得到這樣一張像素超過2000萬的掃描件,你需要把掃描解析度設置在4000dpi左右,這是比較實際的要求。當然你如果使用的是比35mm更大的底片,這個掃描解析度的要求會變小。然而如果你沒有放大輸出的要求,或者你的硬碟空間有那麼些羞澀的話,你還是得自己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因為盲目提高掃描解析度對文件大小的增加是可怕的。然而除開提高解析度所帶來的時間和硬碟成本的增加,我們應該掃描一張解析度合適的文件來應對可能的問題。

上圖是一張35mm黑白照相底片的局部放大圖對比(經過銳化)。當解析度達到2400dpi時,這張圖共有760萬像素數,在更高的解析度上,似乎該底片畫面細節幾乎沒有提升。但是我們仍然建議用更高的解析度,除了135底片較小之外,我們認為2400dpi的掃描件如果進行銳化,由於像素不足產生的馬賽克會因為銳化導致局部對比度的提高而變得非常明顯。

如果使用後期插值的方式,也應該選擇較高的掃描解析度。下圖是使用Ps插值演算法「兩次立方(較平滑)(擴大)」的方式將局部插值到長邊3000像素的對比。此過程沒有銳化操作。

圖中更高解析度圖片經過插值之後銳度與細節都會更好

所以我們認為,在成本和效率允許的情況下,即是使用平板掃描儀,也可以選擇較高的掃描解析度。它會給你之後的銳化,插值等操作帶來益處。至少對於V850掃描135底片來說,最高6400dpi的解析度是可用的。除此之外如果你信奉顆粒美學,也應該使用較高解析度,不管是135底片還是更大的底片。

二、需要多大的量化位深

現實世界中的連續影調要變成數字文件涉及到採樣與量化,上面討論的對於解析度的選擇可以理解為採樣。而量化則是將一條線(連續影調)分割成一系列點(獨立的色階)儲存為文件,位深越多,也就是bit數越多,就能夠以數字的方式近似的將斷裂的色階表達為連續的影調變化。而能夠騙過人眼所需的量化位深為8bit,即在從黑到白的連續影調變化中需要2^8=256個灰階就可以用數字的方式表達影像了。所以在掃描中,應該選擇至少8bit的位深,當然是對於掃描膠片這樣的媒介。但是如果你需要對掃描件進行後期製作,特別是你調整的步驟越多,你的掃描件應該具有更高的位深度。因為每一次影調調整都在破壞色階,8bit文件對於大量的後期調整就顯得不夠用了。拉伸影調使得色階兩頭變寬,原來剛好夠的色階被分離,而新的空間中沒有更多的色階填補,這就造成的色調分離;而壓縮影調,使得原來相鄰的兩個色階變成了一個色階,造成細節的丟失,而在更多位數的文件中這兩個色階並不是緊臨的。所以對於要後期製作的人來說,應該選擇16bit的位深。彩色也就是16*3=48bit位深。特別對於掃描彩色負片來講更需要選擇48bit的色彩深度,因為彩色負片往往涉及更多的後期調整。

圖組的左圖是使用8bti(24位)輸出的tiff文件,右圖是使用16bit(48位)輸出的tiff文件,經過一系列調整之後,左圖明顯能夠看到色調分離。從直方圖也能看到色階的斷裂。

三、特性文件與色彩空間的配置問題

這一部分涉及到色彩管理,色彩管理核心是要通過一定方法讓不同媒介設備之間色彩表達儘可能一樣,這個一樣指的是顏色外觀,更直接點說就是人眼看得一樣,而其背後有著大量的轉化與運算。掃描儀的色彩管理是整個色彩管理系統中的一環。因為我們缺少專業的色彩管理設備,也無意在這個部分闡述太多。所以我們主要結合自身經驗提供一些建議。

·創建掃描儀特性文件

掃描稿件具有自己特有的顏色,掃描儀要做的工作是把稿件上反射或者透射的色光量化為具體的顏色數值。這個過程中就存在差異,往往其顏色數值並不精確地對應稿件上的顏色。所以如果對色彩精確度有要求,那麼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去校正這種差異。而基於ICC的設備的特性文件就可以減少這其中的差異。

V850配有X-Rite i1Profiler軟體的掃描單元(它其實還有印表機,顯示器,投影儀單元,只不過需要另外付費購買)和兩張標準色卡(一張透射稿,一張反射稿)。其步驟是在關閉掃描軟體自動校色功能和色彩管理功能的情況下掃描標準件,將標準件導入i1Profiler軟體,軟體自動識別標準件色塊,選擇與該標準件類型版本對應的參考文件,自動生成icc特性文件並命名保存。

製作完成icc特性文件之後,可以有兩種方式為掃描件嵌入配置文件進行色彩管理。一種是在掃描驅動的配置對話框內勾選上色彩管理一欄中剛剛製作的icc文件。

另一種是掃描時依舊不使用色彩校正,得到一張不含特性文件的掃描件,在Photoshop打開時為其嵌入配置文件。

當然這個對話框能夠出現你需要在Ps的「顏色設置」面板裡面正確設置。使用掃描驅動嵌入與使用Ps嵌入的區別在於一個使用的是驅動的色彩管理引擎,後者用的是Ps的色彩管理引擎。轉換結果有非常細微的差異,可以忽略不計。

以下,是三張4*5彩色反轉片掃描件。它們分別是沒有嵌入特性文件,使用默認「愛普生標準」嵌入特性文件和使用個人製作的icc特性文件。

未使用色彩校正
使用愛普生默認ICC
使用個人製作的ICC

當然,使用特性文件對掃描設備進行色彩的校準更多使用在畫冊掃描,藝術品複製等領域,它們往往需要精確的色彩還原。而且,對於顯示設備的色彩管理和印表機的色彩管理也必然要進入到整個工作流程。作為攝影者,我們往往需要對掃描件進行大量的影調和色彩的創意調整,所以是否需要對自己的掃描儀做特有的特性文件,我覺得並不十分必要,使用廠家統一製作的文件就有不錯的效果了。以上還是針對於反射稿和正片而言,因為正像的稿件作為一個校準參照還比較適用。而彩色負片往往色偏會非常大,涉及到大量的色彩校準,所以這時專門製作icc特性文件似乎並不是非要不可。

色彩空間:sRGB;Adobe RGB與ProphotoRGB

下圖是用mac系統的色彩同步實用工具將色域可視化。灰色網格為個人製作的掃描儀ICC色域,圖一為sRGB色域與掃描儀icc色域比較,圖二為AdobeRGB與掃描儀比較,圖三為ProphotoRGB與掃描儀比較。

圖三沒有灰色網格是因為,ProPhotoRGB色域完全將其覆蓋。基於此,如果使用前兩個色彩空間,將會有大量超出色域的顏色丟失,它們被轉換為在設定色彩空間之內的新的顏色數據,而只有ProPhotoRGB能夠將掃描儀色域包裹。所以美國攝影師Jeff Schewe在《RAW格式數碼照片處理專業技法》中強烈建議應當將工作空間設置為ProPhotoRGB,為的就是保留設備記錄的全部色彩,並且,作者提出了奈奎斯特採樣定理來佐證:「如果照片處理結果具有一定的精確度,在開始的時候,你需要至少兩倍於此的精確度。」

至於是否使用ProPhotoRGB,我們的觀點是根據你所進行的工作而定。在EPSON自帶的掃描驅動和第三方軟體SilverFast中,都不支持ProPhotoRGB的色彩空間。所以你不得不放棄使用掃描驅動進行色彩管理,必須得進入Photoshop中進行。這可能需要一定的關於色彩的專業知識才能保證整個流程不會出錯。而ProPhotoRGB也多用於要求較高的藝術品複製領域。我個人長年使用Adobe RGB作為工作空間,因為沒有使用ProPhotoRGB列印的經驗,也沒有專業的廣色域顯示器。所以我姑且認為它已經夠用了。其實關鍵的點在於,處理完圖像的時候一定要為文件嵌入通用的配置文件,比如放到網路上通過屏幕傳給別人看要選擇sRGB,否則別人家的設備打開你的圖片時對色彩的解釋和轉化就失去了參考,這樣帶來的色偏是可怕的。

四、掃描驅動的其他設置與調整的必要性

對於掃描件的處理(影調色調調整)我覺得可能有三種思路。一種是完全在掃描驅動軟體上進行調整,直接出圖;第二種是在軟體上做基礎調整後,再進入Ps等軟體調整;第三種是掃描儀只負責掃描,所有的調整交給自己。

三種方案的抉擇完全取決於你的工作習慣,效率要求和個人能力。目的都是得到令自己滿意的效果。第一種方式往往效率最高,特別打開軟體的自動校準功能快速得到還不錯的效果;但是如果對畫面影調色彩有自己的想法,往往需要在驅動上自己動手調整一些東西,或者在掃描後用其他軟體接著調整。

第三種方式要求關閉驅動一切自動化的設置,包括自動曝光,色彩平衡,銳化等操作。以最大位深掃描無壓縮的TIFF格式文件,再以此文件作為後續一些列調整的基礎。這樣幾乎所有的調整都掌握在個人手中,但是這個方案需要有一定的調整能力,如果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進行,可能花了很多精力效果往往還沒有第一二個好。儘管如此,我們依然建議,如果需要拿到最大調整空間的掃描件,應該選擇第三種方案。

五、底片與數字攝影的知識

為什麼18%反光率的灰稱作中性灰,而不是50%。這實際上是由於人眼對於光線強弱的響應方式是非線性的。線性的意思是,50%反光率的中性色感受為中性灰。要完成這種非線性的映射,可以設想一條對數曲線。

這個曲線也解釋了為什麼從一隻100w的燈泡到2隻100w的燈泡,人眼感受到的亮度卻並非是提高了1倍,就是因為人眼對於亮度響應的非線性。實際上人的感官幾乎都是非線性的。

膠片的亮度響應方式與人眼類似,這樣做能夠更好地照顧亮度等級較低的景物,壓縮亮度等級過高的靜物以免高光層次的丟失。

數字相機感光元件是線性響應的,但是從從感光元件輸出的線性數據會經過一次編碼,這次編碼改變了線性的亮度響應,使得其響應曲線也類似膠片。因為線性的編碼方式造成了在位深度不夠多的情況下,表達暗部的灰階不夠,而亮部的灰階過於冗餘的問題。

紅色直線為線性編碼,g-h一個亮度等級擁有多達半數的灰階來表達,而暗部a-d共四個亮度等級才有17個灰階表達,於是必然造成相鄰兩個灰階被人眼區分從而階調斷裂。如果將編碼方式從紅線改成藍色曲線,則暗部多個亮度等級就能分到更多的灰階,亮部一個等級浪費掉的灰階被分配給暗部,做到了比較好的平衡。而這樣的曲線就如同Ps中提亮曲線的操作一樣,所以藍色曲線代表的影像亮度上會比紅色直線更亮,這個步驟被稱作Gamma校正。其形狀類似於冪函數,其函數表達式為:輸出=輸入^(Gamma)。其中輸入是我們的橫坐標,輸出就是縱坐標。

模擬到數字的編碼方式除了冪函數,還有對數函數編碼,比如柯達公司用以膠片數字化的Cineon系統,使用的就是10bit對數編碼,能夠在有限的色階下儘可能做到階調的完美分配和實現更大的動態範圍來達到膠片的效果。這也就是現在電影製作領域所謂log曲線的源頭。對數編碼更容易實現暗部的提亮和高光的壓縮,所以載入log曲線的畫面往往反差很低。同樣滿足對數響應的攝影負片也往往壓縮了現實的影調,通俗一點說,就是畫面是發「灰」的,負片的反差指數在0.6-0.65左右,這意味著將現實環境中的光線亮度比值映射到底片密度的過程中,會有40%左右的壓縮,這樣做完全是因為負片本來就是製作照片的中間底,它並不作為人眼直接觀看的影像載體。較低的反差指數有助於獲得更大的寬容度。

下圖是使用理光GR相機拍攝得到的DNG文件,並使用DNG_Validate處理成原始感光數據的效果,最右的圖是經過Camera RAW解釋之後的圖片。可以看到線性編碼的世界中,圖像是非常暗的。

當比特位深足夠多的時候,即使線性編碼暗部一片漆黑,但是其灰階數據都足夠也能被重新調用。

六、彩色負片的後期校正

1、膠片本來的顏色

要說這個話題,可能只能夠在正像的底片才可以去判讀。彩色反轉片和彩色正片的確具有本張底片確定的顏色。掃描件的顏色傾向也可以與底片本身進行比較。而且,這兩者的性質決定了他們是可以直接作為影像載體的。反轉片同時具有印放和觀看的功能,正片就是用來直接觀看的。它們的色彩,反差在底片設計的時候就已經根據人眼特性進行了校正。然而作為「半成品」的彩色負片,最終呈現的影像的色彩和反差一定不全是底片本身的結果,更多的會跟人為的校正有關係。如果追問彩色負片最本質的顏色,那就是色彩反相,帶有橙色色罩,色偏,反差很低的底片本身。這個可以研究彩色負片的特性曲線得出一些結論。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不同底片種類由於特性曲線細微差異的不同,可能在初步校色之後存在一定的顏色和反差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我們可以去保留,也可以繼續校準。數字掃描件給了我們這個機會。

必須得提的是,美國的Gustav Kollar做了一本名叫《Film Lovers Analogue Visual Reference》的小書,其中涉及百餘款膠片(包括黑白負片,彩色負片和彩色反轉片)的效果對比。他採用的方法是在相同光源環境下拍攝X-RITE ColorChecker Passport Photo色卡,為每一款膠片做特性文件,在再同樣環境下拍攝肖像,用之前對應的特性文件為其校準。

關於整個計劃更為細緻的操作,書中沒有提及,特別是掃描儀的部分。因為使用色卡製作特性文件實際上是對膠片特性和掃描儀特性的加和做了一個校準,其中他們是如何使用掃描驅動的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不管怎麼樣,如此大量的的樣本的確說明了一定程度上底片對於現實影像映射上的一些特點——色彩傾向,反差等等。

2、彩色負片色罩成因

彩色負片由於感綠層的品紅染料和感紅層的青色染料在形成染料時由於自身缺陷,除了生成品紅染料之外還會伴生形成額外的黃色染料;感紅層除了青色染料之外,還會伴生形成黃色和品紅染料。並且其伴生形成的額外染料會隨著曝光量的增多而增多。也就是說,暗部和高光所形成的偏色程度並不一樣,於是在後期校正過程中,沒有辦法通過色彩校正使得畫面中不同的曝光的影像都能回歸正常。比如高光由於黃染料形成多,如果依照高光對色偏進行校正,那麼暗部就會矯枉過正;如果依照暗部校色,由於其生成黃染料少,那麼對於高光的校正就會不足。

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是使用本身就帶有黃,品紅色顏色的帶色成色劑,曝光的部分帶色成色劑生成相應的成像的染料,本身帶有的黃色品色褪去,同時也生成了額外新的黃色和品紅色染料。曝光越多,帶色成色劑自帶的黃色品色消耗越多,而產生的有害的黃色染料生成也越多,未曝光的部分,不會產生額外的有害黃色品色染料,但是本身帶色的成色劑的黃色與品色沒有消耗。這樣做雖然不會使得產生的有害染料消失,但是可以使得一張底片上總的黃色,品色染料總量保持一個恆定的值。這樣就為後期校色提供了基礎。而這樣一層人為添加的帶色成色劑所帶的顏色就是色罩。在沖洗完成之後會自動形成。而彩色反轉片對抗有害吸收的方式是使用顯影抑製成色劑(DIR成色劑),所以就不會存在色罩的問題。

3、彩色負片感光特性曲線

感光特性曲線是用測量和數學的方法來形象的表達底片特性的函數圖。它使用一個二維平面坐標軸,橫軸表示曝光量,縱軸表示底片密度。圖中曲線通過在標準環境下拍攝,沖洗後測定並繪製。即底片隨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呈現出怎麼樣一種變化。

下圖是在柯達官網下載的 KODAK PROFESSIONAL PORTRA 160 Film 的特性曲線圖。因為彩色感光材料有三層感光乳劑,所有會有反映感藍層黃色染料密度的曲線,感綠層品紅染料密度的曲線和感紅層青色染料密度的曲線。由於帶色成色劑,感光度不一等等原因的影響,致使三條曲線不重合。這意味著如果有一個消色的物體在底片上曝光,會對應更高的黃染料密度,中等的品染料密度和最少的青染料密度。而被印放為正像時,就會有最少的黃染料密度,中等的品染料密度和最多的青染料密度。也就是說這個本該是灰色的物體在最終的影像上呈現出更多的青色和藍色(因為少黃意味著多藍),也就造成了嚴重的偏色。這也就是把負片直接反相後的結果。

在傳統的彩色暗房中,彩色負片會配有相應的彩色放大相紙,相紙也有三層乳劑,被設計為感藍層感光度最高,感綠層其次,感紅層最低。於是,通過負片的光線照射到相紙上,會有最少的黃光線被高感光度的感藍層(黃染料)接受,最多的青色光線卻被感光度最低的感紅層(青色染料)吸收,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抵消。再通過一些色彩校正的手段,能夠得到比較好的色彩還原。

除了感光度不同造成的巨大的偏色,還有就是三條曲線即使高度一樣(感光度一樣)它們也不能完美重合。它們在形狀,斜率上會有一些差異。這些差異同樣會造成偏色需要校正。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感光特性曲線的測量是通過曝光沖洗之後得到的標準圖像。它能反映一種特定膠片的大致性能,但是也只與繪製該曲線時的特定的環境有關。如果環境改變,比如沖洗,也會造成特性曲線的變化,如果在誤差之內,獲得色彩還原是不難的。如果超過誤差,比如沖洗達不到規範,對於底片的色彩還原將會非常困難。

4、膠片掃描件的校正(彩色負片的校正-Photoshop流程)

a.得到怎樣的掃描件

得到怎麼樣的掃描文件和使用的驅動及其設置有關。使用多高的掃描解析度以及位深度前面已經討論過就不再累述了。

除此之外,關於掃描驅動上常見的USM銳化以及降噪選項,我認為如果你採取的工作流程是需要經過Ps方案,這兩項都不要勾選。因為以愛普生驅動為例,這兩項只提供了低,中,高三個調節選項。銳化和降噪都會對畫面細節產生破壞性影響。所以盡量留在Ps中由自己控制。

關於除塵,各家驅動的方式都是通過硬體方式尋找定位臟點,再用軟體演算法去除。關於定位臟點,一般都沒有什麼問題。而去除的過程,就總伴隨一些問題。經過試驗我們發現,當臟點所處的區域是平滑,細節較少的區域時,除塵效果良好。而當處於細節豐富區域時,往往需要進入Ps再一次去臟。當臟點本身形狀較為特殊時,也容易出現問題。

下圖從左到右分別是不開始除塵功能,由silverfast開啟ISRD除塵功能,由EPSON Scan開啟digital ICE除塵功能。

開啟除塵,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因為需要對文件單獨再掃描一次查找臟點,也要花時間由軟體自動去去除臟點。當然,在Ps中處理臟點同樣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這其中如何選擇是你工作習慣的問題。

平滑背景除塵效果良好
silverfast沒有做到良好除塵,EPSON在面對畫面下部有面積的臟點時演算法也出現了問題。
最右側放大後還是可以看出臟點修復並沒有達到要求,還是需要再次處理。

b.負片模式,正片模式,Linear RAW Scan

在掃描驅動上對於底片的掃描首先應該選擇「透射稿」,然後根據底片類型在選擇諸如彩色或黑白,負片或者正片的選項。當然這是常規操作。現在網路上有很多人將彩色負片以正片模式進行掃描,於是就得到了未經過反相的文件,再通過Ps等軟體自行反相,校正。

所謂「負片正掃」的方式是對拿到最原始掃描文件的渴求。因為掃描儀CCD所捕捉到的必然也是負片信息。但是我們有一個疑問,就是當在正片模式和負片模式之間切換的時候,掃描儀光源是否也會進行相應的改變。這個似乎沒有太多資料可以查閱,但是在Epson Scan中切換正負片的時候,總會重新進行預覽掃描,掃描儀的這個行為會讓我們有所擔心。如果光源真的會對負片進行優化調整,那麼我們就浪費了這個硬體級優化。

Linear RAW Scan

以上,基於EPSON Scan 驅動來說,最好還是選擇響應的膠片類型進行掃描。但是如果你的確需要得到未經過反相的文件自己做調整,可能得需要如Silver Fast這樣的軟體。其中有一個叫做HDR RAW的儲存形式,如果你選擇了這個格式,那麼無論你選擇正片還是負片模式,它輸出的最終都是未經過反相調整的「原始格式」。

其實對於EPSON Scan來說,彩色負片就選擇負片模式掃描,然後點擊重置並關閉一切調整選項之後,一樣可以得到經過最小調整的文件,其後期空間依舊很大。

而如果你擁有silver fast,那麼直接選擇HDR RAW格式存儲,那麼驅動上的一切調整都會消失,並且也能自己進行反相校準。不管怎樣,要擁有最大的後期調整空間,那麼掃描時就應該有最小的調整操作,即Linera RAW Scan的概念。

關於在sliver fast上選擇HDR RAW後,存儲格式DNG或者TIFF會有很大的差異。根據silverFast工作人員的解釋,HDR RAW都模式下無論是TIFF還是DNG都擁有相同的掃描儀未經調整的原始數據。他們的Gamma為1.0,即是線性Gamma。而使用軟體對DNG進行解釋或者顯示器顯示時,能識別它並將文件做一個Gamma=2.2的校正。而TIFF文件不能做到這一點,於是為Gamma=1.0呈現的。

Linear RAW scan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最大調整空間的文件,也有利於在一組圖中形成相對統一的影調和色彩。因為掃描軟體對於底片的色彩校正是基於你影像內容進行的,這其中包括你拍了什麼,也包括你掃描框選時框進去了什麼。於是會得到不同色彩傾向的文件,這個會讓統一變得困難,也會很大程度上干擾你對色彩與影調的個人想法。

c.面對不同底片文件校正的通行通法,遵循規律,相信眼力

對於我們能夠接觸到的底片(黑白負片,彩色負片,彩色反轉片,正片)來說,這些底片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設計思路。其用途,拍攝和製作方法都有不同。以反差係數來說,負片的反差係數都比較低,正片的反差係數最高,彩色反轉片介於二者之間,由此帶來的寬容度也存在不同。當使用掃描儀得到不同類型底片的掃描件的時候,我們不必過於拘泥於去找回膠片在傳統時代「本來的的樣子」。這其中涉及到的模擬到數字的轉化其實非常複雜。就好像我至今任然不理解有人都沒有理解zone system的實質就非要在數字照片文件分上十個區域一樣。

因為彩色負片校正是所有底片中最具有難度的,所以我們以彩色負片校正為例。

最重要的,是相信眼力。傳統彩色暗房使用與底片配套的彩色放大相紙和配光可以得到色彩還原良好的照片。其實靠的也是眼力。所以,對於掃描件來說,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就當做一個數碼相機拍攝的底片進行校正就好了。只要你的眼睛和屏幕沒有太大的問題就可以了。

對於色偏的校正,最基本的規律就是使得畫面中的中性色不發生偏色,也就是黑、灰、白不偏色。這樣一來畫面整體色偏也就基本消除了。更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暗部(黑),灰(中間調),白(高光)都校正。因為根據彩色負片的感光特性曲線,由於三條曲線形狀不一,也不完全平行。所以如果只校準一點,那麼這能保證這一點上三層密度一致(三個通道一致),其他的階調上並不能重合(保持一致)。在Ps中,常用色階,曲線,色彩平衡工具就能進行最基礎的色彩校正。並且它們之間互有重合,也能組合出非常多種具體的操作方法。下面介紹三種。(以sliver fast 掃描的DNG文件為原文件)

方法一:快捷鍵法:相信先進的膠片Ps演算法。

反相得到現實影調的畫面(最好將畫面多餘部分如片邊裁減掉)→運用自動色調→運用自動顏色。對於由EPSON Scan在負片模式下掃描不需要反相的文件具有較好的校正效果。

方法二:先定中灰,再調陰影高光

反相得到現實影調畫面→尋找畫面中本來顏色應該是中性色的部分(如地面,水泥等)使用色階工具中的灰場工具(取樣點推薦31*31平均)在放大圖像的情況下吸取一下之後滑動陰影和高光修剪滑塊定義黑白場→運用色彩平衡工具調整陰影色偏和高光色偏。灰場的定義和色彩平衡調整都需要一定視覺經驗。

方法三:曲線

反相得到現實影調畫面→使用曲線黑場工具吸取膠片片邊→在RGB三通道下修剪高光滑塊→重點調整綠色,藍色通道曲線,微調紅色通道曲線→回到複合通道調整影調。適用於保留片邊,且不易於尋找畫面中性色的文件,在校準綠色,藍色通道曲線時需要一定視覺經驗。

由於方法二可能更加考驗一個人對於色彩的認識和感知,於是推薦使用更具規律性的曲線法。下圖分別是經過ACR默認設置打開的文件,反相過後的文件,經過曲線初步校準的文件。

上圖大致解釋了曲線校正色偏後所呈現的形狀。第一象限為彩色負片的特性曲線,掃描是將底片的密度採樣量化為數字的碼值,也就是第二象限的三條實線所描述的過程(為了方便,將特性曲線簡化為直線,採用0-255的8bit編碼)。這樣的三條曲線所呈現的樣貌也就是「負片正掃」的外觀,同樣也就是負片本來的樣子,整張底片是偏橙黃色的,因為紅色通道數值總是大於綠色通道大於藍色通道。反相之後就是現實影調,此時,藍色通道>綠色通道>紅色通道,所以色偏為多藍少黃,少紅多青,即整體色偏為青藍色。為了校正三個通道高度的不一致,我們需要用到曲線命令,即第三象限內容。使得紅、綠、藍三個通道不匹配的最低碼值(暗部)和最大碼值(亮部)重新匹配,為了簡便,方法就是最低碼值都重新映射輸出為0,最高碼值都重新輸出為255。從而得到了這樣的三條曲線。這一步也就是定義黑白場。當然實際操作中,不可能完全將畫面中的黑場定義為0,白場定義為255,因為畫面中不總是存在最黑和最亮的部分。比如陰天,霧天等低反差場景。更加合適的方法是使用曲線面板里的黑場吸管吸取片基將其定義為黑場0,這時畫面暗部能得到良好的校正也不會出現過多死黑的情形。而白場的定義可以參照直方圖將曲線右邊的白場輸入滑塊在各通道下滑動到合適位置即可。

之後,畫面任然是偏色的。因為最豐富的中間調並沒有經過校準,特性曲線上各層的斜率不一致一樣會導致偏色。我們的經驗是下拉綠色曲線減綠增品,下拉藍色曲線減藍增黃(也就是上圖曲線為何彎曲的原因)。這其實跟ACR中調整白平衡的色溫(藍-黃)和色調(綠-品)相似。不同的底片,可能增減的幅度有所不同。以柯達底片為例,往往下拉藍色曲線幅度最大,綠色曲線次於藍色曲線。或者也可以直接增加紅色曲線加紅減青。但是對於富士膠片,直接只增加紅色曲線似乎並不夠。

所以,對於基本的色調校準,曲線工具完全就能一步到位。因為它就可以反映影調和色調映射的趨勢。並且,對於使用同一種底片和同一種掃描方式得到的掃描件(所謂同一方式就是要保證掃面軟體和其設置一樣,因為不同的掃描軟體會有不同的編碼方式,即使是同一底片也會最終造成校準曲線的形狀並不一致)完全可以使用之前存儲的曲線命令直接套用後再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微調就可以了,過程非常的方便。進行了基礎的校準之後,就可以根據個人進行風格化的調整了。

七、底片掃描件的銳化與降噪淺談

1、降噪

對於膠片掃描件來說,噪點應該包裹膠片本身的顆粒和掃描時產生的雜訊。負片掃描件的噪點往往比正片和反轉片多。《數碼影像銳化深度剖析》一書中作者Bruce Fraser解釋到除了負片本身因為感光度較高而具有大顆粒外更大的原因在於正片和反轉片反差較高,不用在進行大幅度的階調壓縮。而負片由於反差很低,往往伴隨大量的影調壓縮,所以原本不起眼的雜訊也因為反差的提高而變得非常明顯。並且,如果是彩色負片,由於掃描儀藍色濾鏡下的感光元件往往接受到更少的光線從而雜訊多集中在藍色通道。對於降噪,Ps中有大量工具以及第三方插件可以做得很好,關鍵問題就是在於降噪就意味著模糊,所以要注意銳度的損失和細節的損失。這些可以通過蒙版對邊緣加以

保護而實現較少的損失。

2.銳化

同樣是本書中,作者將銳化分為輸入銳化-創意銳化-輸出銳化三個部分。分別用以彌補採集設備(掃描儀)的銳度損失,強調局部和彌補列印設備的銳度損失。對於平板掃描儀來說,輸入銳化是必須的。因為其掃描鏡頭並不能精確聚焦,而且往往會有底片不平整帶來的失焦的問題。Bruce Fraser認為降噪應當在銳化操作之前完成,不然銳化會增加噪點。但是本書的第二作者Jeff Shewe在之後的《數碼照片專業輸出技法》中認為只要能夠實時的把控好銳度和雜訊這一對矛盾體的平衡,誰前誰後並不十分重要。就像他在ACR中細節面板中演示的那樣,控制好各自參數就可以了。銳化是極具破壞性的操作,所以盡量關閉掃描軟體的自動銳化來到Ps中自行控制,同時也可使用蒙版保護不屬於銳化範圍的圖像表面,單獨對高細節的邊緣進行銳化。

參考文獻

【1】、Jeff Schewe,黃一凱(譯).數碼照片專業輸出技法

【2】、Jeff Schewe,黃一凱(譯).RAW格式數碼照片處理專業技法(第2版)

【3】、Bruce Fraser,Jeff Schewe,張海燕(譯).數碼影像銳化深度解析

【4】、馬松年.感光材料運用基礎

【5】、戴頻勛.電影數字化輸入輸出工藝中編碼方式對影調的影響

【6】、Gustav Kollar. Film Lovers Analogue Visual Reference

【7】、imaging.kodakalaris.com

【8】、analogfilm.camera/2017/

【9】、youtube.com/watch?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