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魏惠王派出大將龐涓,盡出全國精兵包圍了趙國首都邯鄲。趙國眼見滅國在即,慌忙向齊國求救。

孫臏獻計,成功圍魏救趙。(網上圖片)

由於趙國願意以地相割,當時齊威王便答允相助。原本齊國公子兼身為大將的田忌,準備率軍前往趙國,與魏軍主力一決勝負。

設計圖片

不過,齊國軍師孫臏加以勸阻,認為現時魏軍全力出擊,國內空虛,齊國只需派出快速部隊,揮軍直指魏都大梁,便可以輕易解趙國之危。田忌對孫臏很信任,於是採取其計策。

果然,當時魏國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當齊軍進攻大梁時,龐涓的軍隊便慌忙回師,一如孫臏所料。同一時間,田忌亦按照孫臏的計略,在桂陵一帶埋下伏兵,當魏軍匆匆回國時,軍容不整,齊軍蜂湧殺出,將魏軍的主力打得落花流水,龐涓也遭生擒。史稱桂陵之戰。

《史記》是西漢司馬遷所著。(網上圖片)

這個出自《史記》的故事是成語「圍魏救趙」,後來的人更將之列為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圍魏救趙的精妙之處,在於以逆向的思維,以表面看來捨近求遠的方法,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從而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

相关文章