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的問題,千奇百怪,又不能詢問,只能猜測。給答題者帶來很大難度,或許這也是一種樂趣吧,看看醫生考慮問題是否全面。

經常低血壓?血壓到底多少?您多大年齡?基礎血壓多少?吃的什麼降壓藥?低血壓怎麼判斷的?是有癥狀還是自己測量的?一共測量了幾次?

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作為醫生都需要詢問患者後才能給出一個相對客觀準確的評價和分析。而現在線索很少,這是要考名偵探柯南?

三高就不談了,和低血壓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也就是本身您是高血壓,如今吃著葯,血壓低了,而且不是一直低,只是經常低。

第一,明確低血壓概念,收縮壓即高壓低於90mmHg,舒張壓即低壓低於mmHg,這裡面以收縮壓為主,不用太關注舒張壓,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人們的舒張壓都會越來越低,尤其老年人經常四五十,也沒有關係,只要收縮壓正常即可,這也是老年高血壓的特點之一脈壓差大。如果您65歲以上,所謂的低血壓只是舒張壓低,那就沒事,放心吧。

2.排除測量誤差,自己測量不一定準確,或者血壓計問題,或者測量問題,可以去醫院矯正一下。

3.藥物本身引起,尤其短效藥物,起效快,失效快,血壓波動大;或XX唑嗪:體位性低血壓,尤其是首劑服藥時容易發生,並注意盡量避免夜間起床。因為此類葯治療前列腺增生,所以老年人尤其重視。

4.環境,溫度,情緒等等都會影響血壓。

5.如果以上都不是,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比如嗜鉻細胞瘤,需要去醫院查看。

6.年齡變化,高血壓病情的變化,血壓就有可能越來越低,需要逐漸減葯,繼續觀察血壓。

小王醫生能想到的可能也就是這麼多,歡迎其他偵探繼續補充。

我是小王醫生!如果您能具體描述,請您@小王醫生說健康 。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我想先說一下血壓的正常值(在工作中好多高血壓病人都不知道正常值是多少)收縮壓(高壓):90~140mmHg 舒張壓(低壓):60~90mmHg

首先您已經確診有高血壓,高血壓這個疾病是一個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根據您說的吃完葯會經常出現低血壓的癥狀,說明您目前吃的這個降壓藥不適合您或者說目前吃的劑量太大不適合您,您應該去醫院讓大夫給您更改每次服用的劑量或者更換降壓藥;還有一種狀況就是由急性心腦血管病變而導致。像腦梗塞,腦出血,容易引發血壓偏低。此外,出現這種情況,還可能和患者的血管中樞自我調節有一定的關係。

給您一些常用降壓藥品的名稱及作用

降壓藥分類目前有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抑製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二受體阻滯劑(ARB) 利尿劑:有噻嗪類、袢利尿劑和保鉀利尿劑。如英達帕胺、螺內酯、呋塞米等等。 β受體阻滯劑:常用的有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卡維洛爾、拉貝洛爾。 鈣通道阻滯劑:又稱鈣拮抗劑,主要有硝苯地平、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西拉普利。 血管緊張素二受體抑製劑:常用的有氯沙坦、纈沙坦。等

降壓藥的作用機制不同可能大家不太了解為大家講解一下:

1) 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降低收縮壓的作用優於舒張壓,更適於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現的患者,應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鉀過低,同時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情況,請務必告知您的醫生,避免使用這類藥物。

2) 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高血壓伴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懷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圍血管病則不要使用該類藥物。同時該類藥物還會影響糖脂代謝,可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

3) ACEI 、ARB類藥物(如「迪之雅」)更適於有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時, ACEI、ARB有利於防止腎病進展,但不可用於孕婦。

4) 劑型長效CCB(如「拜新同」)有較好的防止腦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對糖脂及電解質代謝無影響。

5) 分子長效CCB(如「施慧達」、「絡活喜」)除劑型長效CCB優點外,此類藥品降壓時並不增加心率,可平穩控制24小時血壓,有效糾正異常血壓節律,降低心血管風險。

6) α受體阻滯劑(前邊沒提到,但也較為常用)適於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質代謝紊亂的老年患者。

建議您要經常測血壓,記住測血壓三要素:定時間、定體位、定血壓計(血壓計記得定時檢測否則測出數值可能不準確)


你好!首先確定測量血壓的準確性。

1,三高患者包括以前確診為高血壓的。極少數人,高血壓多年後(與是否吃降壓藥物無關係),機體活動量明顯減少,新陳代謝也明顯減低,頸動脈及主動脈弓硬化狹窄,對血壓的敏性不如年輕時候。心臟的泵血功能也下降,心輸出量及心臟的收縮力減弱,血壓不再高,這個時候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停用降壓藥,並且長時間血壓不會再高。停用降壓藥物後,血壓不會太低並引起不適。同時進行高血脂、高血糖的正規治療,以免機體器官進一步衰老。

而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不要怕低血壓的出現而自行停服降壓藥物。2,停服降壓藥物後,若血壓長期低於90/55mmHg以下,並出現明顯的頭昏頭暈、心慌等低血壓供血不足表現,除了極少數免疫功能太差的人外(這部分人需要增強免疫力),一定檢查低血壓的病因,如內分泌疾病,顱內少見疾病等,必要時作相關病因治療。

高血壓這個疾病是一個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如果吃完葯會經常出現低血壓的癥狀,那麼就說明患者目前吃的這個降壓藥不適合患者或者說目前吃的劑量太大。如果患者有這樣的狀況,首先應該檢查一些測血壓的準確性。

1,三高患者包括以前確診為高血壓的。極少數人患有高血壓多年後,機體活動量明顯減少,新陳代謝也明顯減低,頸動脈及主動脈弓硬化狹窄,對血壓的敏性不如年輕時候。心臟的泵血功能也下降,心輸出量及心臟的收縮力減弱,血壓不再高,這個時候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停用降壓藥,並且長時間血壓不會再高。停用降壓藥物後,血壓不會太低並引起不適。同時進行高血脂、高血糖的正規治療,以免機體器官進一步衰老。

而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不要怕低血壓的出現而自行停服降壓藥物。

2,停服降壓藥物後,若血壓長期低於90/55mmHg以下,並出現明顯的頭昏頭暈、心慌等低血壓供血不足表現,除了極少數免疫功能太差的人外(這部分人需要增強免疫力),一定檢查低血壓的病因,如內分泌疾病,顱內少見疾病等,必要時作相關病因治療。

所以說,三高患者如果吃完葯之後,出現低血壓的情況時,應該第一時間前往醫院諮詢醫生,不要盲目猜測,這樣對於病情並沒有任何好處。

指導專家:張博,副主任醫師,錦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科。

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工作15年,擅長高血壓及併發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心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覺得本文有用,歡迎點贊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大家好,我是老年病科主治醫師「在路上的路標」。點右上角「關注」能更快捷了解我分享的醫學知識。

一、 您提供的資料有限,「三高」一般是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至於您說吃藥,應該吃的是降壓藥、降糖葯、降脂葯。您如果能提供血壓水平及是否有癥狀、低血壓發生時間、服用降壓藥物名稱、服藥劑量及頻次就能給您詳細分析問題所在及解決辦法,但都沒有提供。高血壓危害明確,但反覆低血壓會引起消化道、循環、腎功能等損害,嚴重者還會出現大腦損傷。

二、根據您提供情況,可以肯定的是您血壓低了,但您又有高血壓,故降壓藥物不能停用,目前解決措施有以下辦法:1.減量原服用降壓藥物劑量;2.調整降壓藥物種類;3.調整服藥時間。如調整以後您血壓還是低就得停用降壓藥物。如停葯後血壓還是低,就得醫院就診進一步檢查低血壓原因了,如體位行低血壓、脊髓空洞症、高度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狹窄、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特發性或肥厚性心肌病、血液透析病人和慢性營養不良症等。必要時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

三、這裡將臨床常用降壓藥物分享給大家,如圖

點贊是一種激勵,請關注老年病科醫生「在路上的路標」,有疑問請留言,我會儘快為您解答!


三高,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

我不是學醫的,比較專業的我也不懂,高血壓的話,堅持吃藥,可以降下來,血壓太低不好,建議你去醫院找專業的醫生看看!對症下藥!比較好!


平時注意飲食加強營養,不要吃生冷辛辣海鮮的東西,多喝水


平時注意飲食加強營養,不要吃生冷辛辣海鮮的東西,多喝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